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孙婕

孙婕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血小板减少综...
  • 4篇综合征
  • 4篇发热
  • 4篇发热伴血小板...
  • 4篇发热伴血小板...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法定传染
  • 2篇法定传染病
  • 2篇斑点热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机构

  • 10篇六安市疾病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0篇孙婕
  • 7篇吕勇
  • 6篇徐鹏鹏
  • 4篇李开春
  • 3篇秦伟
  • 2篇常宏伟
  • 2篇张凤
  • 2篇高大维
  • 1篇曾令佳
  • 1篇耿梦杰
  • 1篇王丽萍
  • 1篇丁凡
  • 1篇星一
  • 1篇李德新
  • 1篇李中杰
  • 1篇马军
  • 1篇姜正好
  • 1篇王德斌
  • 1篇王芹
  • 1篇景怀琦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37
2018年
目的分析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为法定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数据,对其发病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最高发病率248.24/10万降至2016年158.57/10万。甲乙丙类传染病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最高死亡率0.12/10万降至2016年0.07/10万。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病种为肺结核(16.24/10万)、猩红热(9.39/10万)、乙型肝炎(乙肝)(7.69/10万)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痢疾)(7.15/10万)。年均死亡率居前4位的病种为狂犬病(0.0448/10万)、艾滋病(0.0277/10万)、肺结核(0.008O/10万)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0.0059/10万)。同期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病种为流行l生摁腺炎(75.81/10万)、手足口病(28.55/10万)、其他感染陛腹泻病(22.41/10万)和流行性感冒(15.67/10万)。报告死亡的病种有手足口病(11例)、流行性感冒(9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和风疹(1例)。大学生、高中生以艾滋病、乙肝、肺结核发病率较高,而小学生、初中生则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结论2011--2016年全国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学生人群面临传染病防控新的挑战,艾滋病成为大学生人群的流行传染病,肺结核在大学生、高中生人群的流行也不容忽视。
孙婕孙婕杨雯雯杨雯雯曾令佳耿梦杰马军星一马军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大米粉中总砷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微波消解过程添加过氧化氢对大米粉中总砷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 5009.11-2014总砷的测定方法,通过添加过氧化氢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样品,检测样品来自大米粉总砷含量的内质控样,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样品中总砷含量。结果通过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ICP-MS法测定样品中总砷含量,非过氧化氢组测定结果为(0.386±0.030)mg/kg,过氧化氢组测定结果为(0.355±0.022) mg/kg,两组测定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3,P<0.05);AFS法测定样品,非过氧化氢组测定结果为(0.284±0.002) mg/kg,过氧化氢组测定结果为(0.307±0.014) mg/kg,两组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9,P<0.05)。结论微波消解法前处理大米粉样品,添加过氧化氢的微波消解样品,测定结果更接近指定值,结果相对准确可靠。
唐秀娉杨洋孙婕
关键词:总砷微波消解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过氧化氢
安徽省六安市家禽家畜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六安市家禽家畜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研究及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六安市家禽家畜感染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特性和分布规律,为在六安市开展该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8年采集猪、狗、鸭、鹅等动物的粪便663份,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型分型以及毒力基因等检测。结果本项研究监测的663份家禽家畜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12.22%,其中猪粪的检出率最高,为23.49%,其他家禽家畜粪便中均有该菌的检出;猪粪的检出率与总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种粪便在各年度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致病性菌株中猪粪检出株占总致病性菌株的95.83%;致病性血清型主要为O:3型;致病性菌株毒力基因分布主要为基因Ⅲ型,基因Ⅲ型占总致病性基因型菌株的91.67%。结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六安市家禽家畜粪便中普遍存在,该菌在家猪粪便的检出率最高,且致病性菌株携带率最高,致病性血清型为O:3型和O:9型。
陈智超张凤高大维常宏伟孙婕景怀琦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家禽家畜血清型毒力基因
