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语义
  • 5篇物性
  • 5篇角色
  • 4篇汉语
  • 3篇释义
  • 3篇名词
  • 3篇词典
  • 2篇句法
  • 2篇词典释义
  • 1篇动宾
  • 1篇动宾结构
  • 1篇动词
  • 1篇多义
  • 1篇修饰
  • 1篇修饰关系
  • 1篇研究范式
  • 1篇言教
  • 1篇义类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本体

机构

  • 13篇上海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3篇李强
  • 3篇袁毓林

传媒

  • 3篇辞书研究
  • 2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中国语文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中文信息学报
  • 1篇外国语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语言科学
  • 1篇当代修辞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物性角色看汉语供用句的句法语义特点
主要对供用句这类特殊的句式结构进行探讨。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供用句的句法表现和语义性质,即形式具有多样性、语义具有非动态性、凸显主语所指事物的属性特征、包含“供给”义和“使用”义;并且,认为供用句所表达的语义是...
李强
关键词:句法表现语义性质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被引量:7
2017年
语义的组合与生成并不总是遵守"弗雷格原则",很多情况是整个结构的语义超出组成成分的语义之和,汉语动宾结构就存在这样的现象。结合生成词库论的相关知识,本文以动词"听、读、写、看"和名词的搭配为例,说明动词对名词存在语义选择限制、名词存在语义转喻现象;并且认为动宾结构的语义生成和理解需要依靠物性角色和组合机制的共同作用。
李强
关键词:动宾结构
“都”和“只”的意义和用法同异之辨被引量:11
2018年
本文在潘海华(2006)、胡建华(2009)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都"和"只"的意义和用法做了更为精细的分析;发现"都"和"只"虽然在表面意义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都"表示"汇总概括","只"表示"限定排除";但是,在这种差异的背后却隐藏着某种相似性:它们都能引发排他性解读。本文着重探讨了"都"字句产生排他性语义的动因,以及"都"和"只"在关联对象、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焦点的话题化和关系从句化等方面所具有的一系列句法语义特性和限制条件;指出在表排他性的语义环境下,"都"和"只"的意义和用法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
李强袁毓林
关键词:谓语动词话题化
生成词库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词汇语义学中的一种研究范式,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成词库理论在吸收古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词义概念和语义组合的理论系统,有其自觉的、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表现为:词义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本体论陈述,经验感知是获得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的认识论思辨,组合机制驱动语义生成的方法论探索。相对于其他词汇语义学理论,生成词库有其特色鲜明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
李强
关键词: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被引量:16
2016年
词条释义在词典的编纂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一些名词在词典中的释义不够准确,主要表现为义项设立并不完备。文章从生成词库理论框架下的名词语义类型和物性角色描写体系来对名词的词典释义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讨论相关名词的用法特点,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对规约性的看法解释有的名词包含事件义的原因。
李强袁毓林
关键词:语义类型规约性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补议--对尚简(2017)的回应被引量:1
2018年
文章对之前文章尚未交代清楚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并对商榷文章进行回应。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分析起来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词义不可以、也不需要进行细致的切分和考察,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乃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路径和永恒动力。汉语合成类词语表现出多面性的语义特征,呈现出与之相对应的复杂的用法特点,如何对它们的词义进行准确的描写和刻画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尤其对于机器语言处理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来说有重要的价值。
李强
关键词:回应
从物性角色看汉语供用句的句法语义特点被引量:13
2016年
文章主要对供用句这类特殊的句式结构进行探讨,认为:供用句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语义具有非动态性;可以突显主语所指事物的属性特征;包含"供给"义和"使用"义。在此基础上对供用句所表达的语义进行总结。同时讨论供用句的形成机制问题,总体来看轻动词移位说、构式说、认知图示说和名词移位说等四种解释方案都有一定的价值,但都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主张从物性角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供用句的句法语义性质,指出主语名词物性角色中的功用角色与供用句中的动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供用句的"供给"义和"使用"义的生成也与功用角色相关。
李强
关键词:句法形式句式语义
从论辩理论和交互主观性看“差点儿没VP”的语义识解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对"差点儿没VP"结构进行新的探讨。从论辩理论出发指出"差点儿"是正向的论辩算子,能够引导听话人朝着好的、积极的方向对"差点儿没VP"进行语义解读。其中"没"不是羡余成分,它除了具有表达主观性的功能外,还体现出交互主观性特征,具体表现为:1)引导听说双方分别构建两个对立的认知心理空间;2)引导听话人取消原有的心理预期和推断。在"差点儿"正向论辩方向的作用下,这两方面相互整合共同促进听话人对"差点儿没VP"结构的语义理解。总体而言,"差点儿VP"具有描述事件状况的客观性特征,而"差点儿没VP"具有表达言语主体视角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李强
关键词:交互主观性
“事件·物质”类名词真的没有事件义吗?——兼谈合成类名词的词典释义问题被引量:2
2020年
合成类名词的语义性质比较丰富,用法特点比较复杂,这给词典释义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文章讨论“事件·物质”类合成名词,认为该类名词的事件义是独立的,谓词隐含并不能否定这类名词包含事件义解读方式。词语多义和模糊现象的区分直接影响到词典的义项设立。“事件·物质”类合成名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多种语义解读的可能性,有的是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有的则属于词义的模糊现象。词语的多义性对应多义项,而词义的模糊性对应多义面。合成类名词的词典释义需要建立在对词语具体的语法语义性质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之上。
李强
关键词:谓词隐含多义
国内生成词库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2018年
近些年来,生成词库论发展极为迅速,研究规模日益扩大。生成词库论视角下汉语研究的相关工作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文章对目前汉语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分别从语言本体、语言认知、语言计算和语言教学四个维度展示生成词库论在汉语上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汉语中一些不好描写和解释的旧问题,生成词库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同时对于扩大和深化汉语的相关研究课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李强
关键词:语言本体语言认知语言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