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
-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9Tc^m-MDP SPECT/CT显像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显像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经武汉儿童医院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LCH的13例患儿[男8例,女5例,年龄:1~11(4.2±2.8)岁]的99Tc^m-MDP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的特点,评估骨骼病灶的部位、数目、影像特征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等。结果在13例患儿中共发现18个骨骼病灶(8个位于椎体,3个位于股骨,3个位于颅骨,2个位于肋骨,1个位于肩胛骨,1个位于坐耻骨);9例患儿骨病变为单发,4例为多发。18个病灶中,有17个在CT图像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5个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3个可见边缘硬化表现,所有病灶在SPECT图像上均为不同程度的显像剂摄取增高[病灶SUVmax为1.22~15.57(8.67±3.19)]。结论99Tc^m-MDP SPECT/CT显像具有功能与形态影像相结合的优势,在儿童LCH的早期诊断、分型及疗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 王芳吴敏李建新李晖方磊王文志张永学邵剑波
- 关键词:儿童99M锝美罗酸盐
- 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多中心临床研究——CCCG-RMS-2016方案近期疗效研究报告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CCCG-RMS-2016方案入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新确诊的横纹肌肉瘤(RMS)患儿,按照CCCG-RMS-2016方案进行治疗、评估及随诊,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91例新诊断的RMS患儿纳入研究,男54例(59.3%),女37例(40.7%),中位年龄47.5(3~155)个月。低危组12例(13.2%),中危组39例(42.9%),高危组26例(28.6%),中枢侵犯组14例(15.3%)。中位随访时间17(1~30)个月,预计平均生存时间为(25.2±1.0)个月(95%CI:23.3~27.2);预计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2.6±1.2)个月(95%CI:20.2~25.0)。患儿2年总生存率为(74.9±5.8)%。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6.6±6.6)%。其中低、中、高危组及中枢侵犯组2年OS分别为:100%、(80.4±7.7)%、(64.5±11.5)%及(64.2±14.4)%;2年EFS分别为:100%、(71.9±8.5)%、(46.1±15.8)%及(57.1±14.8)%。结论CCCG-RMS-2016方案近期疗效比较理想,中枢侵犯组近期预后较前改善。本研究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及商讨。
- 段超张伟令孙青刘江华马典庆徐艳丽郭雪梅彭晓敏陈开澜李建新黎阳方拥军袁晓军屈丽君刘炜赵卫红黄东生马晓莉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青少年
- CCLG-AM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CCLG-AML-2015方案治疗初诊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5年8月至2019年9月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60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使用CCLG-AML-2015方案(以下简称2015方案)化疗的效果,对照组为本中心2010年2月-2015年7月使用AML-2006方案(以下简称2006方案)治疗的42例AML患儿。结果:2015方案组与2006方案组患者在性别、初诊年龄、危险度分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5方案组诱导1个疗程化疗后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CR,84.7%vs 73.1%,P=0.155)、微小残留病灶检测(MRD)阴性(42.3%vs 41.4%,P=0.928)与2006方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诱导2个疗程后骨髓细胞学CR(98.1%vs 80.6%,P=0.004)及MRD阴性(83.3%vs 52.8%,P=0.002)高于AML-2006方案组。2015方案组5年总生存(OS)率(62.3%±6.4%vs 20.6%±6.4%,P=0.001),5年无病生存(EFS)率(61.0%±6.4%vs 21.0%±6.4%,P=0.001)均优于2006方案组。2015方案组高危患儿接受移植5年OS、EFS均明显优于高危非移植患儿(86.6%±9.0%vs 26.7%±11.4%,P=0.000;86.6%±9%vs 26.7%±11.4%,P=0.000)。结论:2015方案较2006方案可提高诱导2个疗程后CR率,高危患儿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预后。
- 王平王平熊昊李建新杨李陶芳陈智陈智张爱萍罗琳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
