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新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消化性溃疡
  • 1篇临床特点及治...
  • 1篇内镜
  • 1篇内镜下治疗
  • 1篇镜下治疗
  • 1篇溃疡
  • 1篇降钙素
  • 1篇降钙素原
  • 1篇红细胞
  • 1篇红细胞沉降
  • 1篇红细胞沉降率
  • 1篇反应蛋白
  • 1篇安全性
  • 1篇C-反应蛋白
  • 1篇沉降率
  • 1篇出血程度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杨幼林
  • 2篇刘宇新
  • 1篇马志斌
  • 1篇姜淼
  • 1篇王婷婷
  • 1篇李小雪
  • 1篇刘鸿儒
  • 1篇吴锋
  • 1篇牛思佳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常见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常见消化道黏膜下肿物(submucosal tumors,SMT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哈医大一院经内镜切除的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的消化道粘膜下肿物的患者共49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随诊复查胃镜。统计每种肿物的患者临床症状,各种黏膜下肿物的性别分布、大小,及在消化道的分布。计算超声内镜的诊断率,总结病理结果。结果:49例患者中,间质瘤25例,类癌9例,平滑肌瘤8例,异位胰腺4例,脂肪瘤2例,颗粒细胞瘤1例。间质瘤分布以胃底、胃体多见。类癌以直肠最多见,胃内也可见。平滑肌瘤多分布于食管,也可见于胃。异位胰腺多分布于胃窦。通过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切除42例,粘膜下隧道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切除4例,还有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迟发性出血、严重感染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3-2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黏膜下肿物在内镜及超声内镜各有特点。超声内镜对黏膜下肿物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镜联合使SMTs的内镜下各种治疗方式(EMR、ESE、STER)更有安全保障,使患者受益最大。
吴锋王婷婷刘宇新刘鸿儒杨幼林
关键词:内镜下治疗安全性
血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降钙素原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降钙素原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病房住院患者80例。将患者在胃镜下进行Forrest分级,分别纳入ForrestⅠ级组、ForrestⅡ级组、ForrestⅢ级组,并进行CRP、ESR及PCT检查。比较三组患者间CRP、ESR及PCT阳性率及数值的差异。结果ForrestⅠ级、Ⅱ级及Ⅲ级者CRP的阳性率分别为54.5%、17.9%、13.3%,其中ForrestⅠ级分别与Ⅱ级和Ⅲ级对比P值为0.023、0.013(P<0.05);ForrestⅠ级、Ⅱ级及Ⅲ级者CRP的中位数分别为8.37、3.82及3.19 mg/L,其中ForrestⅠ级分别与Ⅱ级和Ⅲ级对比P值为0.045、0.010(P<0.05);不同Forrest分级间的ESR和PCT的阳性率及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P可作为评估消化性溃疡出血程度的观察指标,ESR及PCT不能作为评估消化性溃疡出血程度的观察指标。
刘宇新牛思佳李小雪杨幼林马志斌姜淼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