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宇 作品数:24 被引量:31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4年6月547例接受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共499例符合条件纳入研究,男132例,女367例;年龄59~103岁,平均(78.3±7.3)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根据Evans分型:Ⅰ型84例、Ⅱ型67例、Ⅲ型187例、Ⅳ型161例。将术前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系统)结果和预测死亡率分别与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对APACHEⅡ评分的有效性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间合并症或新出现并发症共354例次,依次是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脏事件。死亡30例,死亡率为6.0%。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脏事件、肾功能衰竭、肝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分别是(12.0±5.2)分和(22.0±5.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及预测死亡率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呈正相关,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最佳截断值为17.5(约登指数为0.767),此时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90%。通过APACHEⅡ评分换算的死亡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最佳截断值为16.765%(约登指数为0.483),此时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55.0%。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与合并症较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休克。血红蛋白和手术时间与患者创伤的程度密切相关。APACHEⅡ评分系统被证实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评估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高化 王宝军 赵亮 李亚东 刘振宇 刘长贵关键词:股骨骨折 围手术期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七年制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2 2009年 临床见习是让医学生由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总结七年制医学生骨科见习教学的经验,包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病例,保护患者权利;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以身作则,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以期进一步提高七年制骨科见习教学的效果。 王宝军 刘振宇关键词:临床见习 骨科学 术前X线、CT三维及二维影像重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对比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术前X线、CT三维及二维影像重建骨折的评估的异同及其对诊断、治疗意义。方法收集骨科自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桡骨远端不稳定性粉碎骨折病例资料29例,整理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资料,术前数字X线正、侧位片,术前螺旋CT扫描并矢状位、冠状位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根据X线、CT重建检查结果,分别确定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AO分型、关节面内骨折块数目、是否有关节面背侧骨折及骨折块的厚度、分离移位距离等指标。结果 X线AO分型A型10例,B型2例,C型c1为5例,c2为5例,c3为7例;CT分型A型1例,B型1例,C型c1为1例,c2为3例,c3为23例。RxC卡方检验McNemar-Bowker法,卡方值=20.0,P=0.001,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X线检查及CT三维重建,对比术前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块的数目(t=-13.09,P=0.001)、骨折块的分离移位距离(t=-2.326,P=0.031),经配对比较t检验,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数字X线及CT三维、二维重建评估关节内骨折,各有特点。CT重建,对于明确关节内骨折信息更精准,可靠,更具有指导意义。 赵亮 王宝军 高化 白晓冬 李亚东 刘振宇 陈文韬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X线测量 CT重建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TF)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老年IT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Kuderna 评分优31例,良20例,可2例,优良率为96.2%(51/53);对照组优28例,良14例,可11例,优良率为79.2%(42/5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318.29±74.26)ml比(425.16±82.52)ml、(47.45±12.57) min比(61.99±13.62) min、(6.77±1.16)周比(8.28±1.2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1例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观察组仅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治疗老年ITF,可以明显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牛志军 刘振宇 沈文关键词:老年人 股骨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问题进行研究。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258例,年龄49~101岁,平均年龄84岁,对DVT及相关问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病人经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经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筛查发现DVT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保证了手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是影响患者生存和术后恢复的重要问题。 李亚东 王宝军 赵亮 刘长贵 刘振宇关键词:骨折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5-03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4例锁骨骨折。统计术后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钢板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结果 154例均获得随访3~17个月,平均6.3个月。141例骨折正常愈合(正常愈合组),1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组)。并发症组男9例,女4例;1例骨折不愈合,钢板断裂,切口液化;8例骨折延迟愈合,其中1例切口液化;2例钢板周围骨折;2例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正常愈合组和并发症组切口长度、螺钉个数、末次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愈合组相比,并发症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密切相关。对于复杂锁骨骨折,控制创伤程度、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是取得满意疗效的有效方式。 高化 赵亮 李亚东 刘振宇 白晓冬 刘长贵 王宝军关键词:锁骨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不愈合 再骨折 并发症 基于PACS的CBL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也日益明显,其中如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切实提高骨科住院医师的阅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借助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运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对骨科住院医师进行阅片能力的训练,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反映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训练临床思维,达到较好的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王宝军 刘振宇 高化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探讨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骨折分型及愈合情况会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因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于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52例,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尺骨茎突骨折均未予固定。记录病例AO分型及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X线测量结果(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Gartlant-Werley评分。将所有资料按照尺骨茎突骨折合并组与未合并组、茎突骨折Ⅰ型组及Ⅱ型组、茎突骨折愈合组及未愈合组分组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5个月,52例桡骨骨折均愈合。尺骨茎突骨折合并组与未合并组术前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平均Gartlant-Werley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优良率81%。尺骨茎突骨折合并组中,茎突骨折Ⅰ型组及Ⅱ型组相比,茎突骨折愈合组与非愈合组相比,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Gartlant-Werley评分、优良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例并发症,合并组4例,未合并组2例,并发症11%。螺钉切入关节并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1例,皮神经损伤2例,术后内固定拔退出并骨折畸形愈合1例,创伤性关节炎伴关节僵硬1例,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够有效维持骨折及关节面复位,其术后疗效满意、肯定。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及其骨折分型,对术后X线测量及腕关节功能无影响,其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赵亮 王宝军 李亚东 于浩淼 刘振宇 高化 刘长贵关键词:桡骨骨折 尺骨骨折 腕关节 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经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的影像指标、活动、力量等因素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病例36例,平均随访21.1月,骨折AO分型均为C型关节内粉碎骨折,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随访收集患者术前、术后2周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终点的X线影像测量指标,包括测量正、侧位的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短缩畸形、桡骨茎突高度,收集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终点的腕关节屈曲、背伸、旋前、旋后的活动范围,测量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终点的病人患、健侧握力、旋前力矩,并形成评价G-W评分及DASH评分。对收集整理测量的资料以SPSS16.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终点掌倾角度、桡骨关节面短缩、桡骨茎突高度临床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各测量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F=12.26~3.39,P=0.001~0.007);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腕关节的屈曲角度、背伸角度、屈伸总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旋转总角度临床测量均逐渐改善,除屈曲角度外,其余各项各个随访时间点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F=6.02~3.68,P=0.001~0.029)。术后12个月时间点数据为标准,G-W评分及DASH评分与多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G-W评分仅与关节旋转总角度、尺偏角有关,方程为g-w=23.8060-0.12×总旋转角度-0.12×尺偏角,R^2=0.89,F=37.47,P=0.001。DASH评分与患侧屈曲角度相关,方程为dash=5.322-0.03×屈曲角度-0.024×健侧旋前力矩,R^2=0.99,F=2100,P=0.01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是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12个月各指标逐渐恢复至近正常并稳定,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时间顺序大致为先旋转、屈伸等运 赵亮 王宝军 高化 白晓冬 李亚东 刘振宇 陈文韬关键词:内固定 疗效 影响因素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跟腱断裂患者98例,年龄21~66岁,平均38岁,所有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率9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3%。结论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但要注意消除医源性因素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增加。 李亚东 王宝军 赵亮 刘长贵 刘振宇关键词:跟腱断裂 手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