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琦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显像
  • 6篇心肌
  • 4篇代谢
  • 4篇代谢显像
  • 4篇心肌灌注
  • 4篇灌注显像
  • 3篇心肌灌注显像
  • 3篇室壁
  • 3篇室壁瘤
  • 3篇发射型计算机
  • 2篇单光子
  • 2篇动脉
  • 2篇心肌代谢
  • 2篇心肌代谢显像
  • 2篇心室
  • 2篇预后
  • 2篇左心
  • 2篇左心室
  • 2篇门控
  • 2篇门控心肌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王琦
  • 6篇田月琴
  • 6篇魏红星
  • 5篇张晓丽
  • 5篇王伟学
  • 4篇孙晓昕
  • 3篇田丛娜
  • 3篇耿庆海
  • 3篇张宗耀
  • 2篇沈锐
  • 2篇褚克维
  • 2篇唐跃
  • 2篇郭新华
  • 2篇姜楠
  • 2篇郭风
  • 2篇王红月
  • 2篇田毅
  • 1篇楚军民
  • 1篇侯翠红
  • 1篇单宝慈

传媒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小型猪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功能和重构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室壁瘤形成过程中左心室心肌灌注、左心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室壁瘤大小(呈反向运动或无运动的心肌节段数)与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重构程度[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关系。方法 :中华小型猪16只,雌雄不限,采用结扎钝缘支远端,阻断回旋支供应心尖部血流,并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 cm处放置Ameroid环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在建模后的不同阶段(1 W、4 W、8 W)采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观测心肌灌注减低程度和范围、室壁瘤形成情况以及LVEF、LVEDV、LVESV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5头猪术中死亡,2头于术后第1周显像前死亡。6头猪在第8周末证实有室壁瘤形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9头猪成功完成动态显像。显像结果为,在第1周(基础)有4头猪形成心尖部大室壁瘤,2头猪形成心尖部小室壁瘤,3头猪无室壁瘤形成。大室壁瘤猪第4周及第8周显像结果提示灌注受损范围及程度不断增加,室壁瘤逐渐增大,LVESV和LVEDV不断增加,而LVEF逐渐下降;而小室壁瘤或无室壁瘤猪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以上指标均趋于相对稳定;另外,室壁瘤大小与LVEF、LVEDV和LVESV均呈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726、0.855和0.825,P均<0.05)。结论:在室壁瘤形成的初期,当心肌灌注受损范围及程度比较严重时,容易形成大的室壁瘤,左心室整体功能受损程度和左心室重构程度随时间延长将逐渐加重,预后不良。反之,不形成或形成小的室壁瘤,预后较好,随时间变化均无明显心室重构。提示在急性期形成室壁瘤的大小可以在早期预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程度的发展趋势。
科雨彤田丛娜魏红星田毅王伟学杨易剑张宗耀耿庆海王琦王红月张晓丽唐跃
关键词:室壁瘤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新方法制作小型猪室壁瘤模型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新方法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中华小型猪16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钝缘支远端,并在左前降支(LAD)第1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cm处放置Ameroid环的方法建立模型。在建模后第4周采用门控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观测左心室灌注受损情况(TPD)、存活心肌占左心室百分比(Mismatch)、室壁瘤形成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等指标。建模后第8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模总体病死率为31.2%(11/16),病理结果证实,8头小猪心尖部有室壁瘤形成。8头小猪完成术后第4周显像,显像结果提示,6头小猪心尖部有室壁瘤形成,2头小猪仅呈现非透壁性心肌梗死表现。与心肌梗死组获得的参数相比较,室壁瘤组的左心室灌注总受损范围(TPD)、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明显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存活心肌百分比(Mismatch)明显下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结扎冠状动脉钝缘支远端并在左前降支第1对角支下1cm处放置Ameroid环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建立室壁瘤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建模成功率高,动物存活率满意,建模后第4周左心室重构明显。
科雨彤田毅田丛娜魏红星王伟学耿庆海张宗耀王琦王红月张晓丽唐跃
关键词:室壁瘤左心室重构
