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 作品数:2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复杂的地权政治与简约的宪制逻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述评
- 2018年
- 吴晓燕教授新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以"产权冲击—治理回应"为叙事主线,全面系统地记录和阐释了主要发生在成渝两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及其改革经验,真实呈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地权政治的"复杂化"特征及其内在矛盾,是一部成功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的政治科学精品之作,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价值和重要的资政鉴政意义。复杂的地权改革,引发了复杂的基层治理,是因为当地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的直接目标并不是为了完善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而是为了解决城市化对土地的渴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而是一种"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这一点,尽管在吴著并没有直接予以挑明,但已经在书中内容的主旨中清楚地反映出来了。以优先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切入点的农村地权改革,可以重启地权政治的宪制逻辑,并能够把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重建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乃至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思路意味着要以简约化的宪制逻辑来规范和指导复杂无序、急功近利的地权政治实践(试点)。将"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转变为"重建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这样一种"宪法政治"思路,已经在吴著的结论部分隐约地呈现出来了。
- 王勇
-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
- 从“张国臂掖”到“生态屏障”——河西走廊由农返牧的历史契机及其地缘政治学意涵
- 2019年
- 在河西走廊被纳入汉代农业国家版图以前,经济类型以游牧为主,生态环境良好。但是自从它被纳入汉代国家版图以后,为了完成“经略西域”和“隔绝蒙藏”这一地缘政治使命,汉王朝便对河西走廊上的绿洲进行了屯垦化改造,经济类型由此前的游牧经济逐渐转变为定居农耕。由牧转农带来的人口增长,使得河西走廊以及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加。从今天来看,河西走廊已经基本实现了由牧转农的地缘政治使命,而新时代的地缘政治使命却日益凸显甚至可以说迫在眉睫——经由“国家养生”来保障西北政治与生态安全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现。因此,有必要借助建设祁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历史契机,适时地、有计划地通过由农返牧来偿还河西走廊以及祁连山区域的历史“生态欠账”,恢复其西北“生态屏障”的地缘战略地位,这显然是对新时代河西走廊地缘政治战略主题进行及时调整的一个明智选择。
- 王勇荆琦
- 关键词:河西走廊生态屏障地缘政治
- 法治的逻辑:法律体系与社情民意的衔接——“地方立法”的功能定位及其困境突破
- 2021年
- 立法理论与立法权的划分构成了法律体系的根基,地方立法作为法律体系与社情民意的衔接点时,便被赋予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统筹的宪制话语价值。公序良俗、地方知识等要素使地方立法的“动态”属性有了独特的动态法制功能;在立法质量与问题导向的辩证逻辑下,地方立法也随之产生了自身的法治功能。社情民意的历史演绎与法律体系的时代要求之间的互动,在通过地方立法独特的动态特性和功能予以呈现的同时,地方立法为社情民意与法律体系提供了融贯式发展的宪制基础。将央地立法权限以比例方式“活化”,从地方立法实践着手,构建社情民意的反馈互动机制,并通过其量化形式予以监督,以此推动地方民主法制建设,这不仅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要求和现实需要,也是地方立法存在和发展并实现其自身宪制意义的核心所在。
- 王勇仇博冰
- 关键词:法律体系社情民意法治功能
- 明断与立威:从“廌触不直”案中重新发现“睿智司法”的源头活水
- 2018年
- 由经'身遗牂味,羝顶羊贼'这一证据科学的线索,可以对作为'智判'的'廌触不直'案进行社科法学之重构。'廌触不直'案中的'睿智司法'得以可能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小型社群、实践理性、议事以制、谦抑低调、正义之心和师法自然。司法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本质上是应对偶然性或紧急事件时运用'努斯'(智慧)的能力。重新发现并找回的'睿智司法'的希望在于重建'社会'或'地方',即'地方—社群性知识'。
- 王勇
- 同城异梦:都市中的“游牧民”和“农耕民”
- 2017年
- 谢晖教授提出的“族群—地方性知识”这一全新的概念分析工具,不仅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强大的解释力,也是对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的另一种超越和再一次重构。“族群—地方性知识”或“地方—族群性知识”中的载体“地方—族群”,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依据农业文明时代形成的基本经济地理差异,可分为“游牧区—游牧民”和“农耕区—农耕民”。这两种类型其实都是由史前的“原型小农”——“农—牧民”分化而来。两种类型的“地方—族群”之“地方”与“族群”的时空剥离与重组,展开了从“入乡随俗”到“入乡留俗”,再到“同城异梦”的时空演化版图。“文明冲突”时代的困局有多种解决路径,只有“返回”历史起点,才能发现真正符合人类本性的生存智慧。建地建群、勤俭且慷、善于营建跨族群网络的新型“农牧民”,也许就是希望之光。
