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文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碳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特征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量
  • 1篇碳氮
  • 1篇碳氮比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碳氮
  • 1篇土壤碳密度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特征
  • 1篇嵩草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4篇张法伟
  • 4篇李英年
  • 4篇孙建文
  • 4篇宋成刚
  • 3篇王建雷
  • 1篇李婧梅
  • 1篇钟海民
  • 1篇刘晓琴
  • 1篇薛晓娟
  • 1篇刘吉宏

传媒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海湖东北岸草甸化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2008年对海北牧业气象站附近的草甸化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群落的组成成分单一,植物种类比较贫乏,主要植物有23种,隶属9科,21属,主要优势种为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次优势种为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等。北温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植物群落,其生活型多年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多年生非禾草类植物是群落的主要生活型;群落垂直结构不太明显,大体分3层;从物种多样性分析看,4条样线中,物种丰富度指数(R1、R2)、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及匀均度指数(E1、E2)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
宋成刚张法伟刘吉宏孙建文王建雷李英年
关键词: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
围栏放牧下土壤-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3
2011年
对围封13年且放牧的冷季高寒矮嵩草草甸,进行了从围栏入口到内部不同距离植被和土壤碳密度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1)入口到50m植被现存碳密度平均为1298.0gC·m-2,60~180m有所下降(平均为997.3gC·m-2),200~300m反而升高(平均为1285.5gC·m-2)。当年净初级生产碳密度分布趋势与其相同,0~50m、60~180m和200~300m平均分别为742.5、571.0和745.7gC·m-2。这种分布趋势与放牧过程中绵羊觅食频度和强度有关。一般在中央地带放牧强度大,绵羊觅食时间长,边缘地带受围栏效应或围栏外环境因素影响,放牧强度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对植被生长发育起到了保护作用,使边缘地带植被碳密度得到提高。2)从围栏入口到草场内部土壤碳密度变化趋势表现复杂,入口到100m增加,100~170m减小,然后略有升高。土壤碳密度最高值出现在95m处(15.42gC·m-2),最低值出现在170m处(14.12gC·m-2)。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出现这种格局,但至少认为,土壤有机质的动态转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植被碳密度相比具有一定的迟滞效应。具体如何影响有机质的动态转化及其迟滞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晓琴张法伟孙建文李英年宋成刚钟海民
关键词:放牧土壤碳密度
祁连山南坡不同海拔土壤与植被位移后土壤碳氮的短期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在祁连山冷龙岭南麓坡地进行不同海拔的土壤-植被的整体双向移地实验,以探讨气候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其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植被移植后土壤因原生状态不同而存在差异,移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部分移植后在海拔3 600~3 800m处略有下降;土壤全氮变化比较复杂.从不同高度移植到各海拔后,除从海拔3 400m移到各海拔的土壤碳氮比先升高后降低外,其它3个高度移植后土壤碳氮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受气候影响和原生植被类型差异,土壤碳、氮及碳氮比波动变化明显.
李英年张法伟薛晓娟孙建文王建雷李婧梅宋成刚
关键词:海拔土壤碳氮碳氮比
高寒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模拟被引量:7
2010年
基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植被和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其数学模型,分析了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相互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植被生长期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变化可以用三次函数曲线拟合,叶面积指数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明显,与植物生长期日平均气温≥3℃的积温和降水累积量分别有三次函数的拟合关系,而考虑与积温和降水累积量的综合关系可用二元二次函数拟合;同时,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有二次函数的拟合关系。
孙建文李英年宋成刚王建雷张法伟王勤学
关键词:高寒矮嵩草草甸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