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传染病流行强度和流行特点。方法根据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监测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R Studio和Joinpoint软件分析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水平变化情况,不同时期传染病发病特点。结果六安市1951~2018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由1951~1960年的年均1539.08/10万降至2011~2018年的年均447.53/10万,下降了70.92%;死亡率由1951~1960年的年均11.71/10万降至2011~2018年的年均0.28/10万,下降了97.61%。1951~1980年六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均为疟疾、麻疹、流行性感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百日咳,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2000年后肠道传染病中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与呼吸道传染病中的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成为新的主要流行病种。结论六安市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发病和死亡水平均明显下降。
孙婕徐鹏鹏龚天麒胡颉颖解少煜李开春吕勇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
斑点热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流行特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斑点热(spotted fever,SF)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六安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经实验室确诊86例SF和113例SFTS患者。回顾性对比分析SF和SFTS病例的基本资料、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86例SF组中男性28例(占32.56%),113例SFTS组中男性61例(占53.98%),两组男性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7,P<0.01)。SF与SFTS患者发病年龄均以50~<70岁居多和发病人群均以农民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739,1.891,P>0.05)。SF组和SFTS组腹痛、腹泻分别为3例(占3.49%)和24例(占21.24%)、6例(占6.98%)和53例(占46.90%),SF组的腹痛、腹泻均低于SF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1,37.322,P<0.01)。SF组有皮疹、焦痂分别为82例(占95.35%)和18例(占20.93%),均高于SFTS组的2例(占1.77%)和1例(占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311,22.721,P<0.01)。SF组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SFTS组,转氨酶、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SF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患者有皮疹、炎症反应比较明显,而SFTS患者肝功能、心肌功能、凝血功能受损明显。
杨慧孙婕徐鹏鹏秦伟张夏晴胡颉颖吕勇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斑点热
耶尔森菌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023年
目的 分析耶尔森菌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耶尔森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2021年六安市金安区城北乡和裕安区城南镇监测点诊治的耶尔森菌病病例纳入病例组,匹配病例的正常家庭成员纳入家庭对照组,并按照1∶2匹配同村、同性别和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居民纳入社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洗手行为、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卫生和家禽家畜饲养情况等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耶尔森菌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43例,年龄M (QR)为45 (34)岁;家庭对照组91人,年龄M (QR)为36 (36)岁;社区对照组86人,年龄M (QR)为46 (34)岁。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家庭对照组比较,习惯喝生水(OR=6.721,95%CI:1.765~25.588)和直接进食冰箱储存食物(OR=7.089,95%CI:1.873~26.829)是耶尔森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病例组与社区对照组比较,接触家禽家畜后不洗手(OR=50.592,95%CI:2.758~927.997)、习惯生吃蔬菜水果(OR=5.340,95%CI:1.022~27.887)、直接进食冰箱储存食物(OR=19.973,95%CI:2.118~188.336)和冰箱不清洁(OR=12.692,95%CI:1.992~80.869)是耶尔森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家庭+社区)比较,接触家禽家畜后不洗手(OR=4.075,95%CI:1.427~11.637)、习惯喝生水(OR=4.153,95%CI:1.331~12.957)、习惯生吃蔬菜水果(OR=4.744,95%CI:1.609~13.993)和直接进食冰箱储存食物(OR=5.051,95%CI:1.773~14.395)是耶尔森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生吃蔬菜水果、喝生水、直接进食冰箱储存食物、冰箱不清洁和接触家禽家畜后不洗手等不良卫生习惯增加耶尔森菌病的发病风险。
韩俊丽刘洋高大维孙婕徐鹏鹏龚天麒胡颉颖曹艳宏吕勇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影响因素
2006-2016年皖西地区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2006-2016年皖西地区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数据,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年间皖西地区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汇总表数据,从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特征、体检年度特征、涉及职业危害因素类别和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征、所属县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皖西地区共有630家企业34 659人次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数量、实检人次数均呈现逐年增加。