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79 被引量:73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转型被引量:22
- 2010年
- 以各种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构造解析为基础,对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构造特征与盆地转型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山早期渤海湾盆地区以挤压褶皱及逆冲断裂发育为主,在太行山以东、盐山—歧口—兰聊断裂以西地区主要展布方向为NE和NNE向,整体具有西强东弱的特征,在盐山—歧口—兰聊断裂以东的济阳坳陷区,以NW(W)向的逆冲断层发育为主;燕山中期研究区以伸展构造发育为主,在太行山以东、盐山—歧口—兰聊断裂带以西地区断层展布方向主要为N(N)E向,盐山—歧口—兰聊断裂带以东、郯庐断裂带以西、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以南地区主要发育NW(W)向负反转断层,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以北地区以N(N)E向断裂发育为主;燕山晚期以正反转断层及新生逆冲断层发育为主.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盆地转型,燕山早期由印支期的挤压隆升剥蚀转型为山间坳陷盆地,燕山中期由山间坳陷转型为强烈的陆内断陷盆地,燕山晚期由陆内断陷盆地转为隆起区遭受剥蚀.区域构造背景的转变是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转型的主控因素,不同构造期盆地的叠加改造造成了研究区前第三系油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李伟吴智平赵文栋
- 关键词:燕山期
- 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被引量:23
- 2019年
- 基于印支-燕山期复杂构造及其叠合过程对深层油气勘探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的重要性,以黄骅坳陷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三维地震、岩心、薄片和火山岩测年资料,明确了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伴生的火山岩特征,认为印支-燕山期黄骅坳陷经历了多方向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叠合演化过程,提出深层油气勘探2个优势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挤压构造样式发育于印支期晚期、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走滑构造样式形成于燕山期;伸展构造样式及伴生火山活动(133 Ma到114.8±2.8 Ma)集中于燕山中期.2)盆地演化经历了印支期(T3)近SN向挤压逆冲,逆冲断裂平均活动速率为-24.4 m/Ma;燕山早期(J1+2)中北区近SN向、南区NW向多向挤压逆冲,近EW向和NE向逆冲断层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7.6 m/Ma和-11 m/Ma;燕山中期(K1)NW-SE向张扭性负反转,断层平均活动速率为22.8 m/Ma;和燕山晚期(K2)区域挤压抬升4个演化阶段.3)与周边地区对比,印支期黄骅坳陷发育近EW向大型背斜,济阳坳陷发育NW向逆断层;燕山早期黄骅坳陷发育NE向逆冲断层,与燕山褶皱带类似;燕山中期,黄骅坳陷发育NE伸展断层,济阳坳陷发育NW向伸展断层.中、北区"新生-古储型"油气区和南区"古生-古储型"油气区为深层油气勘探的2个优势区带.
- 张飞鹏吴智平李伟朱吉昌付立新李宏军楼达赵勇刚
- 关键词:盆地演化
-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主干断裂走滑量的估算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18年
- 盆地区或覆盖区走滑位移量的估算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和构造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东湾坳陷主干断裂新生代各演化阶段的走滑位移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辽东湾坳陷主干断裂的走滑位移量有三分之二转换成了派生次级断裂的水平伸展量;新生代沙一、二段沉积期各主干断裂开始走滑活动,不同演化阶段各主干断裂的走滑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整体而言辽中地区>辽东地区>辽西地区,其中以辽中1号断裂在各时期走滑量最大;各主干断裂的走滑量均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期最大,辽西地区新近纪走滑量大于古近纪沙一、二段沉积期,东部的辽中1号和辽东1号断裂古近纪沙一、二段和东营组沉积期的走滑量均大于新近纪。不同演化阶段、不同构造位置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强弱配比差异控制了局部构造样式和盆地结构的差异,辽中和辽东地区新生代走滑强,主干断裂、构造样式具明显走滑特征;辽西地区古近纪早期伸展作用较强,东营组沉积期和新近纪走滑作用强,形成了明显的"伸展-走滑"叠加构造样式。
- 李伟平明明周东红吴奎张婧房璐陈兴鹏
- 关键词: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新生代
- 东营凹陷陈南断层构造正反转及其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9
- 2009年
- 济阳拗陷正反转构造存在与否一直存在争议.以东营凹陷陈南断层为例,通过地震资料及录、测井资料分析证实了陈南断层东营期末正反构造的存在,并进一步对陈南断层的反转特征、反转选择性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南断层反转区段按其走向分为3段,反转构造样式存在单一型和取直型;陈南断层反转强度因数平均为1.25,多数区段完全反转,北北西走向段反转强度最大;构造正反转对先存断层具有选择性,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边界控盆断层优先发生反转,而反转断层是否发生取值则与先存断层倾角有关.陈南断层的反转时期与生烃高峰期的有效匹配及构造反转形成的良好圈闭环境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 侯旭波吴智平李伟于洪洲
