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 从“嵌入吸纳制”到“服务引领制”:中国共产党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转型与路径选择被引量:55
- 2017年
- "嵌入吸纳制"解释模式能够揭示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及政党—社会关系形态,但却无法为"流动挑战凝滞"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作为对"嵌入吸纳制"的承认、超越和提升,"服务引领制"强调执政党更多地以服务为核心,以满足基层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在服务中引领基层社会健康发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绩效。推进"服务引领制"的大方向是坚持精英—大众整合、服务吸引和存量管理。具体到当代中国,应当沿着政党去官僚化和党员群体管理两大基本路径前进。对于谋求长期执政的执政党来说,"服务引领制"体现了长期执政空间的另一种建构形式,即以"服务引领制"建构长期执政空间,并昭示了一种新的研究议题的确立。
- 刘伟
- 关键词:政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
- 对政府边界问题的纯逻辑演绎被引量:4
- 2008年
- 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下讨论政府边界问题,首先必须承认政府对于社会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从应然的逻辑上讲,政府边界的确定符合社会的价值偏好;从实然的逻辑上讲,政府边界问题须从社会发展和政府运作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总体上看,政府边界的相关问题不论在规范上还是在实证上,都具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定性。
- 刘伟
- 关键词:社会逻辑
- 中国共产党民意汲取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回溯被引量:1
- 2012年
- 全面、持续和高效地汲取民意是一个政党能够倾听民声、汇聚民智,从而真正代表民意、赢得民心的基石,也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挑战和考验,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有着90年奋斗征程和辉煌成就,以及60多年执政阅历和丰富经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民意汲取模式呈现出历史性的演进与发展的显著特点。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民意汲取的主体特征进行"模式化"的概括提炼与理论分析,试图为系统和深入地梳理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以及探索执政规律方面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轨迹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 刘伟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 乡村群体性活动的发生机制再探讨——基于对两个个案的比较分析
- <正>本文所论的群体性活动,是指在乡村熟人社会中,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为了某一共同的利益或诉求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尽管这类群体性活动与西方的集体行动有一些区别,集体行动中"选择性激励"的相关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乡村群体性活...
- 刘伟
- 文献传递
- 党建引领:新时代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政治逻辑、实现机制与新型空间被引量:27
- 2018年
- 当代中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的,具体表现为以党建引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这也构成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政治逻辑。在回顾和反思现有公共物品(服务)、公民文化权利、文化治理三种视角基础上,党建引领视角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有五大实现机制,即党建精神注入机制、组织嵌入机制、阵地拓展机制、平台协商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上海闵行区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了党建引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实现机制的应用场景和操作过程。
- 唐亚林刘伟
- 政府与非法社会间关系的政治学考察
- 2008年
- 政府与非法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时代二者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的政治传统,而西方社会二者的关系则表明了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些面向。当代中国既延续了中国政治传统中的某些"不变",又在西方现代思想的冲击和社会转型下有所"变",而呈现出与传统不同的某些特征。探索这些问题对我们认识二者关系、建立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伟
- 关键词:政府非法组织西方社会
- 乡村群体性活动的发生机制再探讨——基于两个个案的比较分析
- 2008年
-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初步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两个个案相关要素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解释乡村群体性活动的发生原因、组织过程与影响因素。与现有大部分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选取东部相对发达地区乡村的群体性活动为观察对象,试图探明该区域的此类活动是否同样具备其他地区的相关机制,或者有其一定的独特之处。文章还具体分析了家庭、宗族等传统因素对乡村群体性活动的干扰,并且指出了具有乡村特色的群体性活动的内部制约和激励机制。最后,作者提出具有被迫性特征的维权活动的客观价值。
- 刘伟刘红祥
- 关键词:个案比较
- 寻求村落与国家之间的有效衔接——基于相关文献的初步反思被引量:5
- 2008年
- 在现代社会,国家只有与社会实现有效衔接和有机互动,才能实现良好的治理。具体到我国村落与国家的衔接问题上,综合现有学术界的问题挖掘和前景展望,可以发现有如下几种路径:一是依靠国家进一步介入,改造并整合村落;二是依靠社会自然生长,特别是村落的民间组织成长实现与外部世界包括国家的衔接;三是激活现有的体制内资源,主要是激活乡村党组织和乡村行政体系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衔接村落与国家的桥梁;四是通过部分志愿性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和文化建设整合乡村本土资源实现乡土社会的重建;五是通过市场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从而实现"市场统一中国"。对这些路径的逻辑前提和实践状况进行适当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 刘伟
- 关键词:村落
- SGI框架下欧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价值基础建构及其推进策略被引量:4
- 2017年
- 欧盟公民身份是欧盟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价值基础,由六大维度、五十项事项而构成的权利目录清单所规约,以确保欧盟所有公民能够享受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并进一步成为支撑欧盟建构与发展的价值基础。随着SGEI和SSGI等术语逐步进入欧盟正式文件,SGI以公共服务一体化领域法律与政策专用术语的方式,替代"公共服务",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共同语言,并建构了欧盟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概念体系与基本框架。在SGI框架下,欧盟采取了建立与支持政策网络、推广质量原则和标准、利用财政与项目弥合区域内差距、优化行政过程、重视信息服务等推进策略,在实践中有力地支撑起了欧盟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 唐亚林刘伟
- 关键词:欧盟经验公民身份包容性发展
- 阎连科的乡土批判——对《受活》与《丁庄梦》的比较阅读
- 2008年
- 将阎连科的《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与《丁庄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对比阅读,是理解作家乡村关怀的可取路径。与之前的大部分作品不同,阎连科这两次写作将反思的触角延伸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极限,也延伸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极限,更延伸到中国式权力的极限特征和运作的深层逻辑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这两个文本视为作家批判中国现状和未来命运的精神展示。
- 刘伟
- 关键词:《受活》中国式现代化乡土乡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