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欢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脂肪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激酶
  • 2篇乙酰辅酶A羧...
  • 2篇腺苷
  • 2篇腺苷酸
  • 2篇腺苷酸活化蛋...
  • 2篇活化
  • 2篇活化蛋白
  • 2篇活化蛋白激酶
  • 2篇激酶
  • 2篇骨骼肌
  • 1篇代谢
  • 1篇遮蔽
  • 1篇脂肪沉积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代谢

机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航空职业技术...
  • 1篇吕梁学院

作者

  • 4篇王欢
  • 3篇徐晓阳
  • 1篇杜高山

传媒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干预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IR大鼠肝脏FFA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有氧运动组(E组)、抗阻运动组(R组)、有氧+抗阻联合运动组(RE组),随后运动组IR大鼠进行8周的不同运动干预,运动干预结束后36 h,检测肝脏FFA、AMPK、ACC、CPT1酶含量。结果:(1)8周不同运动干预后E组、R组、RE组肝脏FFA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但各运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8周不同运动干预后E组、R组、RE组AMPK、CPT1酶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其中RE组显著高于E组、R组(P<0.01)。各运动组ACC酶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但各运动组之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1)8周不同运动干预均能显著降低IR大鼠肝脏FFA含量,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显著上调IR大鼠肝脏AMPK、CPT1酶含量,增强脂肪氧化利用有关;有氧与抗阻联合运动较单一运动对脂肪氧化效果更为显著;(2)8周不同运动干预未观察到IR大鼠ACC、CPT1的同步变化,AMPK通过ACC酶调节肝脏脂肪酸氧化可能存在其他机制,运动对于IR大鼠ACC酶含量的调节,尚需进一步研究。
高晋晋徐晓阳王欢阮定国赵永军
关键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
身体意识培养的遮蔽与开启——基于太极拳身体美学的实践探析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身体美学视角出发,对太极拳身体训练与身体意识培养的共性进行探析,得出以下结论:1)身体意识培养是太极拳身体训练的固有功能,在存在感缺失的现代社会,其可作为身体治愈的首要运动实践形式推广,同时在武术全球化、科学化过程中,如果抓住"身体意识培养"这一主线,给予身体关怀,其发展空间巨大;2)太极拳身体训练与身体意识培养相辅相成,互通互导,互利共赢,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意识,引导身体进入深层的愉悦境界,身体意识亦同样影响身体的外在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实用主义思潮多元杂陈,太极拳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最佳运动方式,更应受到重视。
王欢杜高山
关键词:太极拳身体美学
骨骼肌脂肪异位沉积在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8年
高脂膳食会引起机体摄入脂肪的增加,导致人体内过量的脂肪储存,甚至超过人体脂肪组织的储存能力,造成脂肪的异位沉积,即在肝脏和骨骼肌等糖代谢的重要组织积累。最近的研究表明,与肥胖相比,骨骼肌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相关性更高。骨骼肌是最大的糖代谢场所,约80%~90%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为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因此,骨骼肌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高脂膳食引起骨骼肌脂肪异位沉积,进而诱导产生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婷阮定国高晋晋王欢徐晓阳
关键词:骨骼肌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
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肪沉积的影响及AMPK-ACC途径在调节脂肪酸氧化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3种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游离脂肪酸(FFA)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活性水平的影响,为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肪沉积的效果及AMPK-ACC途径在骨骼肌中调节脂肪酸氧化的作用。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之后改为普食饲养,并随机分为高脂改善食对照组(C组)、有氧运动组(E组)、抗阻运动组(R组)、有氧+抗阻联合运动组(RE组),运动干预结束后检测股四头肌FFA、AMPK、ACC、CPT1酶活性水平。结果:(1)13周高糖高脂饮食造模后,与P组相比,造模组C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在30 min、60 min、曲线下面积AUC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组C组大鼠FBG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组C组FINS、ISI、HOMA-IR较P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与C组相比,E组、R组、RE组血清FFA无显著差异(P>0.05);股四头肌FFA均显著降低(P<0.01),但各运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C组相比,E组、R组、RE组AMPK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RE组AMPK酶活性较E组、R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C组相比,E组、RE组ACC酶活性有降低趋势,而R组则升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运动组之间ACC酶活性也未见差异(P>0.05);各运动组CPT1酶活性较C组均显著升高(P<0.01),RE组CPT1酶活性较E组、R组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1)13周高糖高脂饮食干预成功造成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2)8周期不同运动均能显著降低IR大鼠骨骼肌脂肪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显著上调IR大鼠骨骼肌AMPK、CPT1酶活性水平,增强脂肪氧化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联合有氧与抗阻运动较单一运动对脂肪氧化效果更为显著。(3)8周期不同方式运动干预未观察到IR大鼠ACC、CPT1的同步变化。IR大鼠骨骼肌脂肪酸
高晋晋徐晓阳王欢阮定国
关键词: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