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培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钻头
  • 4篇流场
  • 4篇PDC钻头
  • 3篇页岩
  • 3篇流场特性
  • 2篇压裂
  • 2篇喷嘴
  • 1篇大位移
  • 1篇大位移井
  • 1篇动网格
  • 1篇动网格技术
  • 1篇岩屑
  • 1篇岩屑床
  • 1篇硬岩
  • 1篇油藏
  • 1篇运移
  • 1篇展布
  • 1篇展布规律
  • 1篇支撑剂
  • 1篇智能完井

机构

  • 8篇国土资源部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1篇贺培
  • 5篇潘林华
  • 4篇熊继有
  • 4篇陆朝晖
  • 2篇许红林
  • 2篇程礼军
  • 2篇秦大伟
  • 2篇谭军
  • 1篇董学成
  • 1篇潘宏文
  • 1篇张烨
  • 1篇徐坤吉
  • 1篇王国华
  • 1篇刘小军
  • 1篇卢义玉
  • 1篇陆朝晖
  • 1篇邓智

传媒

  • 3篇钻采工艺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喷嘴倾角组合的流场特性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解决番禺地区珠江组快速钻进中出现的PDC钻头泥包问题,在实体PDC钻头计算模型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标准紊流动能-湍动耗散率两方程模型对主喷嘴和辅助喷嘴不同喷射倾角组合进行井底流场特性研究,最优化喷嘴角度组合。结果表明:主刀翼1号喷嘴喷射倾角20°、3号喷嘴喷射倾角15°能使井底流场分布最优;远离主刀翼的4号和5号喷嘴喷射倾角变化对井底流场影响较大,适当增加这两个喷嘴喷射倾角有利于井底岩屑快速排出;2号喷嘴喷射倾角在限定范围内变化,对井底流场影响有限。最后,1~5号喷嘴喷射倾角分别按照20°、25°、15°、25°和25°组合布置,应用于个性化215.9 mm五刀翼PDC钻头设计中,在实钻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尺和机械钻速,成功解决钻头泥包。
贺培王国华陆朝晖潘林华谭军
关键词:PDC钻头流场特性钻头泥包
重庆黔江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优选与应用
针对重庆黔江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优选难等问题,通过岩心样品分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黔江地区该页岩层系矿物成分主要含石英、斜长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硅质矿物含量高达60%;(2)有效孔隙度2.5%,主要有...
贺培陆朝晖潘林华张烨董兵强
文献传递
层理倾角对页岩三轴应力应变测试和纵横波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页岩层理发育的特点,根据不同层理倾角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实验和纵横波速度测试,获得层理倾角对页岩破坏形态、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纵横波速的影响,明确轴向应力与纵横波速度变化关系,建立研究页岩储层的动、静态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相关因数,分析页岩的力学参数、纵横波速度的变异因数和各向异性因数。结果表明:页岩力学参数及纵横波速度受层理倾角线性变化,轴向应力与纵波速度正相关,动静态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相关因数分别为1.39、1.18,力学参数的变异因数和各向异性因数均值较超声波速度大。该结果可以为页岩气测井解释、钻井设计和水力压裂改造提供基础参数。
邓智程礼军潘林华贺培
关键词:页岩层理
喷嘴直径匹配对PDC钻头流场特性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PDC钻头利用水力射流的能量进行破岩和清岩,而中心喷嘴与外围喷嘴直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井底流场特性。文章利用三维建模和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PDC钻头实体模型,并将其导入数模软件,分析215.9 mm PDC钻头喷嘴直径对井底流场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中心喷嘴直径为12.70 mm时,外围喷嘴直径为8.74~11.13 mm能使PDC钻头井底流场最优。而当外围喷嘴直径为11.13 mm时,中心喷嘴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11.13 mm才适合PDC钻头流场。利用该研究结论,可以辅助PDC钻头设计,提高钻头水力能量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机械钻速。
田志欣王国华李源源贺培
关键词:PDC钻头喷嘴流场特性
截断式脉冲射流流场结构模拟与冲蚀硬岩能力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孔盘截断式脉冲射流能够充分利用水锤压力、高速侧向流、循环载荷等效应,破岩效率高,在硬岩破碎中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基于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建立与截断式脉冲射流生成装置几何及运动过程一致的两相流瞬态计算模型,结合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截断式脉冲水射流的流体结构的动态演变动力特征,测试了截断式脉冲水射流的破岩能力,并分别从流畅结构和破岩能力上与常规圆柱水射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截断式脉冲射流有助于在射流末端形成偏转的瓦状尖体结构,可有效减弱或避免激波阻力的影响;截断式脉冲水射流在破岩过程中,岩石靶物冲蚀孔口呈现非轴对称形态,与常规圆柱射流相比,截断式脉冲射流能够大幅度提升破岩速度,增大破岩体积。
