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彦荣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黄土
  • 2篇地质灾害
  • 2篇遥感
  • 2篇马兰黄土
  • 2篇教育
  • 2篇钙质结核
  • 2篇干密度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导航
  • 1篇地裂缝
  • 1篇地貌
  • 1篇地下水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光谱
  • 1篇新生入学教育
  • 1篇严重度
  • 1篇严重度指数
  • 1篇岩堆
  • 1篇岩土

机构

  • 15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山西省交通科...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山西省交通科...

作者

  • 15篇李彦荣
  • 2篇赵金贵
  • 2篇刘珺
  • 1篇王雪
  • 1篇范宣梅
  • 1篇霍俊杰
  • 1篇刘镇
  • 1篇李斌
  • 1篇杨倩
  • 1篇夏庆霖
  • 1篇向喜琼
  • 1篇周翠英
  • 1篇孙萍
  • 1篇张志祥
  • 1篇张永波
  • 1篇陈卫忠
  • 1篇杜灵通
  • 1篇霍俊杰
  • 1篇庞鑫

传媒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无线电工程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煤炭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晋中马兰黄土劈裂特性及抗拉强度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干燥黄土巴西劈裂试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本文从试样的劈裂特征、荷载-变形关系、抗拉强度与干密度的关系、直接拉伸与巴西劈裂抗拉强度等方面开展了原状与重塑马兰黄土的巴西劈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破坏分为不同破坏类型,它们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同,偏离直径裂纹的出现会使试样结果偏小;剔除破坏类型对抗拉强度影响较大的试验结果后,根据损伤点和峰值点将试样劈裂破坏过程分为3个阶段;随着干密度增加,损伤点和峰值点对应的荷载逐渐增加,而对应的竖向变形则先增大后减小;重塑黄土的抗拉强度随干密度增加,呈指数递增;巴西劈裂抗拉强度结果小于直接拉伸试验结果,且与直接拉伸抗拉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吕东东李彦荣赵金贵
关键词:黄土劈裂抗拉强度破坏形态干密度
关于红层灾变基础研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2023年
红层是一种分布广泛,性质特殊的易灾地层组合,其灾变基础科学问题已成为工程地质学科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前沿课题之一。我国红层分布区工程规模巨大,灾变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地质灾害、工程病害、生态损害3大灾变类型,使得红层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变危害与风险,严重威胁着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传统红层灾变理论和防控技术难以适应复杂条件下人地失调带来的重大挑战,亟待突破。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对基础性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系统梳理,阐明中国红层灾变研究概况,分析红层灾变基础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问题,提出红层灾变基础研究亟待解决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阐述了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及方案。这些思考寄期于支持破解红层灾变地质基因、成因机理、韧性协调防控等难题,以保障红层地区国家重大战略的高效实施,保障人居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红层灾变研究占领国际前沿高地。
周翠英周翠英薛翊国刘镇范宣梅李彦荣范宣梅
新生入学教育改革初探——以太原理工大学“新生导航”在线课程为例
2020年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关系到能否使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最好的效果来适应高等教育的节奏,完成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过渡,关系到学校优化育人环境,建立良好学风、校风,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把新生入学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面对"0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的新特点,太原理工大学对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王蓉王鑫蕾谢若琪李彦荣霍俊杰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
基于包气带-含水层联合模型的污染迁移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山西某养殖基地污水调节池废水为研究目标,选取氨氮为泄漏事故下的模拟特征污染因子,采用Hydrus-1D模型模拟预测其在包气带中的迁移动态变化,最终得到氨氮到达地下水时的时间及浓度变化;将结果输入到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型中,可测出氨氮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超标范围及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包气带作为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必须经过的介质,对污染物的截留作用明显,包气带-含水层联模型更能贴合实际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结果可为污染场地修复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王雪张永波张志祥李彦荣
关键词:HYDRUS-1D包气带地下水数值模拟
