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作品数:492 被引量:667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蓉霞崔宜明邓辉马德邻侯冲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9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6篇哲学宗教
  • 45篇文化科学
  • 33篇政治法律
  • 29篇历史地理
  • 22篇经济管理
  • 20篇文学
  • 10篇社会学
  • 10篇艺术
  • 7篇生物学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语言文字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3篇哲学
  • 44篇主义
  • 43篇道德
  • 39篇伦理
  • 29篇文化
  • 26篇马克思主义
  • 20篇教育
  • 18篇佛教
  • 15篇施韦泽
  • 14篇社会
  • 14篇伦理学
  • 14篇传统文化
  • 13篇儒学
  • 13篇宗教
  • 13篇孔子
  • 12篇儒家
  • 11篇敦煌遗书
  • 10篇政治
  • 9篇信仰
  • 9篇无神论

机构

  • 457篇上海师范大学
  • 12篇淮北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城市管理...
  • 4篇上海立信会计...
  • 3篇合肥师范学院
  • 3篇河北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克拉玛依职业...
  • 1篇安徽省社会科...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无锡职业技术...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44篇陈泽环
  • 22篇高惠珠
  • 18篇方广锠
  • 18篇侯冲
  • 15篇陈蓉霞
  • 15篇石立善
  • 13篇郭美华
  • 12篇牟春
  • 11篇毛勒堂
  • 10篇王幼军
  • 10篇崔宜明
  • 9篇王建平
  • 9篇朱庆跃
  • 9篇李申
  • 8篇张志平
  • 7篇蔡志栋
  • 7篇陈卫平
  • 7篇吴广成
  • 6篇付文科
  • 6篇杨少涵

