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少华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冠状
  • 4篇冠状病毒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乙型
  • 2篇隐球菌
  • 2篇球菌
  • 2篇重型
  • 2篇危重型
  • 2篇核酸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患者
  • 2篇肝炎
  • 1篇胆酸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新型隐球菌脑...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甘胆酸

机构

  • 7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7篇钟少华
  • 6篇林锋
  • 4篇吴彪
  • 3篇施理
  • 3篇符娟
  • 3篇高慧
  • 2篇陈所贤
  • 2篇许小珍
  • 2篇张秀春
  • 1篇田佳
  • 1篇肖芙蓉
  • 1篇陈鑫萍
  • 1篇姚津剑
  • 1篇蔡笃运
  • 1篇谢晓红
  • 1篇陈永倖
  • 1篇周忠义
  • 1篇李晖
  • 1篇吴涛
  • 1篇韩丽珍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核酸复阳合并肺隐球菌感染1例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核酸复阳合并肺隐球菌患者被误诊为肺恶性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隐球菌的治疗过程及转归,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核酸复阳合并肺隐球菌感染患者,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恢复期时肺部影像学病灶较前吸收,随访出现核酸复阳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合并肺部新发结节病灶,误诊为肺恶性肿瘤,行肺癌根治术,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感染,经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后痊愈,院外随访未遗留后遗症。结论复阳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合并肺结节患者应理性对待,肺隐球菌患者临床表现隐匿,容易出现误诊,对疑诊侵袭性肺隐球菌感染患者应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真菌培养、真菌血清学及组织活检,有助于及早诊断、精准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钟少华林锋符娟高慧吴彪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隐球菌感染
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血清甘胆酸(CG)水平在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CHB患者以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是否阳性分为观察组(HBV DNA≥1 000 cps/ml)52例及对照组(HBV DNA<1 000 cps/ml)49例。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CG、谷丙转氨酶(ALT)及透明质酸(HA)水平,并分析对疾病处于活动期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ALT、HA及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3.57 mg/L为截点值,CG诊断CHB处于活动期的敏感性为78.85%,特异性为83.67%,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ALT及HA。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G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877,P<0.05)。结论老年CHB活动期患者CG水平显著升高,该指标对判断疾病活动具有一定价值。
高慧林锋施理蔡笃运许小珍吴彪张秀春钟少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
3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成功诊治的3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为诊治危重型COVID-19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成功救治的3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岁。2例为二代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6.67 d,发病初期均有发热,2例有咳嗽,进展期出现重症肺炎。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1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恢复期淋巴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患者胸部影像学提示双肺渗出影、部分实变及磨玻璃影。入院后经积极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营养支持、CRRT、机械通气结合中医调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危重型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快,病程中合并多种并发症,早期诊断并及时综合支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钟少华林锋符娟刘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与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CN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4.44%(2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22.22%(10例)合并有艾滋病,28.89%(13例)合并有肺结核、肝病等其他基础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36/45,80%),发热(31/45,68.89%),恶心、呕吐(15/45,33.33%),复视、视力下降(3/45,6.67%),意识障碍(4/45,8.89%),抽搐(2/45,4.44%),听力下降(1/45,2.22%),脑膜刺激征阳性(11/45,24.44%)。80%(36例)出现高颅压,20例脑脊液压力大于300 mmH2O。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呈现一高二低现象;20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分离菌株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45例患者中,18例给予AmB联合5-FC治疗,12例接受AmB联合氟康唑治疗,4例接受氟康唑+5-FC治疗,8例单用AmB,3例单用氟康唑治疗,治愈24例,好转2例,有效率57.78%。结论CNM患者主要以颅内高压为特点,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应及时行腰穿,反复行脑脊液涂片及培养明确诊断,隐球菌对多种抗真菌药敏感,临床可个体化采用AmB、氟康唑(或)5-FC的联合方案治疗。
钟少华施理林锋陈所贤高慧张秀春许小珍吴彪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海南省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九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月6日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男8例,女1例,年龄范围为28~77岁,年龄为(52.9±18.0)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咽拭子、血液、粪便、尿液标本中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核酸。随访截至2020年3月4日。比较好转组(5例)和恶化或死亡组(4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9例患者中,好转出院5例,死亡3例,1例仍病情危重。好转组患者在病程2~4周时多部位标本病毒核酸全部阴转。恶化或死亡组患者痰液标本病毒核酸持续阳性(最长达48 d)。恶化或死亡组与好转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3.52±8.24)×10^9/L和(10.49±4.46)×10^9/L,C反应蛋白分别为(139.71±87.46)mg/L和(78.60±55.40)mg/L,降钙素原分别为(4.03±2.32)μg/L和(0.58±0.28)μg/L,乳酸水平分别为(4.14±3.70)mmol/L和(2.33±0.5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8、5.009、4.391和2.942,均P<0.01)。1例患者死亡前3 d内IL-6水平明显升高,达8500 ng/L。结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好转出院患者。
刘明林锋王姣韦超超田佳符娟钟少华陈鑫萍韩丽珍李晖曹静陈所贤肖芙蓉陈永倖周忠义谢晓红吴涛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型核酸检测炎性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62例报告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早期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2月10日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比较3种分型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62例均给予对症支持、抗病毒、激素及中药治疗等。结果 79.03%(49/62)的患者有武汉旅居史,潜伏期为(6.85±4.45) d。临床症状为发热(50/62,80.65%)、干咳(39/62,62.90%)、乏力(16/62,25.81%)、气促(12/62,19.35%)、呼吸困难(9/62,14.52%)、咽痛(6/62,9.68%)、鼻塞及流涕(6/62,9.68%)、全身肌肉酸痛(5/62,8.06%)、腹泻(2/62,3.23%)、呕吐(2/62,3.23%)、恶心(3/62,4.84%)。95.16%(59/62)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7.78%(7/9)的危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0.8×10^9/L。90.32%(56/62)的患者典型表现为单侧/双侧肺叶磨玻璃影。CT/胸部平片进展及开始好转吸收的时间分别为(9.05±3.75) d和(14.94±7.32) d。57例出院患者的总病程为9~38(21.05±7.17) d,住院天数8~34(15.32±6.49) d。治疗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为(11.56±6.56) d。9例危重症患者均出现明显呼吸困难,7例需要有创呼吸机支持,2例无创呼吸机支持。结论 COVID-19临床初期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个别患者无症状,CT以磨玻璃样改变为特点,危重症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可伴有肾功能损害,肺部影像提示炎症渗出进展快,可根据病情个体化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及呼吸支持治疗。
钟少华林锋施理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机制和阻断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是慢性肝炎的最常见原因,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我国属于HBV感染率高的国家,妊娠期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MTCT)仍然是HBV的主要传播方式,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主动-被动免疫是减少MTCT的有效途径,但仍有发生HBV MTCT风险,尤其是HBV DNA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因此,妊娠期间应监测HBV DNA病毒载量以评估MTCT的风险和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HBV DNA≥2×10^(5)IU/mL时应提倡在妊娠28周开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等抗病毒治疗,以降低MTCT的风险。
王洪伟钟少华姚津剑吴彪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疫苗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