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娜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穴区机械敏感性Piezo通道在针刺缓解大鼠关节炎性痛启动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Piezo通道是否在针刺穴位启动机制中发挥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钆预处理+针刺组、钌红预处理+针刺组、GsMTx4预处理+针刺组和HC-067047预处理+针刺组,每组6~8只。左侧踝关节腔内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建立佐剂关节炎(AA)模型。造模后48h针刺患侧后三里穴,仅单次治疗20 min。各预处理组于针刺前30 min穴区注射相应抑制剂。以患侧足底痛阈和旷场自主行为测试作为评价疼痛的指标。穴区组织间隙内ATP(inters.ATP)用微透析法采集并用萤光素酶法检测。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用以检测Piezo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A大鼠表现出痛觉过敏现象,痛阈和自主行为均显著降低(P<0.01),在针刺后得到显著改善(P<0.01);与针刺治疗组比较,钌红、GsMTx4、HC-067047预处理+针刺组均可显著抑制针刺镇痛效应(P<0.01)。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均证实后三里穴区皮肤组织表达Piezo1和Piezo2两种亚型。针刺可上调穴区inters.ATP的峰值浓度和总量,HC-067047可显著抑制该上调作用(P<0.05)。结论:初步揭示穴区局部表达低机械阈值的Piezo通道;与高机械阈值的TRPV4通道类似,Piezo通道可被针刺激活,并参与针刺镇痛的启动机制。
- 李雨佳郑雅文左维敏崔凯宇沈诞魏建子汪丽娜丁光宏沈雪勇
- 关键词:针刺镇痛穴位胞外ATP
- 三种教学方法在实验针灸推拿学课程教学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比较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三明治(Sandwich)教学和传统教学这3种不同教学方法在实验针灸推拿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5月,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专业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针灸推拿学课程中,选取了探索性较强的2个章节分别实施PBL教学和Sandwich教学,其余章节仍然采用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研究型教学特征观察量表、教学质量评估量表、学生参与度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研究型教学特征观察量表评分结果显示,PBL教学评分为(85.5±9.3)分,Sandwich教学评分为(88.8±11.1)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评分(73.7±13.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教学质量评估量表中,"拓展知识"方面,PBL教学评分为(84.4±12.0)分,Sandwich教学评分为(85.3±12.7)分,也均高于传统教学评分(72.7±18.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能力"上,PBL教学评分为(84.2±12.5)分,Sandwich教学评分(86.5±12.4)分,高于传统教学评分(65.9±1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课程参与度量表评分结果显示,PBL教学评分(83.2±9.7)分,Sandwich教学评分(87.0±11.0)分,均高于传统教学评分(63.4±13.0)分(均P<0.05)."基础知识"方面,传统教学评分(83.1±13.5)分却明显高于PBL教学评分(76.9±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3).结论 在实验针灸推拿学课程中,PBL教学方法和Sandwich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传授方面依然具有优势.
- 汪丽娜毛慧娟刘胜秦梦魏建子
- 关键词:传统教学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
- 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胞外核苷酸酶[CD39(NTPDase1)]在针刺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5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组、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针刺组、坐骨神经腺苷三磷酸(ATP)水解酶抑制(ARL67156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39上调(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注射)组、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噻氯匹啶注射)+针刺组、坐骨神经CD73特异性抑制(α,β-亚甲基腺苷5′-二磷酸钠盐注射)+针刺组、穴区CD39上调(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注射)组、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噻氯匹啶注射)+针刺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造模48 h后,需针刺组大鼠针刺患侧“足三里”穴20 min,需注射药物组于针刺前20 min进行局部相关试剂注射。以大鼠患侧足底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作为疼痛评价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以及“足三里”穴胞外核苷酸酶的表达。结果 (1)调节坐骨神经ATP水解酶活性:与空白组比较,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和坐骨神经ATP水解酶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2)调节坐骨神经CD39活性:与空白组比较,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坐骨神经CD39上调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与针刺组比较,坐骨神经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3)调节穴区CD39活性:与空白组比较,穴区CD39特异性抑制+针刺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踝关节炎性痛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穴区CD39上调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上升(P<0.05);与针刺组比较,�
- 徐靖雯李雨佳汤思琦沈诞林捷汪丽娜沈雪勇
- 关键词:针刺镇痛关节疼痛足三里坐骨神经
- 让科研活动贯穿中医针灸本科教育被引量:4
- 2013年
- 关于提高针灸本科生的临床技能,"理论-实训-临床"循序渐进式针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关于如何培养针灸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目前仍在不断地探索尝试之中。该文就针灸本科生科研创新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让科研活动早期化和贯穿整个针灸本科教育的提议。以期待能早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创新人才。
- 汪丽娜魏建子刘胜毛慧娟沈雪勇
- 关键词:针灸教学
- 基于Sandwich教学模式的《实验针灸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评估
- 目的 探讨研究性教学在实验针灸学课程中的实践和评估。方法 引入Sandwich教学模式,尝试研究性教学在实验针灸学课程中的运用,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观察实际课堂中研究性教学维度,采用研究性教学课堂观察维度量表和学生满意度...