- 王勇
- 由“中”而“华”——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农村和农民学解释
- 2013年
- 人类社群持久不衰的基本条件是资源点与知识点的不断集成。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秘密,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其要点在于:一个资源点(中原农耕之地)和两个知识/制度创新点(西北游牧民和中原农耕民)。当代中国的复兴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去复制前述历史条件,但是,新的资源点与知识点的不断集成这个条件,则是共通的。
- 王勇
- 关键词:中华文明
- 主持人语
- 2023年
- 主持人语:在敦煌法学的百年研究历程中,对敦煌契约文书的研究,可以说起步最早、聚焦时间最长、研究成果也最为集中,是最能代表和体现敦煌法学学科特点和优势的一个领域。正是经由敦煌契约文书这个切入点,法学得以顺利进入敦煌学,从而为敦煌法学这一交叉学科之水到渠成、自然涌现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智识积累和资料准备。本组四篇文章聚焦于“敦煌法学·契约文明的时空之维”这一议题,旨在对敦煌契约文书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普遍的契约文明和契约精神进行深度发掘和专业阐释。
- 王勇
- 关键词:敦煌契约文书法学学科契约精神敦煌学主持人
- “天道无亲,契者恒存”:人类契约文明的地理起源——王斐弘《敦煌契约文书研究》阅读悟要
- 2023年
- 敦煌文献中的“五契四书”,集中体现了中古时期的敦煌民众及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善合亦善分”“善结亦善解”的“善契”智慧,这些智慧能够将“人人契约”与“天人契约”、“合契”与“符褉”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契约目的得以顺利实现。在敦煌契约中,诸如身份与契约、对等与互惠、公法与私法、神圣与世俗,以及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等从今天看来明显具有二元对立特征的概念和范畴,在当时的敦煌地区,却是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是和谐的而不是冲突的。这正是人类原生契约的完整精神。亚欧旧大陆上的契约地理,之所以集中分布于敦煌-吐鲁番这一个枢纽区域,是由这一区域的历史人文地理和自然气候地理共同塑造的结果。这一研究发现,一方面为找回东西方契约文明共同的历史地理起源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契约文明的制度自信和主体性自觉找到了文化根性,意义重大而深远。
- 王勇
- 关键词:契约文明地理起源
- 主持人语被引量:1
- 2023年
- “敦煌法学”这一新型交叉学科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刘俊文、胡留元等先贤学者提出“敦煌法制文书”“敦煌法制文化”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敦煌学、文献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得到充分发展的产物。2007年,兰州大学法学院李功国先生的弟子王斐弘教授在其专著《敦煌法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敦煌法学”这一概念,并且将敦煌法学视为敦煌学的重要分支。
- 王勇
- 关键词:敦煌学文献学主持人
- “情理法”叠加—扩展秩序结构及其信息经济学解释——以敦煌壁画故事《贤愚经·檀腻?品》为分析素材
- 2023年
- 习惯的存在,是为了节约行为主体的心智费用。人类的行为习惯与人类所处的情境秩序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习惯生成与秩序扩展,或习惯“返祖”与秩序收缩(坍塌)常常同时发生、密不可分。因此,习惯既有递增性特征,也有递归性特征。法理习惯是情理习惯的扩展秩序和叠加秩序,情理习惯是法理习惯的心性基础和情感之锚。情理秩序和法理秩序都具有“习惯性”的特征;从情理秩序自然过渡到法理秩序,主体适应这一秩序所支出的心智费用通常会先升后降,这就是“习惯化”;初级法理秩序往往会有进一步扩展为高级法理秩序的可能,但是,随着向其极限边界接近,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习惯度”会随之递减,因为人类适应超广域秩序的注意的信息费用或心智费用将极为高昂。《贤愚经·檀腻?品》中记载的端正王对檀腻?所连续遭遇的七个“难办案件”以及三个“生活困惑”案例进行智判和解惑的故事,是一个从社科法学透视习惯生成与秩序扩展之微观机理的绝佳素材。由此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定律”:秩序规模与主体的习惯度成反比,与主体的心智费用成正比,与第三方权威的依赖成正比。“习惯生成与秩序扩展”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和思维方法,是一种“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进路,其视角是自下而上、由内而外,关注的是一种内生的、本土性习惯秩序的渐进性成长。与谢晖教授的“情法一元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但是,近代以来,在中国还有一种相反的、更为强势的进路,即“习惯改造与秩序嵌入”,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视角,关注的是一种建构性秩序,或某种外来秩序对本土秩序的改造性嵌入,即所谓“教鱼游泳”。基于中国固有情理习惯的“天命”特征和“涌现”禀赋,从大历史、大时空的视角来看,以“进化论理性主义”为理念(信仰)基础的
-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