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彬彬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分
  • 1篇养分流
  • 1篇养分流失
  • 1篇养分循环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杉木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水体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水土流失防治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能值
  • 1篇能值分析
  • 1篇坡面
  • 1篇坡面侵蚀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建瓯市水土保...

作者

  • 4篇黄彬彬
  • 3篇马祥庆
  • 2篇邹显花
  • 1篇游巍斌
  • 1篇高清贵
  • 1篇何东进
  • 1篇赵敬东
  • 1篇吴鹏飞
  • 1篇蒋宗垲
  • 1篇刘春华
  • 1篇肖石红
  • 1篇张芸
  • 1篇纪志荣
  • 1篇陈花丹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被引量:64
2019年
为了阐明林龄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磷(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在福建农林大学三明莘口林场选取4个林龄(4, 20, 24, 33a)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0—20,20—40,40—60 cm深度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pH、总碳(T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探讨它们随林龄的变化及其与C∶N∶P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为杉木人工林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先减小后增加,在20 a达到最小,TN和TP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在24 a林分的深层土壤达到最小,TC和TK保持不变;(2)随着林龄的增加,C∶N保持不变,C∶P和N∶P在24 a成熟林达到最大,但只在20—60 cm达到显著差异;(3)TC与多数水分-物理性质及3个生态化学计量比显著相关,质量含水量和孔隙度与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均显著相关,TP与C∶P和N∶P显著负相关。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养分循环存在一定关联,有机质与土壤结构及养分平衡的调节有关,研究区杉木林发育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化进程较缓慢,24 a成熟林杉木的生长受到土壤磷的限制,在杉木速生阶段适当增施磷肥,保证林木的良好生长,促进土壤与植物的良性养分循环。
张芸李惠通张辉黄彬彬刘春华蒋宗垲马祥庆
关键词:杉木发育阶段养分循环
基于能值分析的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借鉴国内研究成果结合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将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划分为支持服务(包括有机质生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供给服务(包括原材料)、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固碳释氧、固土保肥)、文化服务(包括科研服务、生态旅游),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对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进行货币价值估算。结果表明,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能值3.22×1020sej/a,能值价值2.96亿元/a,其中支持服务能值1.44×1019sej/a,价值1 320万元/a;供给服务能值1.00×1020sej/a,价值9 200万元/a;调节服务能值1.93×1020sej/a,价值1.77亿元/a;文化服务能值1.44×1019sej/a,价值1 320万元/a。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净化空气>原材料>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科研服务>有机质生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生态旅游。生物遗传信息的服务功能能值4.43×1021sej,价值达40.7亿元。
陈花丹何东进游巍斌蔡昌棠刘进山赵敬东肖石红纪志荣黄彬彬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闽北锥栗林经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侵蚀针与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黑色薄膜覆盖与绿肥覆盖、割草覆盖、生物篱、施用除草剂等传统经济林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探讨在锥栗林中黑色薄膜覆盖防治水土流失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水土及养分流失量总体上均显著小于对照。其中,绿肥覆盖与施用百草枯2种处理的液体径流量在试验期间均低于其他3种处理措施。由于覆膜减少了降雨的入渗量,与其他处理相比,黑色薄膜覆盖的液体径流量较大,其固体流失量则在不同月份均最低,施用百草枯处理的固体流失量也显著小于其他传统处理。通过对不同处理的坡面侵蚀空间分异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与对照相比,绿肥覆盖、生物篱、施用百草枯3种处理的坡面净侵蚀现象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黑色薄膜覆盖与割草覆盖处理的坡面净沉积作用明显。因黑色薄膜覆盖可实现"肥与水隔离",大量的液体流失并未造成过多的养分损失,仅5—6月的液体全P、全K和铵态N大于对照,7—10月,液体养分流失量也显著小于对照,且黑色薄膜覆盖在试验期间固体养分流失量总体上均显著小于其他处理。此外,黑色薄膜覆盖大大缩短了果实捡拾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黑色薄膜覆盖措施在减轻坡面土壤侵蚀、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方面效果显著,相对其他措施在锥栗林的水土保持方面具有优势,但较强的膜上径流具有加剧侵蚀的倾向,限制其实际应用。可结合设置覆膜比例,采用有孔薄膜、坡面微工程等减少液体径流,以达到薄膜覆盖的最佳效果。
邹显花黄彬彬高清贵马祥庆
关键词:水土流失养分流失
核磁共振NMR技术在环境磷素转化与迁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核磁共振(NMR)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能在不破坏土壤和植物的情况下解析磷形态结构及其分布规律,突破了传统环境磷素研究的瓶颈,拓展了环境磷素迁移研究的新途径,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从NMR技术在环境水体、土壤、植物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NMR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分析NMR技术在磷素形态及其迁移转化等研究中的优势,指出NMR技术在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黄彬彬邹显花吴鹏飞马祥庆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磷素转化水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