11年间检出职业禁忌证258例,平均检出率为0.75%(258/34 616);检出疑似职业病32例,平均检出率为0.09%(32/34 659);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累积检出率随累积年数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数量以小型(43.65%)、私有经济(80.16%)、制造业(69.84%)占比较高,职业健康监护的人次数以中型(45.87%)、私有经济(55.39%)、制造业(67.21%)以及接触粉尘类(37.40%)占比较高。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的企业特征是小型(1.08%)、港澳台经济(3.79%)、农、林、牧、渔业(2.45%)、接触其他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3.25%)、霍山县(1.59%),且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和县区间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较高的企业特征是大型(0.14%)、国有经济(0.15%)、采矿业(0.13%)、接触化学因素类(0.18%)、金安区(0.17%),且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和县区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和矽尘的实检人次数最多,占73.80%(12 667/17 165),检出职业禁忌证207例,检出率为1.21%(207/17 156);检出疑似职业病13例,检出率为0.08%(13/17 165)。2个区实检人次数之和较5个县高55.18%。结论皖西地区"十三五"期间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重点企业为县级、中小规模、私�
刘磊程婷婷唐昆孙婕吕勇刘晓东徐沛东许佳佳李鹏飞姜正好李开春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禁忌证检出率
六安市2011—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结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六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报告的现住址为六安市的发热伴血小板综合病例的三间分布、聚集性疫情、死亡病例、暴露史和就诊情况特征。结果 5年间累计报告病例186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4.8%,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5—9月为高发季节。<50岁人群报告发病率(0.80/10万)低于≥50岁人群(10.18/10万),两组人群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金寨县和霍山县是高发地区,发病率分别为3.3/10万和2.2/10万。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敏感性低,病例多次就诊现象普遍。死亡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中位数为67岁(范围48~77岁)。57例个案中,明确有蜱虫叮咬的占12.3%(7/57),首次在村卫生室就诊的占40.4%(23/57)。结论六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逐年增加,可能自然疫源地已形成,50岁以上农民为重点人群。
吕勇徐鹏鹏孙婕胡颉颖龚天麒解少煜李开春秦伟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
皖西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在皖西高发地区一般人群布尼亚病毒(SFTSV)Ig G抗体阳性率,分析其流行规律。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照报告病例数进行排序,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 126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采集血液标本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SFTSV-Ig G抗体,分析发病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SFTSV-Ig G总抗体阳性率4.66%。不同行政村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8,P<0.01),SFTSV血清阳性数和SFTS发病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F=11.51,P<0.01),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TSV-Ig 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波浪式的上升,从事不同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P=0.01)。结论一般人群对SFTSV普遍易感,皖西SFTS高发病地区SFTSV感染率较高。
解少煜吕勇孙婕徐鹏鹏常宏伟秦伟李开春胡颉颖袁伟俞亮谢华李光江杨承武张丽梅张凤丁凡王芹李德新王德斌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流行病学感染率
斑点热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早期鉴别模型研究
2023年
目的 建立斑点热(SF)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临床鉴别模型,为早期鉴别SF和SFTS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5月—2021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经实验室确诊的SF和SFTS病例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F的影响因素,建立SF与SFTS早期鉴别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拟合效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鉴别价值。结果 纳入62例SF病例资料和115例SFTS病例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与SFTS鉴别模型最终纳入皮疹(β=5.994)、C反应蛋白(β=4.409)、白细胞(β=-3.176)和血小板(β=-3.234) 4个指标,分别赋值6、4、-3和-3分,总分为-6~10分;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χ^(2)=3.245,P=0.662)。模型AUC值为0.992,当截断值取1分时,灵敏度为0.935,特异度为0.99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SF与SFTS鉴别模型包括皮疹、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4个指标,早期鉴别的准确性较高。
杨慧孙婕徐鹏鹏张夏晴胡颉颖吕勇
关键词:斑点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