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寇炜

作品数:38 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8篇药品
  • 27篇药品不良反应
  • 26篇自动监测
  • 13篇血细胞
  • 13篇血细胞减少
  • 13篇细胞
  • 13篇细胞减少
  • 11篇肝损害
  • 8篇沙星
  • 8篇皮肤
  • 8篇变态反应
  • 6篇注射液
  • 5篇多西他赛
  • 5篇用药
  • 5篇肾损
  • 5篇皮肤变态反应
  • 5篇莫西沙星
  • 5篇桂哌齐特
  • 5篇肝功
  • 5篇肝功能

机构

  • 38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药理学教研室

作者

  • 38篇寇炜
  • 37篇郭代红
  • 37篇贾王平
  • 29篇王啸宇
  • 6篇赵博宇
  • 4篇朱曼
  • 4篇王伟兰
  • 3篇马亮
  • 3篇赵靓
  • 2篇田小燕
  • 1篇陈超
  • 1篇张博
  • 1篇田晓燕
  • 1篇苏畅

传媒

  • 8篇药物流行病学...
  • 4篇中国药物警戒
  • 4篇中国药物应用...
  • 3篇中南药学
  • 2篇2016全国...
  • 2篇2016年中...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4篇2019
  • 4篇2018
  • 21篇2017
  • 9篇201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与进口多西他赛致乳腺癌患者血系不良反应的自动监测研究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中国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多西他赛(Docetaxel)作为一种半合成紫杉类抗肿瘤药,在乳腺癌的化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随着多西他赛的广泛应用,其...
寇炜郭代红赵博宇贾王平田小燕王啸宇胡鹏洲
关键词:乳腺癌多西他赛自动监测
国产与进口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血液系统安全性自动监测研究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多西他赛致乳腺癌患者血液系统ADR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自动监测并筛选本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
寇炜郭代红贾王平胡鹏洲
关键词:乳腺癌多西他赛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安全性评价
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致肝肾损害的自动监测研究
本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己经在自动监测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本项研究拟采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监测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为药物的...
王啸宇郭代红赵博宇贾王平寇炜胡鹏洲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肝肾损害自动监测
620例吉西他滨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自动监测研究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致血液系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我院开发的“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事件配置器的设置,筛选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
寇炜郭代红王伟兰贾王平王啸宇
关键词:吉西他滨血液系统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
住院患者药源性肝损伤的信息化自动监测研究与实践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围绕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住院患者数据信息,开展重点品种的药源性肝损伤自动监测的实践及效果。方法:利用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行研发的自动监测系统中基于触发器原理的药源性肝损伤模块,针对多个重点监测品种分别进行大样本量用药人群的自动监测,并对其报警病例进行人工甄别,获得药源性肝损伤准确发生率。结果:近年来,我院先后利用系统开展药源性肝损伤主动监测的用药总例次数为1 215~11 665例次,纳入监测的样本量为233~10 605例次;目标药物分别有阿托伐他汀钙、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紫杉醇(白蛋白)、桂哌齐特,其致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30%(17/233)、6.26%(38/607)、1.93%(34/1 763)、4.7%(84/1 788)、14.53%(192/1 321)、7.11%(15/211)、0.87%(92/10 605)。结论:自动监测专用软件可高效快捷地获取重点监测品种在真实世界的药品不良反应准确发生率,其病例纳入率与阳性预测率呈负相关,可根据研究需要适当权衡;也可用于实时监测,追踪并预警临床用药风险。
郭代红苏畅王啸宇朱曼田晓燕胡鹏洲贾王平赵粟裕寇炜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肝损伤自动监测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相关药品不良反应的自动监测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致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筛选我院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相关ADR发生率,并对血液系统ADR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系统共监测病例1 667例,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异常及急性肾损伤的阳性报警率分别为94.24%,98.67%,91.78%,83.61%,70.33%和15.38%。血液系统ADR的总体发生率为39.06%,其中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9.26%,18.55%,7.39%和13.57%;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4.53%;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0.38%。研究显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致血液系统ADR组与未致ADR组比较,在患者性别、年龄及住院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R组患者体重指数更低(P<0.05)。结论:借助专项系统能够高效、精准的对目标药物实行自动监测,警示临床用药方案,减少ADR发生风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液学指标及肝肾功能,做好防范。
寇炜郭代红王伟兰贾王平王啸宇胡鹏洲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自动监测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急性肾损伤药品不良反应
620例吉西他滨血液学不良反应的主动监测研究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致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我院开发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事件配置器的设置,筛选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使用...
寇炜郭代红贾王平
关键词:吉西他滨血液学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传递
马来酸桂哌齐特关联性肝肾损害的自动监测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利用专项软件实施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关联性肝肾损害自动监测并获得风险评估数据。方法:借助"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回顾性提取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我院所有使用桂哌齐特(320 mg/10 ml)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进行真实世界ADR/ADE自动监测研究,对系统报警疑似病例进行双人甄选并分析。结果:用药患者共3 181人次。桂哌齐特相关性肝、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0.68%、2.07%,平均年龄分别为(64±13.5)岁、(72±11.2)岁。用药后发生肝损害患者ALT均值(184.7±97.7)U·L^(-1),其中1例ALT>10倍正常值上限,为重度肝损害;发生肾损害患者用药后SCr升高均值(38±12.1)μmol·L^(-1)。所有ADR病例预后良好恢复正常;相关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联合用药。结论:应用专项系统实施肝肾损伤ADR自动监测,能够节约大量研究成本。桂哌齐特相关性肝肾功能损害分别为偶见、常见范围。临床使用桂哌齐特时应注意监测高龄、合并感染、心功能不全、多药联用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时发现ADR并规避风险。
郭代红胡鹏洲马亮王啸宇寇炜贾王平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肝损害肾损害
左氧氟沙星相关性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的自动监测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分析左氧氟沙星致肝损害和血细胞减少的发生规律。方法:借助系统回顾性调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住院患者病历,设置"肝功能""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四个模块的事件配置器参数,分析系统阳性报警率及各ADR发生率,并对左氧氟沙星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借助系统自动监测2 675例次左氧氟沙星用药患者,每个模块平均用时约11 min;经临床药师再评价,肝损害、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ADR发生率分别为1.92%,0.75%,1.34%,1.82%,1.59%。左氧氟沙星致肝损害在年龄、性别、用药天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体重指数(BMI)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项软件系统可以高效快速进行左氧氟沙星相关性肝损害和血细胞减少等ADR的自动监测,且能够初步预测其ADR风险因素,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贾王平郭代红朱曼寇炜王啸宇胡鹏洲赵博宇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肝损害血细胞减少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致变态反应的自动监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分析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致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借助系统回顾性调取我院2014~2016年使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住院患者的病历,设置"变态反应"与"过敏性休克"模块的事件配置器参数,分析系统阳性报警病例及各ADR发生率,并利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致皮肤类变态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借助系统自动监测11 969例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用药患者,用时约2 h;经临床药师再评估,皮肤类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5%,过敏样反应0.01%,无过敏性休克。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致皮肤类变态反应在年龄、性别、过敏史、溶媒、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专项软件系统可以高效快速进行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致变态反应的自动监测,且能够初步预测其ADR相关影响因素,是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好工具。
贾王平郭代红寇炜胡鹏洲王啸宇
关键词:变态反应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