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宁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新闻
  • 2篇收视
  • 2篇收视率
  • 2篇媒体
  • 1篇地方主流媒体
  • 1篇端口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传播教育
  • 1篇新闻教育
  • 1篇新闻生产
  • 1篇造假
  • 1篇身体
  • 1篇受众
  • 1篇主流媒体
  • 1篇综合评价
  • 1篇网络传播
  • 1篇网络化教育
  • 1篇网络媒体
  • 1篇荔枝
  • 1篇历史沿革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4篇江苏省广播电...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李宁
  • 3篇李钢
  • 1篇左敏
  • 1篇罗朝辉
  • 1篇张婧妍
  • 1篇李宁

传媒

  • 2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新闻界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中国网络传播...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世纪门槛上的总结与展望──第二届两岸传媒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
1999年
李宁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闻教育网络媒体网络传播网络化教育
数字虚拟形象传播实践及其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一定外貌特征和行为模式的虚拟形象通过动作捕捉、建模或AI等数字科技手段,被创造并呈现出来。在网络化传播的背景下,这些数字形象作为一种表征化的身体存在,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在场以及如何在场。在技术的加持下,这些虚拟形象更成为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景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观察媒体融合中虚拟形象的生产现状,系统梳理了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等诸多传播平台的虚拟形象传播实践,探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此类的虚拟偶像生产状况及其表现机制是什么?二是数字技术建构或者重构的身体,其传播机制与传统大众传播有什么不同,其受众连接机制有什么不同?三是在传播学研究意义上如何理解其传播效应。
李宁李钢罗朝辉
“数字”的逻辑:从收视率到互联网流量
2021年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似乎让“收视造假”问题终结成为可能,但在实践中反而是收视逻辑在互联网领域衍生出“刷流量”的新问题,一段“假”史由此而来。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口述史等多种方法采集史料,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收视调查和节目评价实践进行了回溯和梳理,勾勒出收视率在中国开始实践以来,迅速成为电视业统治性话语,完成了权力化进程并成为行业底层逻辑之一的历史图景,揭示出围绕着收视和流量问题而存在的多元话语和巨大经济利益,以及阿拉伯数字的表达建构为最终价值和意义的运行逻辑。
左敏李钢李宁
关键词:综合评价
“端口”争夺时代地方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以“荔枝新闻”为个案被引量:3
2018年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勃兴引发了激烈的新闻端口之争,被迫卷入的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实践面临巨大变革。然而,由于始终无法克服旧有传统中商业取向与宣传取向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地方传统媒体的价值取向与报道旨趣与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并不契合。其媒介融合转型只能停留在建成"新闻端口",而无法形成挑战商业新闻端口的竞争力。在既需要变革又不能彻底变革的情况下,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可能使传统媒体内在的市场/制度二元区隔及其各自内在逻辑的差异被进一步强化,加深了它作为"文化孤岛"的命运。
张婧妍李宁
历史沿革与观念流变:收视率及其问题研究述评
2021年
收视率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话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收视率作为概念被逐渐关注并正式引入中国大陆以来,大众话语和专业话语对此不停聚焦且不断变化,收视率同时承受着科学手段、万恶之源等或誉或毁的评价。本文通过对研究中国收视率及其问题的中文文献的梳理,尝试构建一幅中国收视率实践历史沿革路径及其观念图景,展示其运行脉络和内在机理。在互联网及新技术塑造的新媒体环境,无论是对收视率调查实践,还是关于收视率的观念图景都产生了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探讨性地提出既有研究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研究的着力点。
李钢李宁
关键词:收视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