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陶立璠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拦街福——温州人的狂欢盛宴
- 2010年
- “拦街福”在温州地区长久传承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尽管我们说当下是在恢复它,恢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正如大家所说,它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东西,心中的东西不会轻易地消逝掉。
- 陶立璠
- 关键词:温州人社会学非物质文化
- 人类养犬文化的考证
- 2004年
- 犬是人娄第一个驯养成功的动物.它伴随人类历史.成为人类忠实的助手和朋友。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城几乎都留下了犬的身影.形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犬文化.这也是民俗学研究中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 陶立璠
- 关键词:人类历史
- 非遗保护与交叉学科之非遗学——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论坛”的发言
- 2024年
- 21世纪以降,非遗保护成为中国政府推动传统文化保护的策略,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中国非遗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和20多年前不同的是,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此时的中国,已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先后公布了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认定了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同时确立了国家文化遗产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凡此种种,不仅体现着非遗概念的深入人心,而且使非遗保护有了可操作、可持续传承。这一切迫切需要非遗和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交叉学科之非遗学建设,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文章就非遗、非遗保护和新兴的交叉学科非遗学做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 陶立璠
- 民间文化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被引量:1
- 2012年
- 《民间文化论坛》(原《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创刊,至今已走过30个年头,到了而立之年。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理论阵地,《论坛》诞生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是中国民间文化复苏,恢复理论研究的平台,在当时,无疑起到了重建队伍,开展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大家知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前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最早成立的民间文艺学术团体。在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 陶立璠
- 关键词:学科理论建设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研究中国民间故事
- 民间文化别样红
- 2006年
- 陶立璠
- 关键词: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文化国家文化国务院
- 花儿“非遗”保护应回归民间——《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学术论文集》序言
- 2023年
- 甘肃、青海境内流行的山歌“花儿”,又称“少年”。花儿与少年是甘青地区特有的民间歌唱样式和歌唱习俗,它的传播、传承却波及新疆和宁夏地区,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景观。我的家乡在甘肃兰州永登县秦王川,那里是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兰州新区,以前是粮食,特别是春小麦产区。和尚头(没有麦芒)小麦粉是兰州拉面的正宗理想食材。记得童年时期,每到春小麦成熟季节,秦王川广袤的田野,麦浪滚滚,遍地金黄,吸引着南来的各路麦客。
- 陶立璠
- 关键词:学术论文集兰州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