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
- 作品数:55 被引量:2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8年
-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35 cm(D35S)和0~50 cm(D50S),秸秆还田量均为10 0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导致不同处理秸秆在土壤中的含量(SC)在1.68~6.06 g·kg^(-1)之间,随着秸秆混入土层深度的增加SC值逐渐减小;秸秆混合还田增加了相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D15S处理相比,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降低了27.3%,48.4%和67.8%,但是秸秆的有机质转化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与D15S、D20S和D50S相比分别增加了28.6%,32.6%和17.5%,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总量表现为D35S>D50S>D15S>D20S,土壤轻组有机碳总量表现出相似的趋势;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没有显著增加相应土层全量养分的含量,但是显著增加了速效养分含量(P<0.05),与初始值相比,D15S、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7.17%~20.6%、9.16%~38.2%和12.6%~43.7%,其中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说明秸秆深混还田能够促进养分在土壤深层的积累,增加全层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因此,建议研究区域秸秆混合还田的深度为0~35 cm,提高秸秆混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实现黑土地保护。
-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郝翔翔严君尤梦阳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养分
- 有机物料还田对白浆土物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有机物料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而对于存在障碍性白浆层的低产白浆土,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852农场管理区内典型白浆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两年不同有机物料还田的试验,探究无有机物料还田(CK)、秸秆还田(S)、有机肥还田(M)、秸秆+有机肥还田(SM)等在深翻条件下对白浆土全耕层(0~35 cm)物理特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比较,S、M和SM处理分别在0~15 cm和15~35 cm土层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土壤三相比偏离值,增加广义土壤结构指数;其中SM处理0~15 cm和15~35 cm土层土壤容重较CK分别显著降低4.71%和6.10%(P<0.05)。SM处理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相比CK年平均增产2935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15~35 cm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及0~15 cm土壤容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度分别达到7.32%、7.31%和6.98%。深翻配合秸秆和有机肥还田可以改善白浆土0~35 cm土层物理特性,促使土壤三相结构分布趋于理想状态,增加玉米产量,可为东北白浆土区域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高瑞敏严君韩晓增韩晓增陈旭陆欣春邹文秀杨舒纯陆欣春朴永杰
- 关键词:白浆土物理特性玉米产量
- 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沙性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土壤,但是由于其矿物结构简单,耕层土壤保水性能差,养分含量少,属于中低产土壤,如何构建肥沃的沙性土壤耕层,有效地提高沙性土壤的耕地地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的典型沙性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耕翻的地块为对照,分析了不同肥沃耕层构建方式(耕翻和物料施用)、深度(20 cm(T20),35 cm(T35)和50 cm(T50))和构建物料(牛粪和黑土)对沙性土壤耕层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翻深度和构建物料施用深度是影响剖面物理性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构建方式均能够促进土壤>2 mm和0.25 mm^2 mm团聚体的形成,表现为牛粪(M)>黑土(B)>耕翻(T)>对照(CK);构建物料的施用显著地减少沙性土壤的容重,增加了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说明肥沃耕层构建能够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其中以施用牛粪处理效果最显著;利用牛粪构建肥沃耕层显著地减少了沙性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与CK、施用黑土和耕翻相比,降低了17.2%~45.3%;不同构建深度玉米产量表现为T35>T50>T20,表明沙土适宜的肥沃耕层构建深度为35 cm,与CK、耕翻和施用黑土相比,施用牛粪后玉米的产量增加了38.8%,34.7%和7.2%。因此,沙性土壤肥沃耕层构建过程中适宜的深度为35 cm,适宜的构建物料为牛粪。
- 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丁素荣尤孟阳严君陈旭周学超
- 关键词:牛粪物理性质团聚体
- 一种深松施肥机
- 一种深松施肥机,它涉及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解决现有播种机施肥比较浅,挥发性肥料很快就挥发掉了,肥料利用率低;一般不具有施肥功能,而且牵引阻力大,遇到障碍物或过载容易损坏农机零部件的问题。本发明由犁铧、犁臂和犁座...