不完全纠正心肌缺血对接受血管重建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冠心病患者是否针对心肌灌注显像(MPI)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均接受了血管重建术(RVS),比较其预后的不同,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得到完全血管化治疗的预后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不同影像技术对指导RVS治疗方案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10至2010-12期间在阜外医院行MPI提示有心肌缺血,并在3个月内在我院接受RV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共202例患者入选,根据CAG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血管化组(CAG_(CR)组,n=99)和不完全血管化组(CAG_(IR)组,n=103)。根据MPI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均接受RVS,分为心肌缺血完全纠正组(MPI_(CR)组,n=112)和心肌缺血不完全纠正组(MPI_(IR)组,n=90)。死亡为第一随访终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再次RVS)为第二随访终点。随访时间为(46±21)个月。结果:CAG_(CR)组的死亡率低于CAG_(IR)组[4.0%(4/99) vs 11.7%(12/103),P=0.025],CAG_(CR)组与CAG_(IR)组的MA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15/99) vs 18.5%(19/103),P=0.28]。MPICR组的死亡率[3.6%(4/112) vs 13.3%(12/90),P=0.005]和MACE发生率[12.6%(14/112) vs 22.6%(20/90),P=0.004]均明显低于MPI_(IR)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PI指导下的心肌缺血纠正不完全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危险比(HR)=4.02,95%可信区间(CI):1.13~12.55,P=0.017]和预测MACE的唯一独立危险因子(HR=2.67,95%CI:1.31~5.40,P=0.006)。结论:对有心肌缺血接受RVS的冠心病患者,应该重视针对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罪犯血管"早期进行完全血管化治疗,达到完全纠正和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李劼慧王琦杨秀滨乔树宾田月琴杨易剑王伟学沈锐孙晓昕郭新华魏红星张晓丽
关键词:心血管造影术预后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显像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陈旧心肌梗死核素MPI的特点,比较合并与未合并冠心病的HCM患者MPI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阜外医院住院的34例HCM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40~80(57±11)岁]^99Tc^m-MIBISPECT静息MPI资料.按冠状动脉造影或螺旋CT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1支或1支以上血管狭窄≥50%为阳性),将患者分为HCM合并冠心病组(组1)和不合并冠心病组(组2).采用17节段半定量评分法计算左心室心肌各节段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34例HCM中,MPI示节段性放射性浓聚24例,有心肌梗死表现(节段性放射性稀疏至缺损)28例.半定量评分结果:组1(20例)与组2(14例)前壁近心尖段[(0.60±1.27)与(1.57±1.45),t=2.067]、前壁中段(0.20±0.52与0.86±1.29,t=2.056)、侧壁近心尖段(0.30±0.98与1.21±1.48,t=2.17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14个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1.849~2.175,均P>0.05).结论 HCM患者即使不存在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当发生心肌梗死时,其心肌受损的范围、程度也均较严重.
易展雄张凌孙晓昕王琦魏红星徐莹颖褚克维田月琴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MIBI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左心室室壁瘤的存活心肌及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估左心室室壁瘤部位存活心肌和室性心律失常对室壁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60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射显像。定量门控心肌断层软件获得患者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图像半定量分析,获得心肌灌注和代谢的异常分,以及灌注-代谢不匹配分(MMS)。室壁瘤部位MMS≥2.0,定义为室壁瘤部位有存活心肌。160例患者根据室壁瘤部位心肌存活情况分为无心肌存活组(n=97)和有心肌存活组(n=63),两组患者进一步根据是否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分为4个亚组:无心肌存活且无室性心律失常为组1(n=68)、无心肌存活且有室性心律失常为组2(n=29)、有心肌存活且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组3(n=50)、有心肌存活且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组4(n=13)。平均随访(50±7)个月,心原性死亡为随访终点。Kaplan-Meier方法获得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率的差异。结果:160例患者的平均LVEF为(34±11)%。共19例(11.9%)患者发生心原性死亡。组1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达94.1%,但是与组2(89.7%)、组3(86.0%)的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4的生存率(61.5%)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风险比(HR)=5.101,95%可信区间(CI):1.853~14.044,P=0.002]、门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GPET)-ESV(HR=1.009,95%CI:1.002~1.015,P=0.013)、室壁瘤部位MMS与室性心律失常交互作用(HR=1.368,95%CI:1.113~1.681,P=0.003)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治疗(HR=0.199,95%CI:0.054~0.742,P=0.016)则降低心原性死亡风险。结论:室壁瘤患者如果室壁瘤部位有存活心肌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为高危患者,需要对这类患者早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手术+纠正室性心�
杨易剑侯翠红田丛娜王伟学魏红星赵敏郭风褚克维耿庆海王琦姜楠张宗耀张利霞张健田月琴张晓丽刘秀杰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
