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晋玮
-
-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陈文明
- 作品数:287被引量:8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硼替佐米 血管新生 预后
- 陈世伦
- 作品数:148被引量:51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硼替佐米 白血病 预后
- 杨光忠
- 作品数:51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血管新生 硼替佐米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崔志澄
- 作品数:32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肌梗塞 内皮素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 不稳定性心绞痛
- 赵燕军
-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血浆 Α-颗粒膜蛋白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 患者血浆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浆纤溶系统的动态观察
- 1995年
- 本研究对尿毒症血透析过程中血浆t-PA、PAI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血液透析中t-PA活性明显降低,而PAI明显升高,至透析结束最明显。透析前t-PA与PAI活性分别与透析2小时、透析结束比较,以及透析2小时与透析结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血液透析使尿毒症思者纤溶系统受损,易于形成血栓。
- 陈世伦彭立人崔志澄刘晋玮赵燕军梁悦
- 关键词:尿毒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PAI
- 不同亚型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转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利用一定组合的细胞因子 ,将不同亚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 m yeloidleukemia,AML)细胞在体外转化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方法 :8例初发 AML 患者 (其中M1 1例、M2 a3例、M32例、M4 c1例、M51例 )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 ,在含 GM- CSF、IL- 4和TNF-α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14天 ,通过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和 MTT法混和淋巴细胞反应来鉴定 DC。结果 :6例患者的 BMMNC培养 14天后转化为 DC。 DC的免疫表型 CD1 a、CD83、CD86 、HL A- DR较培养前明显上调 (P<0 .0 5 )。 DC对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远高于对照 (P<0 .0 5 ) ,而且随 DC数量的增加刺激 T细胞增生的活性越强。2例患者(M2 a1例 ,M31例 )的 BMMNC未转化为 DC,免疫表型分析显示 CD83及 CDla的表达较低 ,但 CD86 及HL A- DR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一定组合的细胞因子可以将 AML细胞在体外转化为形态、表型和功能符合 DC特征的细胞。某些 AML患者的原始细胞不能转化为 DC,与其亚型无关 。
- 高文陈世伦刘晋玮戴红李燕郴王慧娟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白血病髓性急性细胞因子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与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住院的67例初治为M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5岁,n=20)和年轻组(≤65岁,n=47);再按照Durie-Salmon(DS)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Ⅱ期组(n=8)和Ⅲ期组(n=59);按照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期组(n=6),Ⅱ期组(n=19)和Ⅲ期组(n=42);按照免疫分型标准将其分为:IgA型组(n=19),IgG型组(n=23),轻链型组(n=19)以及其他类型组(n=6);按照中位血清sIL-6R水平,将其分为sIL-6R≤500 ng/L组(n=43)和>500 ng/L组(n=24).MM患者经4~6个疗程治疗后,能够评价疗效的患者为29例,按照疗效将其分为获得部分缓解(PR)及以上疗效组(n=25)和未达PR组(n=4).(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sIL-6R水平上,比较其在不同年龄组、不同免疫分型组、不同临床分期组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血清sIL-6R水平与患者疗效以及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组MM患者的血清sIL-R6水平为(496.6±204.4)ng/L与年轻组的(494.8±260.0)ng/L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P=0.98);IgG型患者的sIL-6R水平最高[(590.6±285.5) ng/L],轻链型患者次之[(475.6±253.0) ng/L],lgA型患者最低[(418.0±137.1) ng/L],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95,P>0.05).DS分期Ⅰ/Ⅱ患者的sIL-6R水平为(598.1±347.2)ng/L较Ⅲ期组的(482.3±226.5)ng/L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t=1.199,P=0.23).ISS分期Ⅰ期组患者sIL-6R水平为(469.5±271.4)ng/L较
- 刘晋玮魏秀珍李欣耿传营陈文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数的变化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 1993年
- 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后第1、2、3天及第1、2、3周末周围静脉血中的血小板数及血小板GMP140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血小板数存有规律性变化,发病的第一天即已下降,第3天降至最低,然后上升,2周末达到最高。和血小板GMP140的变化比较,两者的变化正好相反,血小板GMP140在发病的第3天达到高峰,然后下降。这提示血小板数的变化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
- 李维根崔志澄赵燕军刘晋玮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临床分型及疗效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76例MM患者血清VEGF浓度,分析其与MM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分型、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老年组(>65岁)相比,年轻组(≤65岁)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高,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gG型患者血清VEGF水平最高,轻链型次之,IgA型最低,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DS分期Ⅲ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Ⅱ期患者有增高趋势,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SS分期Ⅰ期患者VEGF水平较Ⅱ/Ⅲ期患者低,但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MM患者经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mission,VGPR)的患者VEGF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而获得PR以下疗效患者的VEGF水平则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根据VEGF的血清水平(≤150 ng/L)将患者分为2组,2组之间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存在明显差异(P<0.05),VEGF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MM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年龄、分期和分型无明确关系,但与MM患者疗效及生存期具有相关性,是MM患者的危险预后因素。
- 李欣魏秀珍刘晋玮耿传营陈文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尿毒症患者血清对小鼠红系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 目的:通过将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清与小鼠骨髓细胞进行培养,分析尿毒症患者对小鼠骨髓红系爆式形成单位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是否存在。
方法:选择12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未经透析患者为实...