- 关键词:正反转油气成藏
- 平衡剖面方法在伸展、走滑作用叠加、配比关系分析中的应用——以渤海海域辽东湾坳陷为例被引量:9
- 2019年
- 新生代辽东湾坳陷处于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共同控制之下,二者强弱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复杂的叠加、配比关系,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方法,选取了不同地区垂直和平行于主干断裂的两个方向地质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的恢复和伸展率的计算,进而探讨了辽东湾坳陷新生代各演化阶段伸展、走滑作用的叠加配比关系,结果表明:始新统孔店组—渐新统沙河街组四段、三段沉积期,辽东湾坳陷以伸展作用为主,走滑作用相对较弱;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期表现为弱伸展、弱走滑;渐新统东营组沉积期转变为强走滑、弱伸展,辽中—辽东地区走滑作用强于辽西地区,而伸展作用辽西强于辽中—辽东地区;新近纪—第四纪,辽东湾坳陷伸展和走滑作用均相对较弱,整体拗陷.不同时期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叠加、配比关系控制了辽东湾坳陷构造格局、构造样式的时空差异.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适用于中国东部多数伸展和走滑作用共同控制的盆地类型,尤其针对主走滑断裂附近发育相当数量走滑派生次级断裂的情况结果更为准确.
- 李伟李伟吴智平吴智平吴奎陈兴鹏幽鹏飞郭睿鹏
- 关键词:平衡剖面新生代
- 东营凹陷新生代盆地结构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盆地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对油气的生成、运聚及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在大量地震及岩性资料基础上,分析了控盆断裂体系特征,讨论了东营凹陷新生代各构造阶段盆地结构的演化特征,并就东营凹陷不同结构单元的构造特征、油气成藏条件以及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受断裂体系发育与演化的控制,东营凹陷新生代以来的盆地结构发生了由"北东断西南超"至"北(西)断南(东)超"的转变;不同盆地结构单元的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存在差异:陡坡带的油气富集与滚动背斜、断鼻构造及砂砾岩体的发育有关,缓坡带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大型鼻状构造背景,洼陷带的油气富集与浊积岩砂体有关,中央隆起带的长轴伸展方向是有利的油气成藏区。
- 薛雁吴智平李伟聂文龙
- 关键词:盆地结构成藏条件新生代东营凹陷
- 辽东凸起北段构造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 <正>1、前言辽东凸起北段位于渤海海域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的北部(图1),凸起东西边界均为郯庐断裂的分支断裂,目前已探明含油气构造JZ27-6、JZ23等,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前景。前人对于辽东凸起北段的构...
- 张婧吴智平李伟
- 济阳坳陷伸展域变换构造划分及其特征
- 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形成过程中发生剧烈伸展断陷、构造沉降运动,期间由于基底物质结构的差异、先存断裂的诱导以及岩块体的非均匀伸展变形作用,在盆地内部形成类型多样的伸展变换构造,并通过调节盆地内部伸展变形作用最终使盆地物质空间...
- 张林吴智平李伟
- 文献传递
- 黄河口凹陷油气深浅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正>1前言黄河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环渤中坳陷的一个'小而肥'的富生烃凹陷。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相继在深浅层系发现了渤中28-34、BZ25-1/S油田、KL3-2等大中型油气田,油气当量累积超过6亿方,展现了巨大的油...
- 姜治群吴智平李伟
- 关键词:油气勘探成藏机理
- 文献传递
-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南部断裂转换带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被引量:5
- 2022年
- 伸展盆地中发育的断裂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南部发育斜向伸展背景下的大型断裂转换带,通过精细地震解释对断裂转换带开展构造特征研究,并进行成藏条件解剖。结果表明,文昌A凹陷大型断裂转换带主要受控于珠三南断裂带文昌A凹南段和6号断裂两条主干断裂,断裂转换带内部由北、中、南三个断裂带组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神狐—文昌期)张裂、渐新世—早中新世(珠海—珠江期)右旋叠覆走滑、中中新世至今走滑作用增强转换带定型3个阶段。断裂转换带不仅控制了圈闭的发育,同时也对烃源岩、沉积体系及油气运聚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区域“内气外油、下气上油”的油气富集规律,指导了断裂转换带内部获得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近十几年来最大的发现,展现了该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 范彩伟李明李才陈林李伟
- 关键词: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