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
- 作品数:27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木霉菌剂对根际微生物及茉莉植株生长的作用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明确木霉菌剂对茉莉的促生作用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施用木霉菌剂后,田间测定茉莉的株高,并采用稀释分离法测定茉莉根围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木霉菌剂中,T9菌剂和H6菌剂可显著提高茉莉根围土壤的真菌数量,以T9菌剂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为14.19×10^(4)个/g,比对照增加了196.86%;3种木霉菌剂均能显著提高茉莉根围土壤的细菌数量,以T9菌剂处理的细菌数量最高,为21.68×10^(6)CFU/g,比对照增加了222.14%。3种木霉菌剂对茉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T9菌剂处理的株高最高,为43.37 cm,比对照提高了22.10%。T9菌剂可显著提高茉莉根际微生物的数量,还可促进茉莉的生长。
- 杜婵娟张晋刘铜李春牛杨迪潘连富付岗
- 关键词:木霉菌肥根际微生物促生作用茉莉
- 广西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为明确引起广西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染病的香蕉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生理生化测试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从染病蕉头和蕉果分离到的病原菌,其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试结果与Dickeya sp.基本一致,16S rDNA基因序列与Dickeya属细菌的同源性达99%;其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pH为7.0。病原菌的dnaX、gryB和recA基因序列与D.zeae的同源性均在97%以上。多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病原菌与所有的D.zeae细菌聚在同一个最小进化分支里,自展支持率为100%。根据以上结果,将引起广西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Dickeya zeae。同时,测定7种杀菌剂对GR-1菌株的室内毒力,46%氢氧化铜WG的EC 50最低,为186.69 mg/L;其500倍稀释液对GR-1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好,达76.89%。
- 杜婵娟杨迪付岗叶云峰潘连富张晋
- 关键词:香蕉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 女贞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测定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明确环境因子对女贞褐斑病病原菌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生长的影响及该病菌对不同种类植物的致病性,为女贞褐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期研究鉴定的女贞褐斑病病原菌小新壳梭孢NPGY-1为材料,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温度、pH及碳氮源条件对菌株NPGY-1生长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NPGY-1对不同种类植物的致病性,测定其寄主范围。【结果】菌株NPGY-1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8℃和6.0,在PDA培养基上培养3 d的菌落扩展直径分别为50.7和62.9 mm。最适碳源为蔗糖、葡萄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和硫酸铵。对49科73种植物的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有44科66种供试植物在试验观察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5科(锦葵科、唇形科、海桐花科、堇菜科和葫芦科)7种植物未发病。【结论】引起女贞褐斑病的病原菌小新壳梭孢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对多种植物有潜在致病性。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应选取抗性程度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有利于减轻该病的发生流行。
- 杨迪郑雪玲黎鹏徐东亚杜婵娟黄思良付岗
- 关键词:女贞褐斑病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
-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6
- 2018年
- 大田试验研究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及其对香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3 000和2 400倍液3次喷雾施药,最后一次药后20d对香蕉叶斑病防治效果均达84.5%以上,药后30d后防治效果在79.6%~85.4%之间,并对香蕉株产有明显增产效果。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 4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
- 潘连富付岗张晋杨迪杜婵娟
- 关键词:喷雾香蕉叶斑病
-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基因挖掘与功能研究
- 2024年
- 【目的】深入挖掘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基因特性,为香蕉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新药物靶标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基于遗传背景将供试299株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别依据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分组,使用混合线性模型的Gemma软件,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技术对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表型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采用ProtParam、SingleIP和SAMR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解析候选基因的理化性质及初级结构。【结果】运用GWAS共关联到151个与致病力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初步确定3个不同类型基因FocScp、FocChp和FocGhf12与枯萎病菌致病力密切相关,进一步对FocScp、FocChp和FocGhf12基因的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其功能,结果显示,FocScp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948 bp,编码314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33.27 kD,含有N-端信号肽,预测为胞外分泌蛋白;FocChp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1302 bp,编码433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49.17 kD,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预测为含有3个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FocGf12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153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大小约53.54 kD,该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域,具有GPI修饰位点,亚细胞定位在胞外,预测为糖苷水解酶家族12蛋白。【结论】通过GWAS获得香蕉枯萎病菌3个致病相关基因FocScp、FocChp和FocGhf12,其编码蛋白分别为分泌蛋白、转录因子和结构蛋白。
