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8篇“ 脑能量代谢“的相关文章
- 高压氧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能量代谢及睡眠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龙岩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脑能量代谢水平、睡眠障碍情况、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血糖、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功能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高压氧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改善患者脑能量代谢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及肢体功能。
- 林美娜陈妙
- 关键词:脑梗死核心稳定性训练高压氧治疗
- 不同高压氧治疗时间窗对脑梗死患者脑能量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的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能量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2月医院接收的106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5例)、B组(35例)、C组(36例),3组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A组在发病12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B组在发病12~72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C组在发病72 h后接受高压氧治疗,3组高压氧治疗方案均相同,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时脑能量代谢指标(颈静脉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和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3组血糖、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EDV、PSV、Vm、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3组EDV、PSV、Vm均高于治疗前,A组>B组>C组;3组PI、RI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脑梗死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脑能量代谢,恢复脑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阻力。
- 张胜莹
- 关键词:脑梗死时间窗高压氧脑能量代谢血流动力学
- 网络药理学联合代谢组学探讨地黄饮子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是老年痴呆的最主要形式。A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途径和环节,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能量代谢障碍也是AD早期的重...
- 韩广卉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代谢组学地黄饮子能量代谢网络药理学
- 脑能量代谢失衡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作为一种多维度疾病,除了痛觉异常以外,常伴随负性情绪和认知障碍,但内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脑能量代谢失衡能影响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结构,在慢性疼痛过程中的痛觉异常、负性情绪以及认知障碍的产生和维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脑能量代谢特征、以及脑能量代谢失衡对慢性疼痛过程中痛觉异常、负性情绪以及认知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衙楠冯晨晨董馨多兰胡睿涵王珂
- 关键词:慢性疼痛能量代谢痛觉异常负性情绪
- 运动调节脑能量代谢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研究证实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脑能量代谢紊乱有关。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抑郁症患者脑内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之一。抑郁症的运动疗法相对于药物治疗具有较强的自控性和经济性特点,而且疗效显著,已被多个国家和组织推荐为抑郁症首选的防治手段。笔者综述了脑能量代谢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及运动干预影响脑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抑郁症的体医融合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 冀翠赵伟迪田俊生秦雪梅韩雨梅
- 关键词:抑郁症脑能量代谢线粒体代谢组学
- 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目的]综述近年来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总结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以脑能量代谢为主线,就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神经元葡萄糖摄取、跨膜转运和氧化代谢等脑能量代谢过程,探讨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途径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针灸可以通过葡萄糖代谢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以及能量代谢等途径,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保护脑能量代谢过程,改善神经退行性变,减轻疾病症状,从而发挥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结论]针灸作为一种替代辅助疗法,能够通过调控脑能量代谢途径来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
- 袁懿芸张利吴长乐张宁吕沛然邢文文乔海法杨晓航刘奇
- 关键词:针灸脑能量代谢神经退行性疾病葡萄糖跨膜转运氧化代谢
-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和血清NGF、NSE、MBP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分别为51例和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指标和血清NGF、NSE、MBP水平及相关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Lovett肌力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升高,空腹血糖、乳酸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GF水平升高,NSE、MB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其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改善,有效调节血清NGF、NSE、MBP水平,疗效明确。
- 武丹付莹颖刘彦莉罗洪良温晓龙何春阳
-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高压氧脑能量代谢NGFNSEMBP
- 偏头痛脑能量代谢机制被引量:7
- 2022年
-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偏头痛发作可能是对脑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失衡的反应,提示偏头痛可能是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性脑代谢性疾病。本文以偏头痛触发和缓解因素、生物学标志物、遗传学研究证据和循证治疗证据为切入点,探讨偏头痛脑能量代谢机制及其与其他发病机制的关联性,以为偏头痛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推动偏头痛个体化和精准治疗的发展。
- 金海娣潘梦雄陈媚娇刘恺鸣
- 关键词:偏头痛能量代谢线粒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限制性输血对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脑能量代谢、细胞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对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脑能量代谢、细胞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输血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予以开放性输血,当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100 g/L时停止输血;观察组予以限制性输血,当患者Hb水平>80 g/L时停止输血。记录并比较术前(T_(1))、术中(T_(2))、手术结束时(T_(3))两组患者能量代谢指标、脑氧代谢指标、细胞因子水平、认知功能评分。结果:T_(2)、T_(3)时刻,观察组动脉血乳酸动脉血乳酸(Lac_(a))、颈静脉球部血乳酸(Lac_(jv))、动脉血糖(Glu_(a))、颈静脉球部血糖(Glu_(jv))、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CF)水平及脑动脉血氧含量(CaO_(2))、脑静脉血氧含量(CjvO_(2))高于对照组(P<0.05),S100B及MBP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5 d、1周,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限制性输血,能保持患者循环稳定,平衡脑氧代谢水平,改善神经细胞因子水平,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 陈雪飞王秀芳王银华鲁怀伟
- 关键词:脑能量代谢细胞因子神经外科手术
- 重症中暑早期大鼠认知功能及脑能量代谢核磁共振氢谱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重症中暑(HS)早期大鼠认知功能及脑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与HS组(n=14)。HS组大鼠持续暴露于40℃热仓中,当核心体温达到42℃时取出复温3 h造模,对照组置于(25.0±0.5)℃环境中。HS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复温0 h、造模后复温3 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HS对两组大鼠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取对照组(n=3)及HS组(n=3)大鼠的组织,采用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学改变;取对照组(n=8)及HS组(n=11)大鼠脑组织,在核磁共振(NMR)波谱仪上使用MestReNova软件(v9.0.1)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从代谢组学角度阐述HS早期大鼠脑损伤的相关机制。结果病理研究结果显示,HS早期大鼠脑组织即出现神经细胞坏死、凋亡等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S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延长[(33.14±1.51)s vs.(53.14±2.14)s],寻找平台航行距离延长[(360.79±13.50)cm vs.(693.29±28.63)cm],目标区域穿越次数减少[(6.36±0.84)次vs.(2.64±0.75)次],目标象限航行时间百分比减少[(65.78%±1.06%)vs.(35.81%±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HS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模式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HS组大鼠脑内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乳酸(Lac)、琥珀酸(Suc)含量升高(P<0.05),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谷胱甘肽(GSH)、丙酮酸(Py)含量下降(P<0.05)。结论大鼠在HS早期即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且脑组织代谢模式发生改变,出现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能量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状态。
- 何国鑫马志全潘升华徐安聪陈尔徐啸天虞希冲
- 关键词:重症中暑脑损伤核磁共振氢谱
相关作者
- 杨婷

-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后 脑能量代谢 磷酸肌酸 ATP酶 外源性磷酸肌酸
- 苗明三

- 作品数:1,400被引量:10,584H指数:46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动物模型 中药 数据挖掘 中西医临床 模型分析
- 王志翊

- 作品数:102被引量:280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急性草乌中毒 去细胞 中药 生物支架
- 乔江华

-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后 心肺复苏 ATP酶 脑能量代谢 磷酸肌酸
- 卢中秋

- 作品数:1,049被引量:3,895H指数:2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创伤弧菌脓毒症 创伤弧菌 脓毒症 百草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