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
- 作品数:13,416 被引量:30,125H指数:51
- 相关作者:许结苗怀明王勇王彬彬张光芒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主持人语:开辟新园地 大家共耕耘
- 2005年
- 卞孝萱
- 关键词:清代书院治学特点
-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文化意识
- 2012年
- 贾平凹的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西北乡土文化气息,那忧郁的埙音、激越的秦腔和淳厚的民风,代表着西北作为当代文化重地的高亢之音。贾平凹在《废都》中描写了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的悲哀,他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必须在荒凉的无何有之乡孤独地前行。《怀念狼》则描写了人类生存的一种悲哀和幻灭感,而这种感觉正是通过以狼为视角的狼性思考来体验的一种人类孤独感。
- 牛秋实
- 关键词:乡土文化乡土意识
- 新世纪印度电影中的“他者”
- 2012年
- 随着印度1995年加入世贸组织,印度政府在1999年将电影业纳入官方认可的产业范围,使其可以获得合法银行贷款,同时鼓励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印度电影业,藉此,印度电影开始了向全球扩张的进程。合拍片的增多,移民印度导演的群体崛起,使得新世纪的印度电影中充满了异域景观。
- 汪许莹
- 关键词:印度电影世贸组织印度政府外国资本私人资本
- 朱琦及其散文创作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张维
- 关键词:桐城派散文创作
- 善与善的冲突:《琵琶记》的伦理世界被引量:2
- 2013年
- 《琵琶记》中的情节疏漏并非只是剧作学问题,而是高明有意识地避免将蔡家悲剧归结到牛相身上,从而由中国古典戏剧中常见的个别人物之间的善恶冲突,转向更深刻而普遍的善与善的伦理冲突。通过高明的精心设计,《琵琶记》中的伦理冲突恰好覆盖了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三种伦理关系:君臣、父子、夫妇("三纲")。相较于剧中实际展示的价值不可通约、苦难无法补偿的伦理困境,开篇所谓的"风化之旨"几近于虚饰之辞。
- 陈恬
- 关键词:戏曲艺术艺术史《琵琶记》伦理冲突
- 说“盜”被引量:2
- 2014年
- 结合对古文字中"潮"之本字形体演变的考察,文章认为"盜"之本形"■"所从的"■"旁,是从"潮"的象形初文的一种变体演变而成的。"■"应理解为一个以"■(潮之象形初文)"为声符的形声字。
- 魏宜辉
- 关键词:古文字讹变
- 《清真集校注》疑义举正
- 2008年
- <正>《清真集校注》~①是近年来词集整理工作所取得的一项可喜成就。该书在宋陈元龙注本的基础上,后出转精,对周邦彦存世词作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注释、考证,因而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以来百馀年问所出版的宋词别集笺注类著作中,孙注本应是最好的注本之一'。~②笔者在通读该注本后,也认为此誉并非虚言。当然,由于校注工作本身的繁杂性,
- 夏志颖
- 语图符号学视野下鲁迅文学的图像演绎被引量:1
- 2017年
- 鲁迅文学的图像演绎模式,主要包括反抗式、颓废式、温情式三种。具体来看,鲁迅作品主题和封面图像相互文,封面图像超出了外在的装饰功能,具有阐释文学主题的功能,并与鲁迅的精神世界相联系。鲁迅的图像观影响着鲁迅的图像叙述实践,作为文化图像的"山海经"和作为政治图像的"幻灯片"促成了鲁迅关于图像的两重认知。同时,鲁迅的图像情结和他的文学事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图像构成鲁迅文学的另一种讲述方式:一是对于图像价值的充分信任和肯定,二是对于文学叙述的图像化尝试,鲁迅的文学创作通过图像艺术不断地外化和延宕。
- 张乃午
- 关键词:鲁迅文学
- “古今之争”及其现代启示
- 2004年
-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文艺正是在这种古今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走向前进的。
- 宋雄华
- 关键词:古今之争历史发展
- 试论文化的分化与两种现代性
- 2004年
- 齐美尔、韦伯和哈贝马斯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现代性中文化分化的问题。无论是齐美尔所说的主客观文化的分化,还是韦伯和哈贝马斯所归纳的三个领域的分化,都与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对立息息相关,对文化分化不同角度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现代性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张力。
- 谭善明曾莹
- 关键词: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