- 高辉蒋尚伯杨迪杜婵娟张晋潘连富崔海涛崔海涛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
- 一株土地类芽孢杆菌Pt05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株土地类芽孢杆菌Pt05及其应用。一株土地类芽孢杆菌Pt05,拉丁学名为Paenibacillus terrae,于2022年7月1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
- 杨迪付岗杜婵娟张晋潘连富叶云峰
- 广西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明确广西地区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正确诊断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红花檵木病叶的病原菌,通过活体接种法确定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β-微管蛋白(TUB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几丁质合酶(CHS-1)和钙调蛋白(CAL)]分析,确定引起红花檵木炭疽病的病原菌。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和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从广西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叶组织中分离获得6株形态一致并具有致病性的真菌菌株,菌落近圆形,中部灰色至深灰色,边缘灰白色,气生菌丝体疏松、絮状,分生孢子单细胞、长椭圆形,与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形态一致。对代表性菌株H6的ITS、ACT、TUB2、GAPDH、CHS-1和CAL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序列与多个果生刺盘孢菌株的序列同源性达99%~100%。使用这些基因序列构建多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菌株H6与果生刺盘孢聚于同一最小分支,因此确定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原菌为果生刺盘孢。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最适宜菌株H6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8.0℃,最适pH为8.0,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木糖醇和L-脯氨酸;对菌株H6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乙蒜素、多菌灵和咪鲜胺。【结论】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将广西地区红花檵木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明确了最适宜该病原菌生长的温度、pH、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及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几种杀菌剂。
- 叶云峰杜婵娟杨迪赵廷昌刘思情付岗
- 关键词:红花檵木炭疽病
- 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香蕉枯萎病是全世界香蕉产业共同面临的毁灭性病害,但目前生产上仍缺乏适宜的抗病品种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借助快速准确的枯萎病菌检测技术及时明确病原菌以控制该病的传播和蔓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和总结了DNA指纹图谱、普通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及等温扩增技术在该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发展方向,为该病的分子检测技术优化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 杨迪杜婵娟叶云峰彭军张欣付岗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分子检测
- 百香果采后果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杀菌剂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22年
-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的果腐病是近年百香果果实新病害。为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光照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pH值为4.5~5.5,最适生长温度为31~34℃;其可利用蔗糖等供试11种碳源,可利用硫酸铵等供试11种氮源,尿素为最难利用的氮源;不同光照条件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供试1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戊唑醇和丙环唑的毒力较高,其EC_(50)分别为0.0072和0.7067 mg/L,EC_(95)分别为90.5459和33.1295 mg/L。
- 杜婵娟杨迪叶云峰潘连富张晋付岗
- 关键词:百香果果腐病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 香蕉枯萎病生防菌肥的优化及其防病促生效果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为了进一步改良拮抗菌在生物菌肥中的生存条件,提高香蕉枯萎病生防菌肥的防病促生效果,以GFP标记的拮抗木霉GFP-gz-2为指示菌,对生物肥中与拮抗菌菌株生长相关的多种因子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评价了菌肥优化前后的防病促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菌肥的7种待添加碳源中,糯米粉为菌株GFP-gz-2的最佳碳源,当糯米粉的含量为35 g/L时,其菌落直径和产孢量达到最大值;在菌肥成分的6种金属离子中,Ca2+最利于菌株GFP-gz-2的生长。多因素正交优化结果表明,适于菌株GFP-gz-2生长的生物肥最佳配制条件为有机肥的C/N为30:1,Ca2+浓度为5%,菌株的接种量为2.0×106孢子/g。在该条件下,菌株GFP-gz-2在生物肥中的定殖数量为1.033×108孢子/g。改良菌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4.75%,比优化前防效提高15.26%。改良菌肥可显著提高香蕉的株高、茎围、鲜重及干重,比优化前分别提高23.35%、22.82%、68.78%和50.17%,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 杜婵娟杨迪潘连富叶云峰张晋付岗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哈茨木霉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