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暴雨测定与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 被引量:329H指数:6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中尺度
  • 2篇环流
  • 2篇暴雨
  • 1篇单次
  • 1篇地形
  • 1篇地形作用
  • 1篇东太平洋
  • 1篇多次散射
  • 1篇信号
  • 1篇沿江
  • 1篇遥感
  • 1篇异常信号
  • 1篇中尺度对流
  • 1篇中尺度对流系...
  • 1篇中尺度分析
  • 1篇瑞克斯
  • 1篇散射
  • 1篇散射特性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天气预报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1篇成都气象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河北省人工影...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钱维宏
  • 2篇陶祖钰
  • 2篇刘式适
  • 2篇张庆红
  • 1篇张俊峰
  • 1篇胡伯威
  • 1篇詹进源
  • 1篇刘启汉
  • 1篇吴迪生
  • 1篇段英
  • 1篇王祖渊
  • 1篇吴志会
  • 1篇梁福明
  • 1篇胡豪然
  • 1篇石立新
  • 1篇许丽生
  • 1篇丁继烈
  • 1篇郑永光
  • 1篇宋萍萍
  • 1篇黄海波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大气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4
2000年
应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成功地模拟了 1998年6月7, 8日发生在华南地区梅雨锋面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并根据模式的输出结果对MCS的中尺度结构、水汽的集中过程和动量收支等进行诊断分析,最后给出这个华南梅雨锋面上MCS的概念模型:MCS发生时,由于潜热的释放,在对流层下层诱导出一个中尺度低压.气压梯度力有助于其后部(西南部)原有的天气尺度低空急流局地加强,从而产生中尺度低空急流(mLLJ);在对流层上层,潜热释放形成的中尺度高压生成于上层西风带,气压梯度力将使中尺度高压前部(东部)的西风加强,从而在高压前部产生一支中尺度高空急流(mULJ).强烈的上升运动发生在mLLJ和mULJ之间.动量通量的垂直输送也是mULJ产生和维持的另一个机制.
张庆红刘启汉王洪庆陈受钧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数值模拟梅雨锋
龙卷风的漏斗结构理论被引量:30
2004年
龙卷风是大气中风速和垂直速度极大的小尺度系统 .本文用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黏性力三力平衡的柱坐标 (r ,θ,z)下的大气动力和热力学方程组 ,求龙卷风的三维速度场 (vr,vθ,vz) ,从理论上绘制出龙卷风的三维漏斗型结构 .充分说明龙卷风由涡旋流和急流这两种流叠加而成 ,涡旋流是由惯性离心力造成的 ,急流是由水平辐合辐散而引起的强对流 .
刘式适付遵涛刘式达许焕斌辛国君梁福明
关键词:龙卷风急流大气科学
气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综述了气象学的三大领域———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学在 2 0世纪的研究进展。在大气动力学领域 ,主要介绍了非绝热波和大气低频动力学、湍流的频散效应和大气非线性波动等方向的研究进展。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 ,回顾了它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预测了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也对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目前使用的一些主要模式进行了介绍。在气候学领域 ,主要综述了中国气象学家对中国过去 5 0 0年和更长时间尺度上的气温变化特征和近 5 0 0年中国旱涝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及东亚季风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谭本馗刘式适钱维宏张庆红王绍武
关键词: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学
上海LA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72
2003年
在简要介绍上海LAP 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原理和产品生成的基础上,利用近两年来搜集的资料,分析风廓线雷达资料短时强降水、龙卷风等局地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LAP 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高,能有效揭示常规天气资料难以分析的一些大气动力和热力特征,在短时强对流天气预报中有较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杨引明陶祖钰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风廓线仪
1.38μm波长冰晶粒子的单次和多次散射特性
1998年
研究了由六角形柱状和盘状冰晶组成的卷云在波长为 1 .38,3.979,6 .5和 1 1 .0 3μm的辐射特性与它的微物理特性的关系 .卷云的单次散射用Mie散射理论和改进的射线光学理论计算 ,其辐射特性用累加 倍加法计算 .结果表明 ,卷云在近红谱区的 1 .38μm ,相似性参数及辐射特性与卷云的微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比当前气象业务卫星所使用的 3个红外通道要好 .因而 ,1 .38μm水汽吸收带在遥感卷云微物理特性及其光学特性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可能性 .
