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郑蔚恒

郑蔚恒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地貌
  • 1篇沙海
  • 1篇水下地形
  • 1篇物源特征
  • 1篇粒度参数
  • 1篇海洋地质
  • 1篇海洋地质学
  • 1篇沉积物分布
  • 1篇沉积物来源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2篇郑蔚恒
  • 1篇刘小喜
  • 1篇陈沈良
  • 1篇周乐
  • 1篇陈晴
  • 1篇钟小菁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南四更沙海域沉积物分布及其受控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海南西部四更沙及其邻近海域185个底质的粒度数据,并结合研究区动力状况和水深地形特征,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组分和类型分布、粒度参数及其沉积环境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沉积物类型多样,包括12种沉积类型,以砂质粉砂、粉砂、粉砂质砂和含砾砂为主,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范围较大(-0.70~7.13φ),且大体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变细的分布趋势;2运用Fleming的三角图式,结合物源状况及地形地貌条件,对沉积环境进行划分,将研究区划分为四更沙岸外海滨沉积区、北黎湾中部沉积区和八所港近岸沉积区等3个沉积区;3研究区沉积物分布特征受沉积物来源和水动力及地形条件共同影响。横向分布上,西部主要受强潮流输沙影响,东部近岸则主要受波浪掀沙和搬运作用影响,表现为两侧粗,中间相对较细的特征。纵向上,四更沙岸外海滨沉积区,沉积物主要受昌化江影响,粒径粗,表现为河口沉积特征;北黎湾中部沉积区,沉积物粒径分布范围广,表现为较强的过渡区特性;八所港近岸沉积区,沉积物粒径最细,泥沙来源主要为外海带来的泥沙。
周乐陈沈良陈晴钟小菁郑蔚恒刘小喜
关键词:粒度参数
钦州湾外湾水下地形地貌特征及沉积物来源被引量:5
2020年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活动改造了岸线形态,严重改变海洋区域性流场、水下地形形态及沉积物分布。利用单波束测深、沉积物采样分析等手段,查明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和沉积物分布特征,探讨其沉积物来源。结果显示:①钦州湾水下地形复杂多变,水深为0~20 m,分为中部钦州湾外湾水下地形区、东部三娘湾水下地形区、西部防城港东侧水下地形区及南部湾外水下地形区等4个区域;②地貌分为潮控三角洲、潮流沙脊群、潮流冲刷槽和水下岸坡4个主要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潮滩、海蚀平台等潮间带地貌单元;③钦州湾砂质沉积分布广泛,占70%,自茅尾海口门向外海沉积物粒径逐渐变粗,由砂质泥变为泥质砂,再过渡为细砂和中粗砂。沉积物碎屑矿物主要由石英、长石、岩屑、钛铁矿、白钛石和电气石组成,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蒙脱石,沉积物来源为近源河流的陆源输入为主。随着围填海和堤坝建设,钦州湾外湾海岸形态变化巨大,伴随着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的峡道效应,水下地形呈现出槽脊规模和高差加剧,近岸淤积加重的特点。
曹超吴承强蔡锋郑蔚恒卢惠泉鲍晶晶郑勇玲涂武林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地形地貌物源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