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小芳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2篇油藏
  • 2篇油藏微生物
  • 2篇质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全二维气相色...
  • 2篇微生物
  • 2篇饱和烃
  • 2篇稠油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营养
  • 1篇质谱法
  • 1篇乳化降黏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化合...
  • 1篇生物采油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魏小芳
  • 2篇王汇彤
  • 2篇张水昌
  • 2篇于菡
  • 2篇张群
  • 1篇聂勇
  • 1篇马德胜
  • 1篇吴朝东
  • 1篇吴晓磊
  • 1篇宋新民
  • 1篇魏彩云
  • 1篇王璐
  • 1篇刘春爽
  • 1篇刘芳
  • 1篇张乐佳
  • 1篇张小燕
  • 1篇毕丽娜
  • 1篇张忠智
  • 1篇董云雷
  • 1篇张斌

传媒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对地表水中微生物的毒性效应被引量:5
2019年
研究了甜菜碱和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对地表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和代谢活性的影响,并基于菌群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作用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胁迫下微生物的生长活性均遵循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规律,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相比,在1.5g/L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微生物数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脱氢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且同浓度下的甜菜碱表现出更高的生物毒性;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高于75%的比例成为所有样本中的优势菌属,从各组来看石油磺酸盐可有效提高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的相对丰度,对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根瘤菌属(Rhizobium)抑制作用显著;而甜菜碱则可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菌属比例,抑制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的繁殖;通过表面活性剂与纯种菌的作用发现,表面活性剂可通过扰乱细菌的生长周期、破坏细胞膜结构来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使其活性降低甚至死亡.
车阳丽魏小芳张周钟瑶瑶张群刘芳刘春爽
关键词:甜菜碱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生物毒性群落结构
稠油微生物冷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稠油是重要的石油资源,约占石油总资源量的53%。我国稠油资源储量丰富,每年的稠油产量约占原油总产量的10%。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稠油在改善热采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降低能耗、提高探明储量动用率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近年来,利用高效稠油降解菌对稠油进行降解、利用代谢生物表活剂对稠油进行乳化降黏等微生物冷采技术,已经在室内研究与矿场试验得到了证实。简要论述了微生物冷采技术机理、冷采微生物及营养激活剂,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稠油微生物冷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冷采技术将为稠油油藏改善开发效果、降低能耗及提高采收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稠油经济开采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种可行路线。
魏小芳许颖罗一菁龚页境李灏男马帅雨庄玥张忠智
关键词:稠油乳化降黏
生物标志化合物甾烷、藿烷的定量分析新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和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建立了石油地质样品饱和烃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甾烷、藿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新方法.新方法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对甾烷、藿烷的有效分离,实现了甾烷、藿烷的色谱方法定量分析.12个标准物质在GC×GC-FID上定量分析结果与原始数据的相对偏差小于5%,7次重复对甾烷、藿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方法与传统的色谱-质谱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标样易于选用、分离度高、无共馏化合物和无相同特征离子峰干扰等优点.
王汇彤张水昌翁娜张斌魏小芳于菡魏彩云
关键词: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甾烷藿烷
稠油中饱和烃复杂混合物成分解析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12年
利用两根极性不同的毛细柱,在全二维气相色谱上分析辽河油田遭受严重生物降解形成的稠油饱和烃组分,可以将传统色谱分析时形成的"基线鼓包"即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分开.根据饱和烃全二维气相色谱谱图的族分离特点和瓦片效应,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提供的质谱信息初步解析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发现常规色谱分析时形成的所谓"基线鼓包"是由成千上万、含量相对较低的不同取代基的环状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在一维色谱上以分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在二维色谱上以极性的差异或者环的多少排列.C24之前的第一组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由环己烷为基本单元的单环、双环和三环烷烃类化合物组成,信噪比在100以上的化合物数量约为饱和烃总数量的75%,质量分数是饱和烃总量的80%以上,是饱和烃的主要组成部分.C24之后出现的第二组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由四个环或者五个环为基本单元的化合物组成,信噪比在100以上的化合物数量约为饱和烃总数量的17%,质量分数是饱和烃总量的0.5%.对稠油中这些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的解析有助于对其成因机理的认识和高效开采方案的制定.
王汇彤张水昌翁娜魏小芳朱光有于菡毕丽娜马文玲
关键词: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稠油饱和烃
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油藏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26
2016年
以16S r DNA为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吉林油田FY区块D1、D2和D3三口采油井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对3个DNA样本中细菌16S r DNA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123 360条优化序列,测序深度指数超过99.9%.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39个OTU.基于OTU的物种分类分析,发现3个样本中的细菌种类覆盖91个属29个纲20个门,其中包括多种采油有益菌.分别对各个样本的菌种组成和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采油井的主要菌种组成和优势类群呈现出差异性.D1中以γ-proteobacteria(52%)和ε-proteobacteria(39%)为主,优势属为Pseudomonas(51%)和Arcobacter(38%);D2中以ε-proteobacteria(88%)为主,优势属为Arcobacter(88%);D3中以α-proteobacteria(55%)、ε-proteobacteria(20%)和β-proteobacter ia(19%)为主,优势属为Rhizobium(36%)和Arcobacter(20%).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藏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开展提供精确全面的背景信息支持.(图6表1参27)
许颖马德胜宋文枫魏小芳
关键词:油藏微生物多样性RDNA高通量测序石油微生物微生物采油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油藏地层水和土壤中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样品处理
2024年
比较了测定油藏地层水和土壤这类复杂基质中3种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样品净化方法。选用直接过微孔滤膜、活性炭固相萃取柱、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HLB固相萃取柱、MCX固相萃取柱、WCX固相萃取柱,对10、50、100 mg/L质量浓度下的回收率对比分析,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质谱图甄选较优净化手段。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混合型强阳离子交换柱(MC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检测,3种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在质量浓度10~50 mg/L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检出限为0.01 mg/L。加标回收率为96.9%~100.5%,相对标准偏差为0.7%~2.1%(n=7)。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作为复杂基质中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净化最佳方法,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检测提供坚实的基础。
张群王燕妮张小燕董云雷张乐佳贺丽鹏魏小芳
关键词:固相萃取土壤
油藏微生物及其压力适应机制被引量:4
2016年
目前我国油田开发主要处于高含水后期,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MEOR)以低成本、环境友好等独特的优势引起了石油工业界的重视。实际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MEOR已经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前沿技术。高压是油藏的主要环境特征,在影响油藏微生物生存与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油藏及其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微生物对高压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高压下微生物降解烃的代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对油藏微生物资源、群落结构、微生物在油水相中分布的认识,微生物乳化原油机制,以及微生物在油藏厌氧环境中协同代谢、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的特点,并列举了MEOR的矿场应用。在高压适应机制上,微生物主要通过改变和调整细胞膜结构、增加胞内脂质组分和表达胞内特殊酶等作用来实现对压力的适应;在高压下烃降解微生物代谢速率低于常压,而且耐压菌和嗜压菌具有不同的烃降解效率。
王璐聂勇宋新民吴朝东魏小芳吴晓磊
关键词:MEOR油藏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