张国栋许丽生丁继烈
关键词:多次散射卷云卫星遥感
1998年7月21~22日鄂东沿江连日特大暴雨成因探讨被引量:67
2001年
分析了1998年7月21~22日连续两天发生在鄂东沿江的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特点和中尺度演变过程,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一种晚梅雨期特有的能把沿江东移的暴雨系统阻滞在鄂东形成持续和重复大暴雨的环流形势。结合当时的环境气流背景,讨论了大别山与鄂东南山地之间的NW-SE向河谷地形导致暴雨在夜间沿河谷产生和持续的可能机制。其中包括地形的机械和热力作用导致的中尺度环流变化,和在此情况下形成的一种长生命,强对流云系动态结构。
胡伯威崔春光房春花
关键词:特大暴雨中尺度分析地形作用环流热力作用
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信号的传播与联系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与次表层月海温距平信号沿不同纬向-时间剖面的传播分析,发现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El Nino事件和赤道印度洋海温异常的Dipole事件分别与沿赤道太平洋东传的次表层海温异常信号和沿赤道外印度洋西传的次表层海温异常信号同期到达东太平洋和西印度洋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赤道和赤道外16°N之间的热带北太平洋,次表层海洋中存在着海温异常信号传播的一条回路,El Nino事件就发生在暖信号到达赤道东太平洋的时候.次表层海温异常沿赤道太平洋的东传和沿赤道外印度洋的西传分别是El Nino事件和Dipole事件发生的海洋学早期信号.
钱维宏胡豪然
关键词:异常信号热带印度洋热带太平洋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次表层海温异常
南海台风状况下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研究被引量:35
2001年
根据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Marex(马瑞克斯)数据浮标观测资料、南海断面线调查资料和西沙海洋站资料,计算了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夏季还是秋季,在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均非常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Qv),位于(20.49°N, 114.14°E)附近海域。夏季台风环流内显热通量(Qk)出现负值,海面有效反射辐射(Qe)出现减弱现象;秋冬季节台风环流内Qk量值增加显著均为正值,Qe有加强的现象。分析实测资料发现: 1961~ 1989年 8次 E1 Nino事件过程中,西沙海洋站水温比赤道太平洋水温提早出现增暖现象的有4次,水温推迟出现增暖现象的也是4次。西沙海洋站水温增暖出现在12月的仅有 1次。 El Ninio事件发生后,南海水温异常增暖,但是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反而减弱。
吴迪生邓文珍张俊峰何一金白毅平宋萍萍詹进源林晓能陈惠君郭卫平王祖渊曹勇生蔡扬唐元春
关键词:台风热量交换海气相互作用环流
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被引量:64
2005年
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ParticleMeasurementSystem)对1990年9、10月和1991年4月的春秋两季层状云进行了云及降水的微物理特征探测,分析了云微观特征和垂直分布,初步探讨了气溶胶对云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层状云的基本特征为云滴数浓度79.2cm-3、液态含水量0.03g.m-3、有效直径11μm并有垂直差异;云下气溶胶数浓度与云滴数浓度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定量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黄梦宇赵春生周广强段英石立新吴志会
位涡分析在新疆暴雨研究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新疆是全国有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147mm,不到全国平均值的1/4,但暴雨造成的洪水却是新疆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型的转变,暴雨出现的频率可能会增加,暴雨带来的洪涝也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新疆暴雨天气的分析研究。本文根据位涡理论,选取2004年7月18日~20日的一次由中亚低涡造成的盛夏暴雨过程做个例分析,对位涡与新疆地区降水和暴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干位涡能较好地反映冷暖空气的活动及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位涡场比温度场、高度场能更清楚地示踪冷空气,这为研究冷空气的活动,特别是冷空气在触发暴雨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流层低层湿位涡与降水的强弱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当θe线陡立时,易导致倾斜涡度发展,出现降水;当湿位涡MPV<0时,在θe线陡峭密集区内易出现暴雨。
黄海波郑永光陶祖钰
关键词:暴雨位涡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