- 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体外诱导人AML-M2白血病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Hedyotis diffusa Willd.,EEHDW)对AML-M2白血病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Hoechest荧光染色检测测定EEHDW作用后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asumi-1细胞中Bcl-2、Bax、caspase-3、caspase-9、Cyto-C、P65、p-P65、IkBα、p-IkBα、IKKα/β、C-myc以及AML1-ETO的蛋白水平。结果 EEHDW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0.04,0.06,0.08mg·mL?1的EEHDW能诱导细胞凋亡(P<0.05或P<0.01)。EEHDW可以显著上调Cyto-C、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以及Bax的表达水平,而降低Bcl-2、C-myc和AML1-ETO蛋白的表达,同时EEHDW能够浓度依赖性地增加p-P65、p-IkBα的蛋白表达。结论 EEHDW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一方面是通过调节Bax/Bcl-2的表达影响线粒体途径,另外一方面还与激活NF-кB信号通路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抑制原癌基因C-myc和AML1-ETO融合基因的表达。
- 陈智林圣云李建新李晖熊昊聂应明裘玫
- 关键词:KASUMI-1细胞凋亡NF-KB信号通路
- 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克拉屈滨(Cladribine, 2-C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方案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0年2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2-CdA联合Ara-C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LCH患儿9例,根据国际组织细胞协会LCH评估指南以及疾病活动度评分(DAS)对疗效以及疾病状态进行评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评估,随访患者生存状态以及疾病相关后遗症。结果:在接受2-CdA联合Ara-C方案治疗前,9例患者中有7例评估为活动性疾病进展(ADW),2例评估为活动性疾病稳定(ADS),中位DAS为8分(4-15分)。经过(2-6)个该疗程治疗后,有6例患者达到无活动性疾病(NAD),3例达到活动性疾病好转(ADB),中位DAS为0分(0-5分)。9例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WHO IV级),3例患者出现肝胆系统不良反应(WHO I-II级)。中位随访时间31(1-50)个月,9例患者均存活,3例出现疾病相关后遗症,2例合并肝硬化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炎、1例因中枢性尿崩症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结论:2-CdA联合Ara-C是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LCH的有效方案,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儿童多可耐受。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多系统LCH伴危险器官受累患者以及复发患者可考虑尽早使用2-CdA联合Ara-C方案治疗。
- 杜宇熊昊李晖李建新陶芳杨李卢文婕祁闪闪张兰男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
- 高强度化疗时代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在高强度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索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本院初诊AML患儿56例,分析总结其在诱导、巩固期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及感染部位。结果:AML患儿各阶段感染率在93.4%-96.4%之间,严重感染率平均值为16.0%(11.3%-19.6%),发生感染相关的死亡为10.7%。不明原因性发热是感染主要原因,而血流感染则常见于严重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率为35.7%。结论:儿童AML各化疗阶段均出现高感染发生率,重视血流感染导致的严重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减少AML合并的真菌感染。
- 陈开澜熊昊李建新陶芳吴彬王卓聂应明李晖
- 关键词: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合并心肌损伤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新诊断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将患儿分为非心肌损伤组和心肌损伤组,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转归情况。结果新诊断ITP患儿360例,男240例、女120例,中位年龄3.0(2.0~6.0)岁,其中非心肌损伤组294例,心肌损伤组66例。与非心肌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患儿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明显升高,女性比例偏高,年龄偏低,血小板计数(PLT)较高,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较大,PLT<10×10^(9)/L以及出血评分>3分比例较低,白细胞、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IgE水平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提示非心肌损伤组PLT升至≥30×10^(9)/L时就诊天数短于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TP患儿合并心肌损伤并非少见,且PLT恢复速度慢,但合并心肌损伤并未促进新确诊的ITP患儿进展为持续性ITP。
- 祁闪闪王卓李建新陈晶佩杨时佳陈智孙鸣陈燕熊昊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心肌损伤凝血功能儿童
