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马日体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彝族
  • 2篇凉山彝族
  • 1篇彝语
  • 1篇艺术魅力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流动...
  • 1篇实效
  • 1篇实效性
  • 1篇实效性研究
  • 1篇市民
  • 1篇双语
  • 1篇双语教育
  • 1篇双语教育研究
  • 1篇女孩
  • 1篇女性
  • 1篇相处
  • 1篇凉山彝语
  • 1篇流动人口
  • 1篇民族
  • 1篇教育

机构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沙马日体
  • 2篇史军
  • 1篇潘正云
  • 1篇马锦卫
  • 1篇王美英

传媒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凉山彝语应用与实效性研究
2007年
以现阶段凉山彝语实效性分析及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为内容,在对凉山彝语应用与实效性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凉山彝语应用工作仍不能全面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并提出了提高凉山彝语的实效性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沙马日体马锦卫曲比阿果
关键词:彝语实效性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怎样与市民和谐相处探析——以成都市金牛区市民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关系为例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对成都市金牛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市民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成因,提出了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市民和谐相处的措施及建议。
潘正云沙马日体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凉山彝区双语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有关双语教育研究状况的梳理,概括了凉山彝区双语教育的研究方向,即要在研究方法上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以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在内容上加强教学运作模式的建构与类型的个性化研究;加大双语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动员和鼓励来自实践一线的教育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扩大双语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增进相互交流与合作。
沙马日体史军
关键词:双语教育研究
凉山彝族女孩成年礼仪被引量:2
2007年
凉山彝族有女童进入成年之时要行"成年礼"的习俗,俗称"换童裙"。其仪礼寓含着彝人的宇宙观、生育观、宗教禁忌、伦理道德等,在行礼时向受礼人传授生理知识、历史知识、风俗习惯、生产技能等。成年礼确立了女性的社会角色,使单一的生命具有了完全超出生命本体意义的社会和历史价值,具备了谈情说爱、订婚、结婚、生儿育女等人生秩序,赋予了成人的应有权利。
沙马日体史军
关键词:彝族女性成年礼
凉山彝族“哭嫁歌”传承与保护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哭嫁歌"作为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民间婚嫁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人们对婚姻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成为出嫁女性求得情感释放和心理慰藉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凉山彝族"哭嫁歌曲"调哀婉动人,催人泪下,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凉山彝族"哭嫁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中,濒于失传和消亡的边缘。本文在对凉山彝族"哭嫁歌"丰富内涵进行梳理剖析的基础上,将赋予历史记忆、角色期待、身份认同、伦理价值等和谐因子的凉山彝族"哭嫁歌"纳入非物质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视野下给予关照,力图使这一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在延续和固化凉山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族群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期更好地构建现代婚姻自由观念,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王美英沙马日体
关键词:凉山彝族哭嫁歌婚俗艺术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