- 刘胜魏建子毛慧娟汪丽娜孙平龙
-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实验针灸
- 文献传递
- 让科研活动贯穿中医针灸本科教育
- 关于提高针灸本科生的临床技能,'理论-实训-临床'循序渐进式针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关于如何培养针灸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目前仍在不断地探索尝试之中。本文就针灸本科生科研创新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
- 汪丽娜魏建子刘胜毛慧娟沈雪勇
- 文献传递
- 让科研活动贯穿中医针灸本科教育
- 关于提高针灸本科生的临床技能,“理论-实训-临床”循序渐进式针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关于如何培养针灸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目前仍在不断地探索尝试之中.本文就针灸本科生科研创新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
- 汪丽娜魏建子刘胜毛慧娟沈雪勇
- 关键词:高等教育针灸专业实践教学
- 文献传递
-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医学教育形成性评价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深入归纳和分析我国医学教学评价改革中形成性评价研究和实践的现状、热点、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形成性评价研究的深入提供量化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567篇形成性评价主题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技术,采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绘制形成性评价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形成性评价研究知识图谱可划分为7个领域:领域1表示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实践,研究效果的评价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为关注,中医药院校研究比重提高,临床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专业教育愈发重视;领域2和领域4展现教学评价改革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改革同步:领域3呈现高职高专教学评价研究的概况;领域5表明探索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主题;领域6说明考试与评价的异与同;领域7为医学英语类课程的研究概况。结论未来需要积极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构建,重视共享平台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重视评价理论内涵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培训和监督管理。
- 秦梦毛慧娟汪丽娜刘胜魏建子
- 关键词:医学教育知识图谱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
- 嘌呤能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在疲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2022年
-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往往表现为多样的躯体和精神主诉;其不仅可发展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疲劳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和能量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ATP等嘌呤物质在细胞内主要参与躯体能量需求过程,而在细胞外则作为重要信号分子参与有效神经传递、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反应和控制等,在疲劳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胞外ATP代谢进一步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激活P1受体和P2受体,而胞外核苷酸酶通过释放受体配体控制嘌呤物质浓度,以终止或促进嘌呤信号通路。本文对嘌呤能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协同影响疲劳感受与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为疲劳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疲劳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 沈诞余嘉惠汪丽娜沈雪勇沈雪勇
- 关键词:嘌呤受体
- 循经和循神经针刺对急性踝关节炎大鼠镇痛效应及机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循经和循神经针刺对踝关节炎性痛大鼠的镇痛疗效,并以外周神经嘌呤能信号为指标分析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疼痛模型组、循经针刺组(后三里)和循神经针刺组(腰夹脊,环跳,坐骨神经)。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治疗前48 h于左侧踝关节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急性炎性痛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同侧毫针针刺20 min。治疗后即刻进行足底痛阈检测。次日,再次针刺后分离同侧第4-5腰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和同侧坐骨神经,进行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水平检测,并采用RT-PCR法检测坐骨神经ALPL,NTPDase2 mRNA的表达。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改善大鼠热痛阈(P<0.001)和机械痛阈(P<0.01)。比较各治疗组痛阈恢复的程度发现,后三里针刺组机械痛阈改善明显优于腰夹脊针刺组(P<0.01)和坐骨神经组(P<0.05)。离体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DRG的eATP水平,机械刺激后的eATP水平及坐骨神经干水解ATP的能力,坐骨神经干ALPL,NTPDase2 mRNA表达都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各针刺组DRG的eATP水平(除腰夹脊组),机械刺激后的eATP水平及坐骨神经干水解ATP的能力和ALPL,NTPDase2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循经和循神经针刺均能有效缓解大鼠踝关节炎性痛,但在机械痛阈改善方面,循经刺激优于循神经刺激。此外,两者皆能调节DRG释放ATP的能力及坐骨神经ATP水解力。
- 沈诞郑雅文丁光宏汪丽娜汪丽娜
- 关键词:针刺镇痛背根神经节胞外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