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儿童医院
- 作品数:129 被引量:495H指数:11
- 相关机构:东莞市儿科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多肽疫苗的筛选评估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多肽疫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疫苗的筛选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病原体中和抗原表位多肽序列作为多肽疫苗的序列;将选定的中和抗原表位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多肽合成,封闭活性基团;将多肽与偶联载体进行偶联,洗脱未...
- 刘倩陆小梅彭琪蒋再学谢明玉
- 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对107例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致伤原因:坠落伤52例(48.6%),跌伤19例(17.8%)、交通事故伤23例(21.5%);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9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1例;伤后早期并发症:发热73例(68.2%)、低血压27例(25.2%)、硬膜外血肿24例(22.4%)、癫痫17例(15.9%)、脑梗死6例(5.6%);107例中手术治疗60例,保守治疗47例,随访1年,根据GOS判定疗效:痊愈94例(87.9%),轻残4例(3.7%),重残2例(1.9%),死亡7例(6.5%)。结论儿童颅脑损伤的治疗依赖于快速且稳定的神经外科评估、干预,持续管理应侧重于预防继发性脑损伤,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理国富邓旺斌张咏康郭燕萍陈卓冼慧仪马达
- 关键词:颅脑损伤儿童
- 维生素E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对患儿氧化应激与炎症指标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E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效果及对患儿氧化应激与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HSP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维生素E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氧化应激与炎症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研究组关节症状、皮疹及肾损伤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丙二醛(MDA)与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E辅助治疗HSP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效改善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曾海生
- 关键词:维生素E过敏性紫癜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 匹多莫德治疗RMPP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的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匹多莫德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呼吸内科进行诊治的RMPP患儿40例,分为观察组A(2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B(20例,加用匹多莫德),并同期选取我院儿保科正常体检的患儿4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对比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儿经匹多莫德的干预效果。结果入组时观察组患儿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儿CD4+、CD8+、CD4P/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患儿CD4+、CD4+/CD8+水平均高于观察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患儿反复发作次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观察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PP患儿免疫功能指标低于健康患儿,经匹多莫德干预后RMPP患儿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因此RMPP患儿可给予匹多莫德进行干预,以提高临床效果。
- 邹贤
- 关键词:免疫功能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匹多莫德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重症MPP患儿,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以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混悬剂等药物进行抗炎、抗菌、止咳、祛痰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支气管镜下生理盐水、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肺泡灌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重症MPP的效果理想,能有效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机体炎症的吸收,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赖茂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肺泡灌洗症状改善
- 皮毛窦为首发表现的椎管内巨大脂肪瘤一例
- 2019年
- 患儿,女,4个月,以"发现骶尾部赘生物4个月"为代主诉于2017年8月17日入住东莞市儿童医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骶尾部一赘生物,长2 cm,质地软,有毛发,呈淡黄色,局部皮肤无红肿及压痛(图1);近半月来左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伴肌肉萎缩,左大腿中段周径较右侧细1 cm,肌力3级,左足弓高,呈"马蹄内翻足"畸形。腰椎MRI示:腰骶椎椎管扩张,部分椎板缺如,腰骶管内见团块状脂肪组织及部分马尾从左侧椎孔凸出达皮下,大小为6.5 cm×3.9 cm×2.4 cm,圆锥位于S3水平(图2)。
- 理国富张咏康郭燕萍马达解丛民
- 关键词:隐性脊柱裂椎管脂肪瘤
-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选取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及胸部CT的改善情况。观察组在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及胸部CT的改善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支气管镜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中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使用。
- 赖茂
-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重症支原体肺炎
- 改良侧脑室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改良侧脑室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脑积水患者使用该术式,以听眦线为基线,根据头颅CT选择穿刺层面及路径,目标侧脑室长轴连线与头皮枕部交于A(穿刺点)、与对侧前额部交于B点,侧脑室正中线与前额部正中交于C点,平行于听眦线在头皮上测量并标记出C、B点,连接AB点并标出轨迹,穿刺时从A点进针,方向平行于AC和AB平面并指向B点。分析手术时间、分流管位置、临床症状、脑室缩小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2例脑积水患者均采用该术式,手术时间为(50±10) min,术后分流管位置满意;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侧脑室缩小18例(占81.8%);并发颅内感染1例,抗炎治疗后痊愈;3例术后2年并发分流管阻塞,堵塞率13.6%,手术更换分流泵后痊愈。结论改良侧脑室枕角穿刺行V-P术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理国富康聪张咏康马达解丛民
- 关键词:穿刺术脑室腹膜分流术
- 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东莞市和湛江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收治的孤独症儿童49例作为干预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作为正常组,对比两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类型、性格特点、父母文化程度,分析患儿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对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异物窒息、交通意外等被动伤害发生率高于正常组(20.4%vs. 5.0%, 14.3%vs. 2.0%, P <0.05);干预组坠床、动物咬伤、溺水、烧伤/烫伤等主动伤害发生率低于正常组(4.1%vs. 19.0%, 0.0%vs. 10.0%, 0.0%vs. 8.0%, 4.1%vs. 16.0%, P <0.05)。干预组以孤僻性格为主(51.0%),正常组以开朗性格为主(42.0%),两组儿童性格特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组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均低于正常组(P <0.05)。≤5岁组患儿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4.7%,> 5岁组患儿的意外发生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孤独症患儿意外伤害发生率越高(P <0.05)。结论孤独症患儿意外伤害以被动伤害为主,性格特征、年龄及父母文化程度对孤独症患儿意外伤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 关江伟骆庆明钟柏茂
- 关键词:孤独症影响因素
- 父亲生育年龄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佛山、北京、武汉、杭州、重庆的6家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71例ASD儿童,以及年龄、性别和母亲生育年龄与ASD儿童匹配的284例正常发育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母亲孕期及分娩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A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母亲孕期及分娩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患AS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1.12,95%CI:1.02~1.23,P<0.05)。将父亲生育年龄分组进一步分析,显示父亲生育年龄≥40岁与子代患AS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调整前OR=7.08,95%CI:1.77~28.32,P<0.05;调整后OR=8.50,95%CI:1.71~42.25,P<0.05)。结论父亲生育年龄过大与子代患ASD风险升高显著相关,父亲生育年龄≥40岁为子代患ASD的高危年龄段。[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63-868]
- 潘宁林力孜王馨郭翠华静进李秀红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