陆朝晖陆朝晖Michael Hood卢义玉贺培
关键词:流场结构动网格技术
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复杂裂缝支撑剂的运移与展布规律被引量:29
2018年
为了研究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复杂裂缝支撑剂的运移与展布规律,构建了大尺度复杂裂缝支撑剂运移与展布评价实验系统,测试了次裂缝角度、注入排量、加砂浓度、支撑剂粒径、压裂液黏度等对支撑剂运移与展布的影响,研究了主/次裂缝中支撑剂的运移与展布规律。结果表明:(1)裂缝中流体流态随裂缝支撑高度增加逐步由层流向紊流转变;(2)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方式主要包括悬浮运移和滑移运动;(3)分支前主裂缝的支撑剂展布形态与次裂缝角度、注入排量、加砂浓度和支撑剂粒径等参数相关,其中注入排量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分支后主裂缝的支撑剂质量比与次裂缝角度、注入排量、液体黏度、加砂浓度和支撑剂粒径呈正比,同次裂缝与主裂缝的流量比呈反比;(5)分支后次裂缝的支撑剂质量比与注入排量、次裂缝与主裂缝的流量比、压裂液黏度呈正比,与次裂缝角度、加砂浓度和支撑剂粒径呈反比;(6)分支后主裂缝的砂堤前缘角度同加砂浓度、支撑剂粒径、次裂缝与主裂缝的流量比呈正比,与次裂缝角度、注入排量和压裂液黏度呈反比;(7)次裂缝的砂堤前缘角度同次裂缝角度、加砂浓度与支撑剂粒径呈正比,和注入排量、压裂液黏度、次裂缝与主裂缝的流量比呈反比。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页岩储层体积压裂支撑剂的优选和压裂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潘林华潘林华程礼军张烨康远波程礼军董兵强
关键词:页岩储集层体积压裂支撑剂
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的极大储层接触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全球油气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通过复杂结构井降低成本提高油气采收率已成为石油工业的必然趋势。极大储层接触技术是在最大储层接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新技术,它比最大储层接触技术更加智能,难度也更大。为此,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油藏地质和工程相结合的角度将现有最大储层接触技术与新型智能完井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极大储层接触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为: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布井方案优化技术、井眼轨迹优化设计与控制技术、储层保护技术、膨胀管与先进封隔器技术、ERC智能完井技术等。还建议国内研究者在理论、技术、装备、工具等方面尽早准备。
熊继有许红林徐坤吉贺培潘宏文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钻井智能完井
基于旋转射流的侧向水力工具在大位移井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侧向水力工具的旋转射流冲击沉积的岩屑床破坏其"稳定"状态,并对井底流场进行扰动,增大环空内泥浆的紊流度,可以达到增强环空钻井液携岩能力的目的。在K-ε方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使用侧向水力工具旋转射流时的流场,得出了其流场速度分布矢量图;模拟结果表明,旋转射流的冲击作用明显;在实际环空返速下,侧向射流受到的干扰较小,与理论分析结果偏差不大;而最好的喷射角度为与环空返速呈75°。
谭军熊继有董学成刘小军贺培
关键词:大位移井岩屑床数值模拟
PDC钻头保径块结构参数流场特性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在k-ε双方程模型基础上计算封闭的N-S方程,对保径块结构进行流场模拟。随着保径块螺旋角度增大,流体旋流作用加剧,保径块内流速增加明显,10~20°螺旋角度的保径块最适合PDC钻头。在常用保径长度范围内,保径块长度对PDC钻头流场影响微小。随着保径宽度增加,保径块下端涡流区域增大,保径宽度大于30°时,涡流区域急速扩张,五刀翼PDC钻头保径宽度应小于30°。
熊继有贺培梁红军秦大伟许红林
关键词:PDC钻头流场特性
基于高压脉动水力压裂的脉动波传播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脉动水力压裂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增渗新技术。当前脉动压裂过程中传播机理研究较少,为更好地研究脉动压裂增压效果与裂缝中传播机理,指导脉动水力压裂施工。该文基于波动方程和湍流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建立模拟井下压力传播物理模型和类地层边界条件,研究了脉动压裂传播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拟条件下,脉动波传播特征与实验结果具有较高吻合度,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脉动压裂能够获得比静载压裂更高压力,提高压力值约30%;矩形脉动波比正弦脉动波与锯齿脉动波能够获得更高压力,提高压力约20%。(2)矩形脉动波压力值从波谷阶跃到波峰产生"水锤效应"明显,利于提高流体压力。(3)脉动压裂压力波衰减满足线性对数关系:y=-A·ln(x)+B,y为压力值,x为传播距离,A和B为常数系数;传播过程中脉动水力能量主要消耗在近井壁地带。研究成果有利于指导优化脉动水力压裂工艺参数。
贺培熊继有陆朝晖秦大伟潘林华
关键词:脉动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