- 刘晋玮陈文明孙倩美
- 关键词:尿毒症血清指标细胞培养
- 文献传递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P-2、MMP-9、MIP-1α、VEGF和IL-6表达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黄仲夏刘晋玮郭益群张蕾陈文明戴红陈世伦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CD44v6撕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D44v6(一种变异的CD44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4例MM患者[14例初发和复发MM患者(初发和复发MM组),10例病情稳定MM患者(病情稳定MM组)1和15位健康骨髓移植供者或非肿瘤良性贫血患者(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培养上清的SDF-1d、CD。水平。结果初发和复发MM组MNC培养上清的SDF-1α、CD44v6表达水平[(7232.41±2644.97)Pg/ml和(34.344±13.20)ng/m1]显著高于病情稳定MM组[(2315.49±748.29)Pg/ml和(15.694±5.28)ng/m1](t=6.25、t=7.82;均P〈0.05)和对照组[(1149.524±636.06)Pg/ml和(4.854±3.62)ng/m1](t=4.60、t=7.61;均P〈0.05)。病情稳定MM组SDF-1仪、C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99、t=4.87;均P〈0.05)。9例初发和复发MM组的BMSC与人类骨髓瘤细胞系细胞U266加入rhlL-6进行混合培养后,SDF-1α水平[(6180.254-5925.38)Pg/m1]显著高于5例对照组BMSC[(1021.13±358.65)Pg/m1]和9例初发和复发MM组[(1004.074±727.36)Pg/ml](t=2.66、t=2.42;均P〈0.05)。而其他BMSC各组间的SDF-1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F-1α与CD。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1,P=0.03)。结论SDF-1α、CD。水平升高与MM的病情进展或发病有关,也可能与MM的肿瘤浸润过程有关;而这些体内过程可能需骨髓瘤细胞和BMSC与IL-6、SDF-1α和CD44v6等因素协同完成。
- 吴垠王远望刘晋玮陈世伦戴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CD44间质细胞
- 尿毒症患者血清对小鼠红系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通过将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清与小鼠骨髓细胞进行培养,分析尿毒症患者对小鼠骨髓红系爆式形成单位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是否存在。方法选择12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未经透析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50±12)岁。另选1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将实验组、对照组血清分别稀释成不同终浓度(0%用等量培养液代替血清,1.25%、2.5%、5.0%),采用甲基纤维素细胞培养方法与小鼠骨髓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两组不同浓度血清对小鼠骨髓CFU-E、BFU-E集落生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血清共同培养的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和BFU—E的集落数均明显减少,且随血清浓度的增加,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和BFU-E的集落数逐渐减少,各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浓度时,与实验组患者血清共同培养的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和BFU-E的集落数较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共同培养的CFU-E和BFU-E集落数明显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存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其对红系造血祖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 刘晋玮孙倩美陈文明
- 关键词:尿毒症贫血
- 5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前激肽释放酶活性变化的分析
- 1992年
-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浆激肽系统的变化,我们动态观察51例AMI后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的活性变化,与40例正常人血浆P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I一周内血浆PK最低,以后逐步恢复正常;有并发症组低于无并发症组,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这提示,AMI时测定血浆PK浓度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了解预后亦有一定价值。
- 陈世伦崔志澄赵燕军刘晋玮吴小清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前激肽释放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