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浙东沿海典型沉积盆地CO_(2)地质封存潜力与试点意义分析——以长河盆地为例
- 2024年
-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全球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开展CO_(2)地质封存(CCS)工作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分布众多发电厂、炼化厂等CO_(2)大排放源,对CO_(2)封存需求较高。为缓解地区CO_(2)排放压力,挖掘东部沿海地区周围具有封存潜力的中小型沉积盆地,在搜集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杭州湾南岸的长河盆地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盆地封存潜力,并分析中小盆地封存试点意义。根据沉积盆地CO_(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方法,计算盆地咸水层CO_(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表明,长河盆地具有较好的咸水层CO_(2)地质封存潜力。盆地最具封存潜力的是古近系长河组二段(Ech^(2))中的第一砂岩层和长河组一段(Ech^(1))中的砂砾岩层,预期理论封存量为4.84亿t,有效封存量可以达到1 162.61万t。研究结果表明,开展中小沉积盆地CO_(2)地质封存工程试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沿海地区和企业碳排放压力,为海域碳封存积累技术和经验。
- 陈越杨娇娇李雪李雪王建强李昂吕清吕清陈俊兵
- 关键词:沉积盆地
- 海水入侵调查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6年
- 综述了国内外海水入侵调查方法,总结了水化学方法、水位观测、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在海水入侵监测和调查中的研究进展,指出各类方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未来仍需积极探索不同的海水入侵调查方法,发展延时性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应用新的同位素示踪剂等,同时联用多种调查方法,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 李雪叶思源
- 关键词:海水入侵水化学水位观测地球物理同位素
- 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变化主导因素的定量识别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为了识别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导因素,定量表征了影响水位动态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多项指标(包括降水、气温、水面蒸发、工业总产值、粮食产量、人口数量、地表径流量),并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K法)阐明了近50年来各项指标的演化规律;在掌握研究区自然社会指标及地下水水位的动态规律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识别了地下水水位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近50年,研究区降水呈现下降趋势,气温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水面蒸发呈现增加趋势,工业总产值、粮食产量、人口数量呈现增加趋势,由于山前水库修建引起的地表径流量呈现减小趋势;上述指标变化影响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水位动态,其中逐渐加剧的人类活动(包括粮食产量、人口数量)构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最主要驱动力,对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贡献度达到60.6%,气候条件对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影响作用次之,其贡献度为39.4%。
- 李雪叶思源叶思源周鹏鹏
- 关键词:灰关联主成分回归地下水位变化
- 中国近海浅层气调查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不断深入和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加剧,近海沉积物中的浅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导致的灾害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气候影响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但目前为止对浅层气仍然缺乏系统的认识。在此对浅层气相关的主要认识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形成机理、存在形式、调查技术方法、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主要危害等,以期为后续相关调查、理论研究和减灾防灾技术研发提供支撑。沿海三角洲平原第四纪下切河谷中充填的砂体和近海全新世细颗粒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浅层气,以气包、分散气泡或溶解气的形式存在,近海大部分地区的浅层气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含气沉积物的声学特性(声速、声衰减等)、孔隙水化学组成(如SO_(4)^(2-)、溶解气含量)会发生明显改变,这是支撑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浅层气的存在会改变土体力学特性,对工程建设造成较大危害;同时沉积物中的甲烷也会逸出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基于对现有成果的总结,建议进一步加强海底浅层气形成机理、运移特性及其与气候变化的互馈机制方面的理论研究。
- 段晓勇印萍谢永清曹珂仇建东仇建东李雪
- 关键词:甲烷中国近海
- 江苏盐城大丰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9
- 2018年