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裂缝走向与黄土地貌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黄土覆盖浅埋采煤山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寻找采动地表破坏规律,进而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区划、保护和防治措施。以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表裂缝走向分布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拍摄、地表裂缝填图、分区统计,得到不同地貌部位地表裂缝的走向规律,进而探寻采动地裂缝与黄土地貌的关系,获得如下认识:(1)采动地裂缝分为3种类型,即采动+构造节理引起的地裂缝、采动+地貌因素引起的地裂缝、采动+地形因素引起的地裂缝;采动+构造节理引起的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黄土墚顶,裂缝走向与黄土墚走向及区域水系末梢沟谷走向一致;采动+地貌因素引起的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黄土斜坡上,裂缝走向沿着斜坡等高线方向;采动+地形因素引起的地裂缝亦主要分布在黄土斜坡上,裂缝走向垂直坡体等高线方向。地裂缝主要分布在坡度0°~20°内,在沟谷底部不发育;(2)沟谷侧畔斜坡是遭受侵蚀和破坏的优势部位,也是采动地裂缝发育的优势部位;(3)在煤层埋深、采厚、采煤方法等因素一致的情况下,采动影响带范围由黄土下伏基岩古地貌面高程决定,与新黄土的覆盖厚度无关。井工开采导致的地表裂缝,是黄土覆盖山区滑坡、崩塌、串珠状落水洞形成的重要诱因,加速了地貌演化的进程。
赵金贵岳科杉李彦荣梁进孙彦泽
关键词:黄土地貌
不同含水率状态下黄土崩塌地质灾害声发射响应特征模型试验
2024年
为有效解决黄土崩塌灾害孕灾周期短、隐蔽性强、前兆信息难以捕捉的问题,深入研究黄土崩塌监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与科学意义。目前声发射技术在岩质边坡的监测预警中已取得较好的应用,但将其应用于黄土崩塌监测尚缺乏可靠依据。为此,采用含水率分别为3%、7%、10%的单面连接型黄土崩塌模型开展试验,结合有源波导方式进行实时声发射监测,探索不同含水率下黄土崩塌过程中的声发射响应特征,分析黄土崩塌的破坏形式与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振铃计数的时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含水率为3%、10%的黄土崩塌破坏模式以小块黄土的局部崩落为主,7%的黄土崩塌破坏模式以大块黄土的整体崩塌为主。随着黄土崩塌变形破坏加剧,声发射振铃计数大小也随着增加,且在黄土崩塌破坏前,声发射振铃计数数值会快速上升,可将振铃计数开始“突增”作为黄土崩塌的破坏前兆信息。
杨孝宇李彦荣孙晓慧王智斌
关键词:含水率模型试验
山西寿阳地区离石黄土中完型钙质结核矿物成分及结晶特征研究
2023年
为探究离石黄土中完型钙质结核矿物成分与结晶特征,以山西寿阳地区离石黄土中具有代表性的完型钙质结核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完型钙质结核中矿物质量分数,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矿物颗粒分布、形状和结晶程度,根据能谱图元素质量分数确定结核内部致密程度、矿物分布、矿物形态和接触关系。结果表明:结核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石英、黏土、斜长石和钾长石等,方解石明显向中心迁移;由外层向中心,方解石质量分数增加了16%,其他矿物减少了34%~47%;结核内部碳酸盐均为次生微晶方解石,说明结核形成时温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黄土中钙质结核的形成与气候演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季春旭李彦荣
关键词:矿物含量气候环境演化
降雨入渗下岩堆细颗粒运移沉积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岩堆沿圆弧滑面滑动失稳破坏问题,开展降雨入渗下岩堆细颗粒运移沉积物理模拟试验,揭示岩堆内部圆弧滑面形成过程,分析细颗粒在岩堆中的运移沉积规律和沉积结构形式,并基于大剪试验对骨架型岩堆进行稳定性分析,定性解释细颗粒分布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孔隙结构、细颗粒条件和水动力条件下,岩堆内的细颗粒易随地下水渗流路径迁移,形成岩堆内圆弧状相对隔水层;通过试验统计,岩堆中存在多级圆弧沉积面、浅表层圆弧沉积面和基底近直线圆弧沉积面,这些部位由粗粒土转变为碎石土,渗透系数降低,地下水入渗造成孔压、渗透压增大,内摩擦角降低,影响岩堆稳定性;对于崩塌之初以骨架型为主的岩堆,内部细颗粒的运移沉积可能引起岩堆的失稳破坏;基于高密度电法的贵州某岩堆实例探测可知,细颗粒运移造成岩堆浅层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姜思源向喜琼李彦荣杨鑫婷王军义谭利丽吕亚东
关键词:岩堆细颗粒运移
黄土中钙质结核内部分层结构特征及裂隙展布规律
2021年
为研究钙质结核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完型钙质结核,通过绘制断口结构图,测试分层干密度,分析分层面积、裂隙面积、裂隙面积占比及产状、干密度等方法,综合分析结核内部结构特征及裂隙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结核断口的颜色将结核内部结构分为外层、内层和中心,部分层位存在缺失现象;结核内部裂隙发育,裂隙宽度总体呈现内宽外窄的特征,未发现裂隙穿透外层;裂隙延伸走向集中分布在N55°W.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黄土中钙质结核工程地质特征和气候演化分析提供参考.
季春旭李彦荣
关键词:钙质结核结构特征裂隙干密度
多光谱干旱严重度指数的评价与修正被引量:1
2020年
干旱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在全球的发生频率不断升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准确监测干旱信息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干旱严重度指数(DSI)监测全球干旱的能力已经得到证实,但在局部区域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为了检验DSI在省级尺度的适用性、修正其等级划分差异,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基于MODISET/PET,以及MODIS和AVHRR的NDVI数据集分别得到2001年-2014年的DSI(MODIS)和DSI(AVHRR),同时结合SPEI,对三者进行了干旱时空分布的对比分析;为了证实SPEI的可靠性,将长时序的SPEI与历史干旱记录进行了比对;为了考察DSI在区域范围内的误差,将DSI(MODIS), DSI(AVHRR)和SPEI进行了时间频率与空间分布的比较;最后,以SPEI为参照,基于DSI的原始划分标准,以0.1为步长调整DSI(MODIS)的干旱等级阈值,得到了新的干旱等级划分标准DSI(MM);并利用DSI(MM)监测了全省2001年-2014年季节尺度的旱情,捕捉了研究区2001年和2002年的典型干旱事件,验证了DSI(MM)在山西省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和稳健性。研究表明,DSI(MODIS)与DSI(AVHRR)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5,二者对干旱的空间分布和时间频率具有一致的表现,说明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 DSI可拓展应用于AVHRR数据集,以弥补MODIS数据在长时序监测中的不足;DSI(MODIS)低估了山西省D1等级干旱信息,而高估了D2~D4等级干旱;对于轻度干旱D1,中度干旱D2,重度干旱D3,极度干旱D4四个等级, DSI(MM)与SPEI在干旱时间频率和空间分布占比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其中D3等级的时间频率完全一致, D4等级的空间分布一致性为0.98;在干旱类型丰富的地区可精确地修正DSI的干旱等级划分。研究结果对利用DSI进行区域尺度干旱监测具有借鉴作用,为山西省干旱信息监测获取了一种计算简易、精确度高的方法。
刘珺梁韶卿李彦荣李彦荣张陶然杨倩杨倩
关键词:干旱遥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