测定相对心肌血流储备软件的编制及初步临床验证
2016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自主编制的测定心肌血流储备(CFR)软件,设定严格的实验条件,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灌注显像测定CFR值的可行性,并初步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CFR计算软件基于平台Matlab GUIDE编写。入选16例冠心病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58±11)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50%),其中无狭窄的冠状动脉23支,有狭窄的冠状动脉25支。两日法行药物^(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负荷-静息心肌灌注SPECT显像测定CFR。采用首次通过法并勾画肺动脉段感兴趣区,获取显像剂的动脉输入函数曲线,代表心肌灌注显像剂到达心脏的总放射性计数(PAC),将图像重建后的心肌短轴图像分为三个区域,在不同血管区域支配的心肌部位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取不同区域心肌的放射性计数(RMC),计算局部心肌放射性计数占总放射性计数的百分比(MBF=RMC/PAC,%),然后再计算药物负荷态与静息状态下的心肌摄取量的比值(CFR=MBFstress/MBFrest),即获得心肌的相对CFR。结果:模拟值与真实值比较,差异可以忽略不计,证实程序能够准确测量CFR值。不同操作者采用该软件测定的CFR值之间的重复性(ICC=0.986)以及同一操作者之间的重复性(ICC=0.983)均良好。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CFR值明显高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的CFR值(1.28±0.19 vs 1.10±0.27,P=0.008);所有狭窄的冠状动脉的CFR值与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5,P=0.02)。结论:本研究显示自主编制的软件测定结果可靠,重复性良好。无冠状动脉狭窄的CFR值明显高于狭窄的冠状动脉的CFR值,而且狭窄的冠状动脉的CFR值与血管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了其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魏红星段绍峰王伟学杨易剑郭新华姜楠王琦田月琴王跃涛张晓丽单宝慈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
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的肺血分布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术对肺血分布的确切影响。方法应用99m锝-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MAA)上下肢分别给药法进行肺灌注显像,对17例TCPC术后患者肺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 17例患者中右肺优势灌注的患者为13例(76.5%)。右肺优势灌注的患者,上肢给药时,右肺血流灌注百分比(88±9.4%)显著高于左肺(12±9.4%),p<0.001;下肢给药时,右肺(46±22.4%)与左肺(54±22.4%)血流灌注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TCPC手术方式大部分患者能获得右肺优势血流灌注。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能定量地分析上、下腔静脉血液及全部静脉血液在左右肺的分布,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的评估TCPC术后肺血分布的方法。
孙晓昕楚军民王琦田月琴
关键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核素肺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侧支循环与心肌存活的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心肌存活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纳入101例于我院临床确诊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9.92±11.43)岁。所有患者均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显像,且在前后3个月内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将心肌灌注图像与心肌代谢显像进行同机重建,使用QPS软件分别得到静息灌注总积分(SRS)、总灌注缺损面积(TPD)、心肌灌注/代谢不匹配(存活心肌)面积、心肌灌注/代谢匹配(无存活心肌)面积,利用QGS软件对心肌代谢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有侧支循环组(n=39)、无侧支循环组(n=62),比较两组之间SRS、TPD、心肌灌注/代谢不匹配面积、心肌灌注/代谢匹配面积、门控心功能参数(LVEDV、LVESV、LVEF)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根据患者有无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部位各分为4个亚组,比较上述各项参数的差异,从而探讨侧支循环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患者中有侧支循环组39例(38.61%),无侧支循环组62例(61.39%);两组静息灌注总积分[(21.23±9.68)vs(28.56±8.76)]、灌注异常面积(30.03±13.69)%vs(40.37±12.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侧支循环组心肌灌注/代谢不匹配面积(21.77±13.12)%、心肌灌注/代谢匹配面积(8.28±8.58)%,与无侧支循环组灌注/代谢不匹配面积(13.66±9.23)%、灌注/代谢匹配面积(27.40±12.9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LVEDV[(109.82±30.01)mlvs(173.71±57.69)ml]、LVESV[(62.82±22.39)mlvs(122.53±51.66)ml]、LVEF[(43.85±8.46)%vs(31.03±8.3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初步发现,对于冠状动脉�
李树恒方纬孙晓昕田月琴沈锐郭风王琦何作祥
关键词:侧支循环心肌代谢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