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渤
- 作品数:6 被引量:102H指数:4
- 供职机构: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产品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基于产品工艺假定的再测算
- 2024年
-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CO_(2)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官方能源数据为产业维度,投入产出表为产品口径,已有研究常混淆产业与产品排放,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基础排放数据核算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创新地提出了基于产品工艺假定将产业排放量转化为产品排放量的方法(产品法),比较和分解了能源消耗法(能耗法)、产业工艺假定法(产业法)与该方法的核算差异,揭示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对于纯产品部门,三种方法核算的CO_(2)排放量相同,没有次要产品的扰动,产业部门的能源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口径一致。对于混合产品部门,核算存在显著差异;能耗法与产业法会低估高排放部门的排放,高估中低排放部门的排放;以主要排放部门为例,非金属矿物制造、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高排放部门平均被低估5608万吨(2.6%)和10121万吨(4.6%)CO_(2)排放;煤炭采选产品、石油炼焦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产品等中低排放部门平均被高估2538万吨(14.3%)和3104万吨(17.5%)CO_(2)排放。进一步分析显示,核算差异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中的产品来源和生产关联部门的排放差距。基于此,本文建议在构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品部门CO_(2)排放清单时,注意数据口径。
- 刘宇刘宇孟渤孟渤
-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的拓扑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WWZ方法和社会网络的研究被引量:39
- 2018年
- 基于Wang等(简称WWZ)提出的双边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论文将2000-2015年制造业出口贸易网络重新解构为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国外增加值、纯重复计算部分4种网络,分析网络可加性、网络间相关性、网络拓扑结构和社团演化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逐步升级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的核心,但在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RDV)网络中仍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②4种网络的"互惠性"、"异配性"较为显著,基本形成亚太、欧洲两个结构稳定的社团。③4种网络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如国外增加值(FVA)网络结构较为离散、纯重复计算部分(PDC)网络有较为明显的"链式"结构。④QAP分析显示,传统引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仍可以对制造业GVC网络进行解释,但其解释力度在逐渐减弱。
- 孙天阳肖皓肖皓孟渤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社会网络分析制造业
- 中美贸易不平衡与全球价值链被引量:4
- 2023年
- 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不平衡一直是困扰两国贸易关系的热点问题。传统分析主要从人民币汇率、美国低储蓄率以及特里芬悖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认为,除了以上因素,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测算的中美贸易不平衡本身存在严重失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传统贸易统计的前提假设与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的现代贸易不一致引起的。传统贸易统计以货物跨越本国国境为前提,而在全球价值链时代,货物跨境已不再是贸易实现的必要条件。跨国企业无工厂的制造方式,以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他国市场的销售方式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典型特征和普遍现象。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特征的“要素收入贸易”这一新概念。根据这一概念,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被定义为用来满足中国最终需求的美国的要素收入。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要素收入贸易”核算的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比以传统总值贸易统计的结果和以增加值贸易统计为基础的结果分别低32%和17%。这主要是由于现存的贸易统计仍然遵循属地而非属权原则,不仅夸大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低估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要素收入贸易”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将贸易的标签从传统的“在某国制造”改为“由某国创造”。
- 邢予青孟渤高宇宁
- 关键词:中美贸易全球价值链
-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的中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借助增加值贸易概念,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在跨省跨产业的中国国内价值链框架下测算各省二氧化碳的生产侧排放、消费侧排放,将区域间排放转移按传统贸易、简单价值链贸易和复杂价值链贸易进行分解测算并评估不同贸易路径上排放转移的潜在环境成本。研究发现:(1)2012年中国大部分省份参与国内价值链过程中的碳排放占其生产侧总碳排放的80%以上,有一半的省份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2)与通过跨省的传统贸易创造增加值方式相比,通过国内价值链贸易创造的增加值更高碳;(3)2012年中国跨区域的排放转移比2007年增加了148.2%,约29.8亿吨,其中通过简单价值链和复杂价值链的排放转移分别增加了119.6%和336.7%,约10.8亿吨和15.9亿吨,这两条价值链上排放转移的环境成本也有较大增加;(4)西北地区是碳排放净流出最多的区域,东部沿海地区是净流入最多的区域。
- 王安静孟渤冯宗宪刘宇
- 关键词:碳排放价值链贸易隐含碳
- 中国30省份的碳排放测算以及碳转移研究被引量:48
- 2017年
-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30省份的生产者责任以及消费者责任CO_2排放量;各个省份的净碳转移量以及进出口隐含碳排放;测算省间的碳转出量,计算8大区域的净碳转移量,并分析了碳转移的方向。研究方法:借助投入产出表,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各省份各行业的CO_2排放量以及省间的碳转移量。研究发现:两种责任测算的CO_2排放量差别较大;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的净碳转出量最大,内蒙古、山西、河北、新疆、贵州的净碳转入量最大;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以及京津地区的净碳转出量最大,西北地区的净碳转入量最大。研究创新:用投入产出表结合能源平衡表测算各省份各行业的直接CO_2排放量;研究了省间的碳转移。研究价值:对中国的碳减排具有一定的政策建议。
- 王安静冯宗宪孟渤
- 关键词:消费者责任CO2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