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砚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医用物品收纳袋
- 一种医用物品收纳袋;其构成如下:袋体(1)、密封结构(2);袋体(1)能折叠收起和展开使用;密封结构(2)使用双层密封结构:最靠近袋体(1)的主体部分的第一层密封(2.1)是按压式密封的凹凸扣自封条;第二层密封(2.2)...
- 吕娅妮康续赵砚于慧妍鄂爽
- CD4^(+)/CD8^(+)比值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恢复的影响因素,揭示CD4^(+)/CD8^(+)比值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中的免疫恢复评估作用。方法以辽宁省治疗库数据为材料,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HIV感染者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CD4^(+)/CD8^(+)比值恢复因素。结果共纳入HIV感染者/AIDS患者14034人,以CD4^(+)/CD8^(+)比值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HIV确诊时年龄、基线CD4^(+)数、基线CD8^(+)数、基线CD4^(+)/CD8^(+)比值、HIV确诊至ART间隔时间和ART治疗时长是终线CD4^(+)/CD8^(+)比值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CD4^(+)/CD8^(+)比值用作评估治疗成功的HIV感染者指标具有指导意义,CD4^(+)/CD8^(+)比值恢复正常可作为HIV治疗的新目标。
- 马宁康续赵砚潘珊
-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单因素
- 辽宁省2008-2013年HIV感染者重复确认检测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重复确认检测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2013年,所有现住址为辽宁省的被重复确认检测的580例HIV感染者和新报告的6017例HIV感染者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省外报告病例组、初中以下组、注射吸毒组、羁押人员组更易发生重复确认检测,在重复确认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40,P<0.01;χ2=21.666,P<0.01;χ2=11.478,P<0.01;χ2=24.703,P<0.01)。同性性传播组、检测咨询组、大专以上组发生重复检测的比率相对较低,在重复确认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37,P<0.01;χ2=28.578,P<0.01;χ2=25.135,P<0.01)。结论 HIV感染者重复确认检测现象在辽宁省普遍存在,HIV感染者人群类别、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差异与重复确认检测的比率密切相关。
- 鄂爽郭惠君马宁吴明康续赵砚吴少慧王莉姚文清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辽宁省700例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免疫印迹试验条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辽宁省HIV-1抗体阳性样本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特点,了解本省HIV-1感染者的带型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收集2013—2020年在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进行WB检测HIV-1抗体阳性的感染者700例,对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0例HIV-1感染者中,出现9条带(全带型)比例最高,为36.9%;7条带及以上占总感染者数量的89.3%。env抗体检出率:gp160、gp120、gp41分别为100.0%、100.0%、99.7%,pol抗体检出率:p66、p51、p31分别为94.7%、91.1%、94.4%,gag抗体检出率:p24为98.7%,p55和p17检出率较低,分别为47.0%和66.0%。女性p55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者的p66、p51、p55、p24和p17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66、p51和p55在老年组检出率最高,p66、p51、p24和p17在未成年组检出率最高;不同人群的p55、p24和p17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辽宁省HIV-1抗体阳性样本中,7条带及以上带型较多,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人群感染者WB带型存在差异,中青年及男性人群为本地区的高危人群。
- 吕娅妮康续赵砚于慧妍鄂爽王莉
- 关键词:HIV-1抗体蛋白印迹试验带型
- 2016-2019年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哨点监测结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分析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该人群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辽宁省青年学生2016-2019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及哨点数据,分析该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情况、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结果2016-2019年辽宁省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确诊平均年龄为(20.9±2.5)岁,同性传播占90.7%。各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依次为98.5%、89.5%、96.5%、95.2%,青年学生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依次为5.5%、6.3%、7.3%、7.9%,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最近一次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最近一年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最近一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等均逐年上升。结论辽宁省青年学生病例以同性传播为主,艾滋病知晓率水平较高,发生性行为比例有所上升,存在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性教育和行为干预,促进艾滋病自我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
- 孙笠翔周丹赵砚潘珊王莉
- 关键词:艾滋病青年学生
- 辽宁省2011-2013年新报告HIV/AIDS病人中新发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HIV新发感染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辽宁省2011年4-6月和2012年4月至2013年底,"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HIV/AIDS病人,收集其血清和血浆样本,进行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进行!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辽宁省2011-2013年的新发感染比例为27.8%,各年分别为27.2%、30.1%、26.5%。新发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传播途径和样本来源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30岁比>30岁更可能是新发感染[比值比(OR)=1.521,95%可信区间(CI)=1.287~1.799];样本来源中与其他就诊者相比,专题调查(OR=2.615,95%CI=1.838~3.719)、无偿献血人员(OR=2.239,95%CI=1.526~3.283)、检测咨询(OR=1.946,95%CI=1.567~2.417)、性病门诊(OR=1.694,95%CI=1.287~2.229)和羁押人员体检(OR=1.455,95%CI=1.104~1.918)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者。结论辽宁省艾滋病新报告病例新发感染比例约为1/4左右,结合其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阻止艾滋病的传播。
