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冬 作品数:8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治疗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应用于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病人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明确诊断为环咽肌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3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2组均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在治疗前和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满6周后,利用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VFSS进行评定,分析比较2组病人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SS检查显示,治疗后2组Rosenbek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在改善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常规吞咽康复治疗。 李一贤 孙艳冬 王静 张琰 朱海霞 尹华 白晓艳关键词:老年人 以语言治疗学为基础浅析教改模式下高质量的网课 2022年 近年来,我国各领域事业不断进行革新与发展,为我国全面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也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期达到理想发展目标,自2019年年末至今,随着社会形式的不断变化,网课逐渐成为这个时期的一种主要授课模式。而语言治疗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种语言障碍和交往障碍进行评价、治疗和研究的学科,因此,以语言治疗学为基础深入剖析教改模式下高质量网课构建策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网课的特点,分析了教改模式下提升以语言治疗学为基础的网课质量的意义重大,并提出了教改模式背景下改善以语言治疗学为基础的网课质量的有效措施,仅供参考。 王丽英 杨亚滨 祁亚琼 孙艳冬关键词:教改模式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脑血流和血管再生以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脑血流(CBF)、血管再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组(A-tDCS组)、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组(C-tDCS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将MCAO组、A-tDCS组、C-tDCS组大鼠制成MCAO模型。造模后24 h开始给予大鼠tDCS刺激,Sham组和MCAO组大鼠均安装电极,但不给予电流刺激,A-tDCS组给予阳极电极刺激,C-tDCS组给予阴极电极刺激,刺激强度200μA,每日20 min,刺激5 d,休息2 d,再刺激5 d,整体周期共12 d。造模前、造模后24 h和治疗12 d后,采用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法对4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造模后3 d和治疗12 d后,采用MRI观察4组大鼠的CBF变化情况;治疗12 d后,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4组大鼠血管的再生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24 h和治疗12 d后,MCAO组、A-tDCS组、C-tDCS组大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组内比较发现,A-tDCS组、C-tDCS组治疗12 d后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造模前和造模后24 h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A-tDCS组[(1.3±0.4)分]、C-tDCS组[(1.9±0.32)分]治疗12 d后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MCAO组[(2.6±0.52)分]低(P<0.05),且A-tDCS组低于C-tDCS组(P<0.05)。造模后3 d,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扫描示MCAO组、A-tDCS组、C-tDCS组大鼠缺血灶周围CBF明显减少,治疗12 d后缺血灶周围CBF有不同程度的增加。A-tDCS组、C-tDCS组的ΔCBF较MCAO组大(P<0.05),且A-tDCS组ΔCBF较C-tDCS组大(P<0.05)。治疗12 d后,A-tDCS组、C-tDCS组大鼠大脑梗死区的新生微血管密度、脑组织VEGF和CD34蛋白表达较MCAO组高(P<0.05),A-tDCS组上述指标较C-tDCS组高(P<0.05)。结论tDCS可以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血管再生, 蔡缘邯 杨文 白安娜 王莎 孙艳冬 梁宇 王璐 邓慧 郝利霞关键词:脑梗死 脑血流 血管再生 CD34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血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部刺激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调节皮层兴奋性。区域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是一种衡量大脑活动的指标,并可以用来衡量tDCS期间和之后对区域脑组织和脑网络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 蔡缘邯 郝利霞 张琰 王莎 孙艳冬关键词:大脑活动 非侵入性 脑血流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最小意识状态促醒应用的研究 2020年 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又称为微小意识状态,是指处于意识障碍的患者保留了部分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这种程度微小又明确。部分意识的保留使其区别于昏迷(Coma)及植物状态(VS)。在神经昏迷促醒领域中,意识障碍的患者只要出现MCS,即意味着病人向好的方向转归,同时给更多的意识障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本文主要综述最小意识状态的概念、诊断及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其的促醒应用。 塔林高娃 朱海霞 张琰 郝利霞 马耀 孙艳冬关键词:最小意识状态 促醒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电生理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患者(病例组)和32名性别及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运动末梢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otor active potentials,CMAP)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latency,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查提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均受累,其中感觉神经占55.47%,运动神经占16.80%,上肢以正中神经(64条)最多见,下肢以腓肠神经(16条)最多见。四肢运动神经256条中43条传导速度减慢,占16.80%,四肢感觉神经256条中142条传导速度减慢,占55.47%,SCV较MCV改变明显,上肢病变重于下肢。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任彩云 张哲林 殷旭华 廖雅丽 孙艳冬 赵世刚关键词: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周围神经 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