- 邹文秀韩晓增严君陈旭陆欣春郝翔翔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用组合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组合犁,涉及农业机具技术领域,包括组合犁本体,组合犁本体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头,连接杆的一侧铆接有若干调节杆,调节杆上均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一对U形卡箍,一对U形卡箍均套设在调...
- 严君邹文秀陈旭陆欣春韩晓增
- 氮、磷、钾肥配施对辽宁棕壤水稻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解决辽宁北部棕壤地区水稻合理施肥问题,系统研究了氮(N)、磷(P)、钾(K)肥料配施条件下,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变化,为该地区水稻平衡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于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在辽宁省铁岭县棕壤地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无肥区、缺氮区[90 kg(P_(2)O_(5))·hm^(−2)+90 kg(K_(2)O)·hm^(−2)]、缺磷区[225 kg(N)·hm^(−2)+90 kg(K_(2)O)·hm^(−2)]、缺钾区[225 kg(N)·hm^(−2)+90 kg(P_(2)O_(5))·hm^(−2)]和全肥区[225 kg(N)·hm^(−2)+90 kg(P_(2)O_(5))·hm^(−2)+90 kg(K_(2)O)·hm^(−2)]共5个处理,于水稻成熟期测定产量和植株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全肥区水稻产量最高,分别较无肥区、缺氮区、缺磷区和缺钾区增加了48.7%、33.4%、16.7%和8.2%,而基础地力贡献率则表现相反,缺氮区最高,全肥区最低。不同处理籽粒和茎叶氮磷钾积累量最大值均在全肥区,最低值出现在无肥区。试验开展两年后水稻钾肥利用率最高,磷肥最低,氮、磷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7%、14%和62%,平均化肥利用效率仅为34%,远低于2020年全国水稻化肥利用率的40.2%。因此,辽北棕壤地区尽管氮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养分积累量,但今后应适当降低化肥施用量,可同时配施有机肥并分次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 郭振希薛振亚赵锦儒王竹陈旭
- 关键词:长期施肥养分吸收水稻产量
- 黑龙江省打造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龙江模式”被引量:10
- 2021年
-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东北平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北起大兴安岭,南至辽宁省南部,西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就曾深情叮嘱“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是东北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石,保护和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强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韩晓增邹文秀严君陆欣春陈旭马云桥郭玉华
- 关键词:土壤资源国家粮食安全
- 一种元素分析仪石英反应管清理器
- 一种元素分析仪石英反应管清理器。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元素分析仪石英反应管清理器。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传统清理元素分析仪石英反应管内催化剂效率低,容易破坏反应管的问题。它包括底座、侧固定板、电机、钻头、导...
- 郝翔翔李禄军严君邹文秀陆新春陈旭韩晓增
- 文献传递
- 一种便捷式免洗抽滤装置
- 一种便捷式免洗抽滤装置。它涉及实验室分析测试领域。它解决了传统过滤器装置操作繁琐、效率低和影响实验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由上储液瓶和下储液瓶组成,本发明的上、下储液瓶均设有瓶口,瓶口上插有缩口塞,下储液瓶的侧面上部位置开设...
- 郝翔翔李禄军邹文秀陆欣春严君李娜陈旭韩晓增
- 文献传递
- 基于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测定的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溶液中的一种常见组分,对生物地球化学和碳循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组成复杂且难以分离,多数研究只能提供不同官能团信息以及一些分类数据,对该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非常薄弱。电喷雾电离源(ESI)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具有超高质量分辨能力,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土壤DOM分析领域。本文概述了(ESI)FT-ICR-MS高分辨率质谱检测特性,并重点阐述了依托该技术测定的土壤DOM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层深度和土壤温度下的组成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中(ESI)FT-ICR-MS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 陈旭韩晓增严君陆欣春邹文秀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溶解性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