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华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网络空间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移动性
  • 1篇社会视角
  • 1篇土壤
  • 1篇葡萄糖
  • 1篇微生物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苯并[A]芘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张瑞华
  • 3篇冯健
  • 1篇王翠苹
  • 1篇孙红文
  • 1篇许伟
  • 1篇王辰
  • 1篇刘海彬
  • 1篇于晨

传媒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生物对芘和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被引量:5
2011年
将枯草芽孢杆菌、白腐真菌和分离筛选菌群分别用于芘和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比较其修复性能,并对表面活性物剂Tween80和葡萄糖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规律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60 d时,枯草芽孢杆菌和分离筛选菌修复芘污染的土壤,芘的残留率分别为7.58%±0.59%和8.69%±1.35%,空白残留率为48.18%±0.56%;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白腐真菌和分离筛选菌对土壤中苯并[a]芘的修复,在60 d时,苯并[a]芘的残留率分别为66.27%±3.03%,62.28%±2.54%和67.67%±2.98%,空白残留率为70.25%±1.62%。60 d时,加入Tween80后芘的残留率比仅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降低了2.41%,而苯并[a]芘,残留率比仅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腐真菌的分别降低了12.72%和14.59%;加入葡萄糖后,芘的残留率比仅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降低了2.30%,而苯并[a]芘,60 d残留率比仅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腐真菌的分别降低了5.39%和11.93%。
王辰王翠苹刘海彬许伟孙红文于晨张瑞华
关键词:微生物土壤葡萄糖
Aharon Kellerman基于地理社会视角的赛博移动性研究
2024年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使信息传播与社会交往跨越了地理距离的障碍,极大地扩展了空间要素流动与交互的广度与深度,个体在虚实混合空间中的行为与移动呈现新的模式,引发关于更广阔的赛博移动性的研究。论文对海法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Aharon Kellerman基于地理社会视角的赛博移动性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Kellerman基于个体行为时空框架与网络空间的地理维度,从个体“社会人”和“化身人”的双重视角讨论个体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空间移动模式与行为机制,并参与时空行为模式、虚拟社区、虚拟活动空间等领域的研究。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助于国内学者加深对信息时代个体时空行为模式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解,推进个体行为机制、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以及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
张瑞华冯健
关键词:网络空间互联网
虚实混合:网络空间的社会地理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全球化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个体对空间和社会资源的接触与占用,网络空间在与现实空间的互动融合中获得地理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的解释,概念内涵从技术转向空间、社会和媒介。新技术带来新问题,地理学家讨论了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对个体活动、城市空间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然而,网络空间仍然缺乏地理学概念和地理特性的研究,成为网络空间地理学发展的阻碍。论文聚焦于网络空间在社会地理领域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识别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在网络空间地理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梳理网络空间发展脉络及其社会空间属性建构过程,并基于虚实混合空间的视角,从行次衰减、媒介空间和虚拟表征等方面总结网络空间的社会地理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理解与研究网络空间中的地理现象和社会问题,推动网络空间地理学发展。
冯健张瑞华
关键词:网络空间
认知反馈视角下北京郊区居民活动空间研究
2024年
行为转向与社会转向下个体行为模式分析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微观视角,然而以往研究关注行为决策与空间的关系,忽视了空间对人心理与认知层面的反馈作用。“神经转向”强调了人的心智与空间的关系,运用神经机制探究人的感知、情感、行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论文在神经转向的背景下,结合行为主义研究范式,构建“认知—决策—反馈”的“人—行为—空间”闭环分析框架,在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人脑的环境感知、经验学习、综合决策能力在重构认知与重塑偏好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从行为主体、空间行为的角度分析“空间—人”反馈过程。论文以北京市望京地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和活动日志分析方法对典型案例日常活动进行解读,结果表明,该框架能较好地解释个体短期行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空间图谱、空间偏好和行为决策在个体与空间互动中的中间作用。
张瑞华冯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