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玫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韩明哲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32被引量:97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 冯四洲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78被引量:5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 姜尔烈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70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周征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7被引量:16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扩增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 黄勇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8被引量:13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应用双脱氧指纹法检测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提高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的检出效率,快速对苯丙酮尿症患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采用双脱氧指纹(dideoxyfingerprinting,ddF)检测技术,ddF法是将单链构象多态(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分析技术和双脱氧测序技术结合为一体的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它能有效地检测基因突变而不受扩增片段长度的限制。用ddF法鉴定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上的突变Y165X,Y204C和Q355H。结果有多条泳带不同于正常对照泳带。采用SSCP技术,也检测出突变Y165X和Q355H显示了不同于正常的泳带位移,而扩增片段较长的含突变Y204C的样本却未显示异常泳带。结论ddF检测技术对大片段基因的突变检测比SSCP法更为敏感。
- 马继红黄尚志王玫李辉李辉罗会元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遗传病DDFPAH
- Ex vivo expansion of Vα24 NKT cells
- <正>Here we studied to optimize a method for expanding Va24 NKT cells ex vivo and searched about the effect of ...
- 黄勇姜尔烈周征刘庆国何祎王玫翟文静韩明哲
- 文献传递
- 成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正>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T)是治疗血液病、实体瘤、免疫缺陷病及遗传疾病的最有效方
- 姜尔烈周征王玫翟文静王荷花杨栋林阎嶂松刘庆国黄勇周世勇韩俊领韩明哲
- 文献传递
- 三种新型口服铁剂与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比较被引量:18
- 1997年
- 比较了3种新型口服铁剂:右旋糖酥铁片、硫酸亚铁缓释胶囊(Feospan)及硫酸亚铁缓释片(Slow-Fe)与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上述3种新型口服铁剂治疗IDA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硫酸亚铁,疗效反应更为迅速,副作用少见。对于贫血严重的IDA患者,以及慢性胃肠道失血及慢性腹泻所致的IDA患者,更适于应用上述新型口服铁剂治疗。此3种新型口服铁剂有推广应用价值。
- 储榆林郑以州徐肇明王玫夏长清姚宏昌王谨汪丽君程毓清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右旋糖酐铁硫酸亚铁药物疗法
- 应用PCR-SSCP检测苯丙氨酸羟化酶 基因外显子7区域的点突变被引量:2
- 1993年
-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与DNA单链构象多态(SSCP)技术,分析6例已知或未知突变点的苯丙酮尿症患者的PAH基因外显子7区域。结果表明,R243Q(位于外显子7)突变基因PCR产物的单链电泳带与正常对照有明显的差异。在2例1个或2个突变等位基因未知的患者中发现了一条与正常单链、R243Q突变单链及正常双链电泳带均不同的带,其位置与正常对照的一条带相近。这一结果提示这二例患者在PAH基因外显子7区域可能存在一个新的突变点。
- 苗世荣方炳良黄尚志王玫袁丽芳刘国仰罗会元
- 关键词: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
- 5'-核苷酸酶在白血病中的分布特点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5'-核苷酸酶(5'-NT)在不同类型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分离100例不同白血病、3例MDS患者、9例非白血病患者和6例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以5'-单磷酸胞嘧啶核苷(5'-CMP)为底物进行细胞组织化学反应,电镜半定量分析5'-NT阳性细胞率和阳性指数。结果:5'-NT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有核细胞胞膜。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M2a、t(8;21)、t(15;17)各组细胞阳性率和阳性指数依次降低,阳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1、M2a、t(8;21)、t(15;17)和M5患者5'-NT阳性细胞率和阳性指数均显著高于MDS、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5'-NT阳性细胞率和阳性指数高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L、MDS、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的5'-NT阳性细胞率和阳性指数低,组间及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白血病患者胞膜5'-NT表达与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负相关。
- 赵轼轩刘津华董树旭张华梅王玫李庆华庞天翔茹永新
- 关键词:白血病电镜
- 苯丙酮尿症患者智能障碍程度与基因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了解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智能障碍程度与突变基因性质的关系。方法应用PCR-ASO及PCR-SSCP方法对45例经典型PKU患儿作突变基因检测。对查明基因型的27例患儿就其智能障碍程度及基因突变性质作一比较。结果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型与患儿智能障碍程度缺乏一致性。27例中仅8例表型与基因型相符,19例不符。结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性质与其表达的酶活性、与治疗前血苯丙氨酸浓度高低相关,但与就诊晚。
- 袁丽芳方炳良方炳良王涛王玫杨涛王涛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基因型
- Pyst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Pyst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相对定量检测34例初治AML、6例复发AML、10例缓解AML和8例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Pyst2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治和复发AML患者Pyst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缓解患者(分别为0.43和0.48,0.11和0.19,P<0.05)。Pyst2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初诊时白细胞数、LDH、核型、免疫表型无关。除M3外,高表达Pyst2组的缓解率为70.6%(12/17),8例低表达病例均完全缓解(P<0.05)。结论AML高表达Pyst2mRNA。过度表达Pyst2的AML患者化疗缓解率较低。
- 王志东冯四洲周世勇王玫周征翟文静韩明哲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万长春李云涛冯四洲邹德慧李桥川王亚非王国蓉李新李增军徐燕王玫韩明哲严文伟邱录贵
- 关键词:纯红细胞再生障碍ABO血型不合移植后ALLO-HSCT回顾性地分析PRCA
- 中国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一个新的切接位点突变的鉴定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鉴定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355位密码子上的一个新的错义突变Q355H,此突变导致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此突变位点恰位于外显子10和内含子11的交界处,因此将引起mRNA形成过程中的剪接错误而产生异常的mRNA。
- 马继红黄尚志王玫李辉罗会元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羟化酶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