- 环孢素A治疗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转归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总结环孢素(CsA)治疗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长期效果,并探讨与CsA治疗NSAA起效和预后相关的早期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住院的36例NSAA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患儿在确诊后均接受CsA口服治疗,2周后检查CsA谷浓度以维持在200-250μg/L范围,评估时间点为口服CsA后3、6、12、18和24个月,评估项目为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及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与计数。结果:36例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5.46(2.92-7.99)岁,中位随访时间28.00(10.00-38.25)个月。口服CsA后24个月临床治疗有效的累计病例数为21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8.33%,药物起效的中位时间为3.0(0.5-10.0)个月。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儿表现为口服CsA后第3个月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显著升高,第6个月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显著升高(P <0.05);口服CsA 3个月后有效组除2例患儿在3-12个月内进行成分输血外,其余19例患儿均不再需要成分输血支持治疗。结论:NSAA患儿口服CsA总体有效率为58.33%。治疗3个月后是否停止输注血液制品可作为疾病转归的转折点,治疗3个月时的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6个月时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可作为评估疾病转归的指标。
- 卢文婕张琳杨李王卓聂应明陈智李晖李建新熊昊
- 关键词:儿童环孢素A
- 盐酸小檗碱增敏柔红霉素诱导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BR)增敏柔红霉素(DNR)诱导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P-ALLCs)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初诊初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骨髓标本12例,分离单个核细胞,按活细胞数2×10^5/m L接种于含20%小牛血清1640的96孔培养板,培养4 h后按照设定DNR 4个浓度和BBR 3个浓度单药及交叉联合应用方案加入不同体积的PBS稀释DNR和BBR储备液培养干预24 h,采用cell counting kit-8 assay(CCK-8)检测DNR和BBR单药作用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P-ALL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DNR单药作用时抑制率为(11.56%±0.73%)^(59.60%±2.80%),随着DNR浓度的增加,P-ALLCs的增殖抑制逐渐增强,且后一浓度与前一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BR单药作用时抑制率为(12.39%±1.50%)^(39.75%±2.43%),随着BBR浓度的增加,P-ALLCs的增殖抑制逐渐增强,且后一浓度与前一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NR联合BBR时的抑制率为(18.43%±1.11%)^(89.96%±1.40%)。在4个联合用药组中,随着BBR浓度的增加,对P-ALLCs的增殖抑制逐渐增强(P均<0.05),而且每一组中DNR联合BBR后的抑制率比DNR单药作用强(P均<0.05)。结论:DNR和BBR对儿童P-ALLCs均有细胞毒性作用并成浓度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时BBR可以增加P-ALLCs对DNR的敏感性,该作用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 杨李李娇娇程衍杨卢文婕王卓陶芳聂应明范璟李建新熊昊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盐酸小檗碱柔红霉素凋亡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TCR重排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免疫球蛋白基因(IG)和T细胞受体基因(TCR)重排特点及其在白血病危险度分层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9例ALL患儿的骨髓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BIOMED-2引物行多重PCR方法检测患儿IG/TCR重排,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9例ALL患儿中176例携带IG/TCR重排,其中男102例、女74例;IGVH重排阳性136例(77. 3%),IGDH阳性46例(26. 1%),IGK阳性92例(52. 3%),IGλ阳性11例(6. 3%),TCRB阳性47例(26.7%),TCRD阳性77例(43.8%),TCRG阳性88例(50.0%);25例患儿(14.2%)的IG/TCR重排仅有1个克隆,41例(23.3%)含2个克隆,61例(34.7%)含3个克隆,49例(27.8%)含3个以上克隆。与中危和标危相比,高危患儿中IGK阳性的比例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24);其他类型的IG/TCR重排与白血病的危险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ALL患儿中IG/TCR重排普遍存在,IGK重排与ALL患儿的危险度相关。
- 赵培伟熊昊蔡晓楠李建新何学莲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