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
-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唯物辩证法”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文学创作方法的演变与论争
- 2018年
- 在斯大林的授权下,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做出的解散"拉普"和否定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决定,其实是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对文学的政治收编行为。继之而起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提出到确立,虽然高尔基常常参与其中,但真正的幕后推手却是斯大林。实际上,斯大林和高尔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并引发矛盾与冲突。对苏联文学创作方法更迭过程的考察,不仅可以认识当时文学界的基本样态,还可以洞见斯大林个人独裁与专政的某些侧面。
- 侯敏
- 关键词:文学创作方法论争
- 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死亡意识被引量:1
- 2021年
- 从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来看,“死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它不仅是鲁迅个我的精神象征,也是其审视民族国家命运的重要命题。从死亡意识的缘起与流变来看,鲁迅由生活经历、生命体验生发出个体死亡意识,后经不断思考发展到对民族国家的清醒反观,最终在历史的阶段循环与对现实的怀疑中突围,获得了死亡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这种自觉在其《呐喊》《彷徨》中的“死亡终点叙事”、《野草》中“死的悲凉”形而上玄想、杂文创作中直面死亡过程和死后状态等阐述中得以鲜明彰显。鲁迅对死亡命题的探索,不仅使其发现了“向死而生”生命哲学的本体论意义,而且成为其审视民族新生问题和现代中国生命观的重要依据。因此,考察“死亡”在鲁迅生命哲学中起到的丰富又驳杂的辩证作用,既有文学史价值,又有民族史意义。
- 侯敏于千尧
- 关键词:文学创作生命哲学
- 论郭沫若历史话剧的诗意性(1941—1960年)
- 2021年
- 诗是戏剧的本质,戏剧是诗的艺术。"诗人本质""抒写情思"的浪漫主义情怀成就了郭沫若历史话剧的诗意性追求。本文从"自我表现""自然流露"的诗学观、"古为今用""失事求似"的史剧观出发,分析戏剧的诗性本体特征与诗化美学倾向,以及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自身原因,找寻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文本呈现,探究史剧诗意性追求对史剧抒情性、戏剧性的影响,审视郭沫若历史话剧诗意性追求的得与失。
- 于家铭侯敏
- 关键词:诗意性史剧观抒情性戏剧性
- 新文科视域下“汉语言文学+”模式研究
- 2023年
-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与老牌文科专业,在新的时代语境与社会现实需求中逐渐表征出日益边缘化的发展态势.2018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与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汉语言文学专业跳脱出固有框架,实现文学与心理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即实现“汉语言文学+”的新型专业模式.在“汉语言文学+”模式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守正与赓续、创新与质量、通识与专识关系的实践准则,以此在更大范围内发现、研究、阐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问题,实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固化、封闭化发展困境的突围,从而在“汉语言文学+”模式的推广中转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理念,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体系.
- 侯敏张文苑于家铭金世玉
- 冯雪峰文论中的俄苏话语资源被引量:2
- 2019年
- 冯雪峰的文论与俄苏话语资源紧密关联。俄苏托洛茨基等为代表的"同路人"理论、"拉普"的文学阶级论和工具论,以及列宁的党性论等不同文学理论话语的交织影响,在拓展冯雪峰理论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其阐释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其"革命文学"论争、"第三种人"论争中的矛盾与悖论,评论鲁迅的两副笔墨,两种现实主义之间的游移等几个方面。探究冯雪峰文论的俄苏话语资源影响,不仅可以透视其理论的驳杂性、话语间的矛盾与张力,内心的隐忧与焦虑,而且可以管窥中国现代学界接受俄苏话语资源的某些侧面与基本样态。
- 侯敏
- 关键词:文学理论
- 茅盾的思想演进与俄苏文学资源(1919年—1949年)
- 2021年
- 茅盾五四时期"为人生"观念的生发、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艺术观的确立,乃至40年代出于政治信仰对无产阶级艺术观的进一步拓进与深化,都与其对俄苏文学、文化的观照和思考密切关联。茅盾对俄苏文学的审视,不仅促发了其思想的转变与演进,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和思想史的内涵,而且成为中国人民瞭望俄苏的"窗口",极大地拓宽了国人对俄苏认识的视野。
- 侯敏
- 关键词:俄苏文学
- "自由人"论争中的普列汉诺夫
- 在"自由人"论争中,普列汉诺夫成为论争的焦点人物。胡秋原以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为依托,强调文艺是绝对自由的,而左翼理论家则主张批判普列汉诺夫的文艺自由论倾向,保留其文艺的阶级与党派性理论。这样,普列汉诺夫在"自由人"论争...
- 侯敏
- 两颗“燃烧的心”相遇:巴金与高尔基
- 2018年
- 巴金与高尔基的相遇,实则是富有炽热情感的两颗"燃烧的心"的相遇。巴金是高尔基文学作品的直接译介者,同时两人在批判精神、反抗意识和人民本位立场方面还彰显出诸多近似性。然而,由于中俄两国时代语境的不同,二者的作品在批判的向度、反抗的力度和情感色调等层面又表露出某些差异性。尽管作品存在差异性,但二者为人类自由与解放而奋斗的人道主义精神却是一致的。
- 侯敏
- 关键词:人道主义
- 性别与审美“盲视”? ——茅盾《作家论》之再思辨
- 2020年
- 1927至1934年间,茅盾撰写的《作家论》曾因其"史论笔法"和独特的社会-历史批评范式而独树一帜。然而,时过境迁,《作家论》特有的话语表述方式,也遭遇了后世学者的某些质疑。有学者认为,《作家论》呈现的政治倾向与男权意识,造成了对女性性别认知的局限与"盲视";另有学者强调,《作家论》写作的政治功利性目的,导致了对文本艺术性和审美性的遮蔽与压抑。面对质疑,只有回到当时历史与文学的发生场域中,才能厘清问题的脉络与谱系,才能洞见其重要的范式价值与现实意义。
- 侯敏
- 关键词:作家论性别审美
- “自由人”论争中的普列汉诺夫被引量:1
- 2018年
- 在"自由人"论争中,普列汉诺夫成为论争的焦点人物。胡秋原以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为依托,强调文艺是绝对自由的,而左翼理论家则主张批判普列汉诺夫的文艺自由论倾向,保留其文艺的阶级与党派性理论。这样,普列汉诺夫在"自由人"论争中实际上是处于被"割裂"的状态。如果对照普列汉诺夫原典不难发现,无论是倡导文艺自由论的胡秋原,还是主张文艺阶级论的左翼理论家,其言论都对普列汉诺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误读"。这样的"误读"实则是中国现代文学界汲取域外资源的通常范式与普遍生态。
- 侯敏
- 关键词:普列汉诺夫论争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