传媒

  • 23篇上海师范大学...
  • 11篇学术界
  • 11篇船山学刊
  • 10篇科学与无神论
  • 9篇敦煌研究
  • 9篇道德与文明
  • 8篇哲学动态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江西社会科学
  • 7篇社会学家茶座
  • 7篇衡水学院学报
  • 6篇人文杂志
  • 6篇云南社会科学
  • 6篇宗教学研究
  • 6篇学术探索
  • 6篇思想理论教育
  • 6篇哲学分析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复旦学报(社...
  • 4篇上饶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0
  • 9篇2017
  • 45篇2016
  • 72篇2015
  • 64篇2014
  • 68篇2013
  • 62篇2012
  • 56篇2011
  • 57篇2010
  • 21篇2009
  • 1篇2008
4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穆斯林的研究——以《教务杂志》为中心
2014年
本文以《教务杂志》上刊登的文献为资料,就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穆斯林的研究进行评析。结合传教工作的三个阶段,梳理相关文献的研究重点,并探寻两种文化相遇时应当具有的态度。
马凌云
关键词:西方传教士中国穆斯林
德国柏林旧藏吐鲁番出土唐写本《毛诗正义》残叶考被引量:1
2013年
一、吐鲁番出土《毛诗正义》残叶与一帧照片20世纪初,德国'皇家普鲁士吐鲁番考察队'所劫获吐鲁番出土古文书中,有一片写本《毛诗正义》残叶,此写本不见于德国柏林今藏卷子中,相关德藏目录亦不载~①,目前不知所在~②。管见所及,唯有日本学者高田真治(1893—1975)传存黑白照片一帧而已~③,故久不为人所知。高田曾于1928年2月至1930年5月在德国汉堡大学留学~④,残叶照片即获得于其留德期间。
石立善
关键词:写本正义
“一本”与“性善”——论戴震对孟子道德本体论的圆融与展开被引量:7
2013年
胡适曾评论说,戴震是八百年来中国思想史上与朱熹、王阳明并列的三个极重要人物之一,甚至说他是朱熹之后的第一个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参见胡适,第139、144页)戴震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博采六经、孔孟之言所作的思考之中,尤其对孟子思想的发展值得重视。孟子倡言性善论,为人的道德生存活动奠定了基础,戴震则抽勒出“一本论”与“性善论”来深化孟子的道德本体论,在三个方面作了富有意义的展开:其一,在道德存在论的视野下,人的道德存在与自然存在之间常相背离。如何在人的整体性生存中安顿道德和自然,孟子语焉不详。戴震则通过对孟子不甚引人注目的“一本”论的强调,突出了道德和自然基于“行事”的统一。其二,对于孟子的性善论,历代主流理解都倾向于认为是先天本体自身圆满自足,本体自身之本质即善。戴震则在道德与自然“一本”于“行事”的基础上,强调道德主体经由自觉行动实现自然与必然之间的连续性展开,即继继不已之展开为善的根本所在,从而用“以善为性”取代了简单的“人之性善”。
郭美华
关键词:道德本体论孟子思想性善论自然存在圆融
论海德格尔技术观被引量:1
2014年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作为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先驱,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本质探讨,而成为学界公认的对技术"存在论"进行追问和创新的哲学家,本文探讨了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对其进行了梳理和评判。
于骐鸣
关键词:技术观
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玄学派挑战的回应
2014年
在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中,除了对科学派进行批判外,玄学派对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质疑,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知识理性、价值理性、实践理性功能。为此,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真理性、价值真理性、实践真理性。具体体现为:初步阐述了科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真理性;深刻论述了自由人生观或自由意志的不"自由",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真理性;较为正确地分析了通过变革实行社会主义救国论的现实依据,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真理性。这些回应,既巩固了之前批判东方文化派所取得的成果,即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更重要地在于为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如何正确地推进指明了方向。
朱庆跃何云峰
关键词:玄学派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经济伦理在资本的时代如何可能被引量:1
2011年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分析,资本时代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私人利益压倒公共事务,公善为资本让路;第二,资本要求无止境地普遍化和理性化。当这两个特征走向极致时,就将导致资本主义的毁灭。换言之,资本的逻辑没有它看似所具有的合理性、神圣性和正当性。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既然资本的逻辑本身没有它的正当性,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跳出资本自身的逻辑来寻求某种非资本的逻辑,从而重新引导我们对经济伦理的思考,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重新思考经济伦理问题有着特殊的意义。
乐小军
关键词:经济伦理资本儒家思想
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
2013年
主持人语:"文化"的定义,据说至少有200多种。我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特定人群在特定时间、空间中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方广锠
关键词:文化比较文明对话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主持人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当代意义
2014年
本文对邓小平政治哲学三大特征,即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标志的政治价值目标,"以发展是个硬道理"为标志的政治理性思维,以"合作双赢"为标志的政治策略原则,做了深入阐释;认为分配政策应向"弱势群体"倾斜,毫不留情不手软地"反腐倡廉","马不停蹄"地全面深化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必然得出的政策原则。
高惠珠赵建芬
关键词:政治哲学
《般若心经》——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之又一例证被引量:4
2013年
有学者指出,大藏经中署名为鸠摩罗什译的《大明咒经》是依据鸠摩罗什所译经典及其他资料抄集的抄经,而所谓玄奘翻译的《般若心经》是中国人编撰的伪经。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玄奘在赴印度前得到的《般若心经》,可能就是署名为鸠摩罗什译的《大明咒经》的早期形态。玄奘将该经带到印度,翻为梵文,即其后流传的《梵语心经》的最初流传本。玄奘回国后又把《梵语心经》译为汉文,即现在大家习知的《般若心经》。现存《梵语心经》写本中,尚有经不空润色者。此外,印度僧人又在玄奘本《梵语心经》的基础上编辑成的三分具足的《般若心经》,该经回流中国,先后为法月(先后两译)、般若共利言、法成、施护等人译为汉文。《般若心经》是"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的又一例证。
方广锠
关键词:疑伪经
阿嵯耶:“中国造”的洋标签被引量:4
2013年
阿嵯耶最先见于云南地方史料《南诏图传》,但从史源、史料真实性、南诏佛教具体内容等方面来看,不能认为《南诏图传》所说是真实的历史。从南诏历史来看,南诏具备强大国力和独立政治后,欲与唐约为兄弟或舅甥,却被唐中央根据《春秋》大义,要求像以前一样向唐奉表、称臣、贡方物。南诏为了使自己较以前有更高的地位,一方面淡化其受唐朝支持和受汉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表达南诏与印度文化有密切关系,以便抗衡汉文化。阿嵯耶是南诏在试图建构足以抗衡汉文化的文化体系时创造的"梵名",是南诏处理其与唐关系时,力图争得与其国力相当的政治地位而创造出来的洋标签。
侯冲
关键词:南诏佛教夷夏之辨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