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卢洋

卢洋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篇电解质
  • 3篇电池
  • 3篇石榴石
  • 3篇锂硫电池
  • 3篇固态
  • 3篇改性
  • 2篇酸处理
  • 2篇界面改性
  • 2篇固态电解
  • 2篇固态电解质
  • 2篇固体电解质
  • 2篇
  • 1篇钝化层
  • 1篇正极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酸溶液
  • 1篇磺酸
  • 1篇功能性
  • 1篇负极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温兆银
  • 6篇卢洋
  • 3篇靳俊
  • 2篇谷穗
  • 1篇王清松
  • 1篇芮琨
  • 1篇钱荣
  • 1篇杨建华
  • 1篇黄晓
  • 1篇郭静

传媒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酸处理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表面的固态锂负极界面改性
固态锂金属电池由于使用了金属锂和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从而具有更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以及更好的安全性。Ta掺杂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 (LLZTO)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和对锂金属的稳定的特性,但金属锂与固体...
阮亚东卢洋温兆银
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与抑制被引量:11
2017年
锂硫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和能量密度(2600 W·h/kg),已成为目前锂电池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是,锂硫电池的发展依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穿梭效应是造成锂硫电池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大量中间产物多硫化锂溶解在电解液中以及不溶性产物Li_2S_2/Li_2S沉积在负极上,降低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造成电池容量衰减;另一方面,穿梭会导致充电时电池发生严重过充,降低库仑效率;此外,穿梭还会引起金属锂表面的腐蚀反应。本文介绍了锂硫电池的穿梭机理,从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中抑制穿梭效应的研究进展,具体涉及正极、电解质、负极等关键材料的设计与优化,并着重介绍了物理作用抑制穿梭的进展情况,最后简要评述了锂硫电池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谷穗靳俊卢洋钱荣温兆银
关键词:锂硫电池正极电解质负极
酸处理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表面的固态锂负极界面改性
阮亚东卢洋温兆银
一种固体电解质表面的酸化反应改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表面的酸化反应改性方法,包括:将固体电解质在空气中进行表面预钝化形成预钝化层,所述固体电解质为无机晶态氧化物固体电解质,优选选自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NASICON型固体...
温兆银阮亚东卢洋靳俊
极性磺酸石墨烯包覆玻璃纤维隔膜作为高性能锂硫电池功能性隔膜
【引言】锂硫电池因其极高的正极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并且硫因其廉价、对环境友好成为下一代二次能源材料的研究热点。但锂硫电池存在严重的穿梭效应造成容量的不断衰减从而影响了电池的实际应用。本文使用极性的磺酸石墨烯作为隔膜上的...
卢洋谷穗郭静王清松芮琨杨建华温兆银
文献传递
高电导率Ta-LLZO/LZO固体电解质及其固态锂硫电池应用
黄晓卢洋靳俊温兆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