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作品数:1,059 被引量:2,775H指数:21
- 相关作者:冯天瑜余来明姚彬彬杨华张昭炜更多>>
-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传统文学和新媒介的碰撞与新变被引量:1
- 2009年
- 王维
- 关键词:传统文学新媒介碰撞大众传媒文学现象
- 四版《麻城县志》差异比较
- 2017年
- 《麻城县志》记载麻城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笔者研读四版《麻城县志》,各版各有所长,清康熙九年刻本《麻城县志》、乾隆六十年刻本《麻城县志》、光绪八年刻本《麻城县志》文风相通,整体风格相似。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尤其是续编,贴合时代特色,增加了党政、新式教育、新式交通等内容。
- 曹立群
- 论元代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被引量:4
- 2020年
- 元代全真教兴起了波澜壮阔的传记书写风潮,这一书写风潮确立了全真教的神灵谱系,是宗教神话与宗教仪式的完美结合;这一书写风潮也确立了全真教修持、弘法、济世的典范,宗教传记因而成为信徒入道之阶梯、修真之轨范。从宗教实践与文体学的角度辨析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有利于我们认识道教文学文本的特质,从而纠正学界将道教传记视为“小说”的认识误区。
- 吴光正
- 关键词:全真教文体功能
- 论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论智慧被引量:17
- 2003年
- 本文阐析了人生存的空间向度“天人”、“天地”、“物我”、“人我”、“群己”、“身心”、“性情”等关系 ,探讨了人生存的时间向度“悠久”的问题以及人生存之时空向度的交叉 ,指出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存论的深度智慧体现于终极性的天与人的贯通 ,人与自然生态及万物的共生 ,人与社群之和谐及其与个体性之彰显 ,人之性情的陶冶升华与生活品位、境界之提升 ,人的世代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悠久无疆等方面。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论智慧对克服当代人的生存危机可提供启发 ,应对此作创造性转化。
- 郭齐勇
- 关键词:生存论道德宗教人文精神忧患意识
- “80后”的语文背景被引量:4
- 2006年
- “80后”的另类写作与他们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脱节的。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复杂的语文背景构成:一方面体现了对成人写作的师承,即对鲁迅、钱钟书、博尔赫斯和王小波、王朔等,以及对武侠小说、动漫、“下半身”写作等的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一方面体现了对成人社会规定的大胆反叛,即对中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中学教育体制自觉与激烈的反抗和批判。他们在作品中尽情释放被压抑的个性。
- 昌切
- 关键词:师承反叛
-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自觉——郭齐勇教授访谈被引量:2
- 2003年
- 郭齐勇欣文
- 关键词:哲学文化儒家道家
- 忆与先师冯天瑜先生交往二三事
- 2023年
- 先师冯先生逝于2023年元月12日,当时我正在故乡沈阳处理家中琐务,得知噩耗后方寸大乱,至深夜,心绪稍定。忆及先师入重症监护室前不久留给我的遗言“向着公民的无悔抉择”(即最终所拟定的口述回忆录标题),撰文抒怀并即时以公众号发布,翌日清晨乘最早航班匆匆返汉,协助处理先师后事。
- 姚彬彬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回忆录
- 中西对译间古典词的近代转义——以丁韪良译《万国公法》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古典词的近代转义主要是通过中西对译实现的。具体情形约有三种:一、境迁义转。即词汇本身的意涵未变,但语境变迁使其所指相对改变,如"万国"。二、借形赋义。即借用古典词形,注入新义,创为新语,如"公法"、"民主"。其三、衍义贯通。即词汇本身蕴含着贯通古今中西的相类、相同的义项或语义因子,通过对译通约,衍为新名,如"天法"、"性理"、"国法"、"大法"、"主权"、"权利"。各种情形都表明了汉字系统拥有巨大的文化扩容量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
- 聂长顺
- 关键词:万国公法
- 方以智三冒思想与儒学发展被引量:5
- 2015年
- 三冒即显冒、密冒、统冒,是方以智《易余》中重要的哲学思想。冒即古帽字,由冒可知首。在儒家道体论中,冒既表达出深深於穆的含义,又显示出语言表达的困境。三冒既能统合为一,又能举一而明三。由此,三冒可以融通阳明后学中的有无之辩,贯通宋明理学中的先天后天,并进而贯通三教百家。方以智作为儒家的真孤,寓解于行,以行摄解,为儒学在当时的复兴指明了方向。
- 张昭炜
- 关键词:方以智理学阳明学
- 论武汉“英雄城市”的文化性格及未来表达被引量:8
- 2020年
- 城市的文化性格与气质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内在规定性,也是一个城市特殊的魅力之所在。历史文化传承、地理空间结构和社会组织策略共同塑造了武汉勇毅坚韧、敢于担当,雄阔大气、兼容并蓄,流动开放、通变任放等文化性格。荆楚文化所具有的不胜不休的传统底色、两江三镇的地理空间和商业性功能城市的基础结构,借助于艺术的、科学的、宗教的和生活方式的渠道,转化为武汉独特的城市性格。这种城市性格在抗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武汉赢得了“英雄城市”的赞誉,但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同样存在着负面影响。应将武汉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激发出来的英雄城市品质转化为新时期武汉城市建设的文化力量,以21世纪世界生态文明标杆城市的战略定位传承和拓展英雄城市的文化品格,并借助于21世纪长江文明的世界性传播,支撑武汉成长为21世纪世界性超级城市。
- 傅才武严星柔
- 关键词:文化性格生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