- 马宁康续周丹赵砚鄂爽周金玲王莉姚文清
- 2015—2019年辽宁省艾滋病哨点七类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5—2019年辽宁省艾滋病监测哨点七类人群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辽宁省艾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9年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期对辽宁省男男性行为人群、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吸毒者、孕产妇、青年学生、男性流动人口七类人群进行监测,分析该人群基本信息、行为学情况、血清学结果等指标。结果2015—2019年辽宁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阳性检出率从7.8%下降至3.5%(χ^(2)=47.090,P<0.01),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历年HIV阳性检出率低于2.0%,其他人群HIV阳性检出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阳性检出率从11.6%降至9.8%(χ^(2)=24.651,P<0.01),吸毒者梅毒阳性检出率由4.8%上升到6.6%(χ^(2)=15.545,P<0.01),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从2.9%降至2.3%(χ^(2)=55.252,P<0.01),暗娼梅毒阳性检出率由1.8%下降到1.3%(χ^(2)=14.761,P<0.01),其他人群梅毒阳性检出率低于1.0%;吸毒者HCV阳性检出率由15.6%下降至9.2%(χ^(2)=46.076,P<0.01),其他人群HCV阳性检出率均较低。结论男男性行为人群是辽宁省艾滋病流行的重点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梅毒仍处于较高水平,吸毒者中HCV感染率最高。
- 孙笠翔周丹赵砚王莉潘珊吕娅妮康续
- 关键词:艾滋病丙型病毒性肝炎哨点监测血清学检测阳性检出率
- 辽宁省2015-2019年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病例报告及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对该人群开展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5-2019年辽宁省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数据和2015-2019年国家级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中辽宁省数据,分析该人群基本信息、艾滋病知识情况、行为学情况、血清学等指标。结果2015-2019年辽宁省共报告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病例1931例,分别占本省当年报告艾滋病病例的15.4%(435/2824),13.5%(401/2960),12.1%(340/2803),12.3%(342/2771),15.4%(413/2685),流行形势趋于平稳。这五年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病例中,同性传播1555例,占报告病例的80.5%。2015-2019年辽宁省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艾滋病总知晓率分别为88.2%(5297/6004)、85.6%(5136/6003)、88.3%(5308/6010)、89.4%(5359/5997)、89.5%(5368/5998),性病门诊就诊者最近三个月与暗娼有过性行为的比例,2015-2019年依次为28.1%(1690/6004)、27.0%(1620/6003)、23.1%(1390/6010)、19.6%(1176/5997)、17.7%(1059/5998),呈逐年下降趋势(X^(2)=278.306,P<0.05)。这五年哨点HIV阳性检出率依次为1.2%(70/6004)、1.7%(102/6003)、1.4%(85/6010)、1.9%(112/5997)、1.3%(77/5998)。结论2015-2019年辽宁省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病例报告趋于平稳,该人群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男男同性传播。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艾滋病知晓率有所上升,最近三个月与小姐发生性行为比例、最近一年被诊断性病人数以及梅毒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
- 孙笠翔周丹鄂爽赵砚王莉
-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病例报告
- 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分析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和性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系统收集2013-2018年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特征、接受干预服务情况、HIV和梅毒检测资料,分析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8年共纳入36 072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从2013年的0.56%升至2018年的1.87%,梅毒感染率从2013年的13.32%降到2018年的9.99%(均P<0.05)。年龄、婚姻状况、最近3个月是否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最近3个月是否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是否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是否注射过毒品、最近1年是否患过性病、是否梅毒感染均与HIV感染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312,95%CI:1.028~1.674)、少数民族(OR=1.174,95%CI:1.027~1.342)、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OR=1.456,95%CI:1.354~1.566)、最近1年患过性病(OR=3.318,95%CI:3.087~3.566)、未接受过干预服务(OR=1.568,95%CI:1.465~1.678)和HIV感染(OR=5.021,95%CI:4.109~6.134)是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是HIV和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年龄、高危性行为和最近一年患过性病是HIV和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 马宁康续赵砚周丹王莉姚文清
- 关键词: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梅毒
- 辽宁省2013年新报告HIV/AIDS病人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状况分析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2013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病例报告和随访数据库,选取其中采用单平台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计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辽宁省新报告并检测CD4细胞的HIV/AIDS病人共1675例,首次检测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399.38±264.85)个/μL,45.3%(759例)的病人CD4细胞≤350个/μL;年龄、婚姻状况、地区类别和结核症状对CD4细胞计数影响较大。49.4%(828例)新发现HIV/AIDS病例首次CD4细胞检测在14天之内完成。结论辽宁省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有大量的长期感染者,加大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工作力度,合理分配CD4细胞检测能力,保证新发现HIV/AIDS病人能够及时检测CD4细胞数量,在艾滋病防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 马宁康续赵砚盖小群周丹鄂爽周金玲王莉姚文清
-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