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飞人

周飞人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池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4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神经阻滞
  • 2篇肥胖
  • 2篇肥胖患者
  • 2篇穿刺
  • 1篇蛋白
  • 1篇地佐辛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血浆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穿刺
  • 1篇用于下肢手术
  • 1篇躁动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机构

  • 6篇河池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周飞人
  • 5篇蓝英年
  • 3篇黄霄
  • 3篇韦惠
  • 1篇吴建团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5篇2018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声定位引导在肥胖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引导技术在肥胖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定位引导穿刺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比较两组麻醉前准备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术后腰痛发生率,分析超声测量硬膜外腔深度与实际穿刺进针深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的麻醉前准备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术后腰痛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超声测量硬膜外腔深度与实际穿刺进针深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定位引导技术可提高肥胖患者硬膜外麻醉的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并降低术后腰痛发生率。
蓝英年韦惠黄霄周飞人谭新梅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肥胖超声定位
超声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椎穿刺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椎穿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拟行腰椎穿刺肥胖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盲探穿刺,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行硬膜外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计算和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头痛、腰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穿刺术比较,超声引导下肥胖患者腰椎穿刺所需时间少,穿刺成功率高,且术后患者腰痛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蓝英年韦惠黄霄周飞人谭新梅
关键词:超声引导肥胖腰椎穿刺硬膜外麻醉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浆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浆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于全麻下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深麻醉组(n=50)和浅麻醉组(...
吴建团周飞人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麻醉深度Β-淀粉样蛋白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下肢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及麻醉后15min(T1)、30min(T2)及60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和完善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和完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MAP无明显差异(P>0.05),T1~T3时,对照组MAP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而T0~T3时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可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周飞人蓝英年
关键词: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下肢手术
小剂量地佐辛预防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佐辛预防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90例,年龄1~3岁,随机分为三组,其中D1组30例患儿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0.05 mg/kg;D2组30例患儿给予地佐辛0.10 mg/kg;C组30例患儿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三组患儿均以面罩吸入方式给予6%的七氟醚,睫毛反射消失后以静脉方式给予瑞芬太尼1μg/kg并置入喉罩,术中吸入浓度为1.5%~2.5%七氟醚,以静脉滴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以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价其躁动程度,记录各组患儿拔除喉罩时间、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停留时躁动发生情况;于患儿入PACU即刻(T0)、15 min(T_1)及30 min(T_2)对其进行FLACC和Ramsey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D1组与D2组躁动发生率、PAE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各时点FLAC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msey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2组Ramsey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PACU停留时间较其他两组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5 mg/kg与0.10 mg/kg地佐辛均可以使小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效减少,而0.05 mg/kg地佐辛在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同时其镇静强度较适合,PACU停留时间并没有明显改变,适合临床使用。
周飞人蓝英年
关键词:地佐辛七氟醚麻醉恢复期小儿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8年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可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并提高成功率,目前得到了广泛认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包括颈肩、臂丛、胸椎旁、腰丛以及骶部等,显示上述部位神经及伴行血管的图像,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提供了前提条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并不能明显降低穿刺所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但与神经刺激器合用使得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更安全。本文综述了近年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进展。
蓝英年韦惠黄霄周飞人谭新梅
关键词:超声神经阻滞穿刺神经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