- 对江苏盐城大丰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盐城大丰表层沉积物Hg、Cd、As、Cu、Pb、Cr和Zn的均值分别为0.05、0.25、7.21、25.5、20.3、67.79和68.09mg/kg,滩涂湿地均值高于人工湿地,滩涂湿地大丰港一期码头附近的JST-02的各项重金属含量最高,呈明显的点源污染的特征。重金属区域分布与粒度正相关,黏土含量对重金属的富集和分布起到一定控制作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d>Cr>Cu>Zn>Pb>As>Hg,其中Cd的均值最大为1.57,为研究区主要污染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为15.7~184.91,均值为27.41,滩涂湿地潜在生态风险高于人工湿地;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大到小顺序为Hg>Cd>As>Cu>Pb>Cr>Zn。Hg和Cd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整个区域具有较低的潜在生态风险,尚未达到环境污染程度,但局部区域单个污染物浓度较高。
- 袁红明赵广明赵广明叶思源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表层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
- 长时间尺度的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动态模拟及演变特征被引量:11
- 2017年
- 地下水资源是京津冀平原的主要供水水源,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显著地受到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地下水位动态是对人类和自然等影响的直接响应。针对于多因素作用下的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文中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观测孔水位数据分析,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重现了平原区长时间尺度的不同空间尺度(全区、典型地段)下地下水位演变过程,揭示了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动态机制。结果表明:近50年,全区平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下降速率为0.36m/a;大面积浅层降落漏斗形成,石家庄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率最快,为1.1m/a;2001~2010年地下水平均补给速率(154.97mm/a)比1961~1970年减少6.2%,地下水更新能力明显减弱。地下水开采强度常年多于补给资源,导致了不同空间尺度上地下水位的下降,开采是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导因素,降水是限制地下水补给更新的主要因素。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平原区未来供水安全仍会面临挑战。
- 李雪张元周鹏鹏叶思源
- 关键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数值模拟
- 沿海滩涂生态化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江苏大丰市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我国沿海滩涂生态化开发的需求,构建了沿海滩涂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沿海滩涂生态化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体现滩涂自然生态特征、滩涂开发环境影响特征、滩涂生态保护特征的指标,形成沿海滩涂生态化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计算综合评价指数,从而确定滩涂生态化开发的适宜程度。以江苏盐城大丰市沿海滩涂为例,对其进行生态化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滩涂开发中生态保护措施有力的前提下适宜开发。
- 李雪袁红明叶思源
- 关键词:沿海滩涂
- 象山湾大气中CH_(4)和CO_(2)时空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1
- 2023年
- 海湾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全球变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中国东部典型海湾-象山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H_(4)和CO_(2)的浓度与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来揭示海岸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象山湾海域低层大气中CH_(4)浓度变化范围为(1.72~2.17)×10^(-6),平均浓度为1.82×10^(-6);δ^(13)CCH_(4)的变化范围为-60.69‰~-41.10‰,平均值为-50.261‰;CO_(2)浓度变化范围为(410.3~640.3)×10^(-6),平均浓度为433.294×10^(-6);δ^(13)CCO_(2)的变化范围为-16.79‰~-2.33‰,平均值为-6.83‰.CH_(4)含量整体上呈湾内大于湾外、从陆地向海方向逐渐减少的趋势,表明近浅海区域是大气甲烷的源;而CO_(2)含量变化湾内整体呈现偏低的趋势,证明是CO_(2)的汇.CH_(4)和CO_(2)的浓度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建筑用地和林地、耕地区域温室气体明显偏高;相反,光滩和水产养殖区域温室气体的浓度较低.同时CH_(4)和CO_(2)的浓度昼夜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夜间大于白天的趋势,且同位素组成与其浓度呈负相关.CH_(4)和CO_(2)的浓度昼夜变化受温度、潮汐作用、大气源汇强度等影响显著.
- 李雪李雪印萍印萍高飞田元李梅娜刘晓凤吕胜华
- 关键词:甲烷二氧化碳同位素
- 一种实验室样品制备清洗玛瑙罐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验室样品制备清洗玛瑙罐装置,其中,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面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电机,且固定板侧面安装有水泵,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固定板表面镶嵌的轴承...
- 范佳博李殿春徐伟董文雪张琪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