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苏畅苏畅苏畅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复旦大学教授陈引驰谈“汉魏六朝诗”:文学,不朽之盛事
- 2022年
-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余冠英先生,对汉兴到隋亡约800年漫长而复杂的诗歌史进行了编选,择汉魏六朝诗歌约300首编为《汉魏六朝诗选》。六十多年过去,该选本一直被学界奉为圭臬,也成为青少年进入汉魏六朝诗歌艺术世界的首选读本。复旦大学教授陈引驰长期研究古典诗学,谙熟中古文学发展路径。本期专访,陈引驰教授将带我们解开诗歌形式发展之谜,走进汉魏六朝诗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
- 刘秋香陈引驰
- 关键词:汉魏六朝诗诗歌形式中古文学余冠英古典诗学
- 吉藏的中观思想——以《中观论疏·观四谛品》的若干问题为核心
- 2016年
- 本文以吉藏对《中论·观四谛品》所做的注释为研究对象。该品是《中论》中最重要的一品,也是历代注释家最为重视的一品,其中涉及龙树对空性的正面描述,自续派和应成派就龙树文句的解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而吉藏又不同于两家。本品还涉及'二谛''有无''假名'等中观学核心问题,吉藏对之都进行了有独特价值的阐释。本文考察了吉藏对《中观论·观四谛品》中最核心的'四谛有无''空三态''二谛'三个问题的解读,将吉藏学说放在整个中观学的视野下,以文本解读分析为主要手段,凸显其思想在整个佛教思想史上的意义。
- 苏畅
- 关键词:中观学吉藏
- 论马丁·路德形象在晚清中国的传衍被引量:4
- 2013年
- 晚清言论中常见的西方历史人物里,马丁·路德地位较为特别。他和基督宗教在华传教以及维新运动都有密切关联。在鸦片战争后到甲午之前,中国士人大多把路德视为"分教者",对其多有批评。而同时,一些新教传教士颂扬路德革新教会的功绩,将他塑造成"改良者"的形象。戊戌运动期间,康、梁等维新人士利用路德改革基督教的史事,为维新变法寻求历史合法性,一再拔高路德的地位,形成一种"神话"。对路德形象乃至"神话"的研究,重要的并不在于探究它是否合于史实,而应专注于对形象创造者和特定历史脉络的考察。
- 章可
- 关键词:形象学马丁·路德
- 论“止观”在天台学中之地位——以《摩诃止观·释名章》为中心
- 2016年
- 本文以考察《摩诃止观·释名章》之内容为中心,分析天台"止观"之含义及其在整个天台佛学中之地位,认为止观既是天台宗修行之核心内容,又在天台宗教义体系中和涅槃、实相等一样具有"终极真实"或最高层次存在等意蕴,因此,贯穿于因地和果地,可以囊括一宗全部教法与修行。此是《摩诃止观》不同于自《教观纲宗》以降,以"四教"为纲的理解天台学的佛学路径,其优长在于至使天台此一极为重视实修的宗派之行法得以彰显的同时显示一家"教观双美"之特色。
- 苏畅
- 关键词:佛教哲学
- “平生宗释复宗儒”:宋僧智圆的认同危机与身份确认——以《中庸子传》之分析为核心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通过分析宋初天台宗重要僧人孤山智圆带有自传性质的著作《中庸子传》,论述这位处于唐宋文化转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僧人的精神历程,认为儒士与僧人身份认同的危机是贯穿其一生的重要思想主线,随着其对天台学的深入研究,其思想矛盾得以缓和。因为天台学"空假不二为中道"的思想为其融汇儒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来源。在其晚年,智圆确认了"佛主儒从"两者相辅相成的身份认同。其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转变期的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宋代以降佛教思想发展的趋向性。
- 苏畅
- 关键词:儒佛关系唐宋变革
- 金庸武学工夫论被引量:2
- 2018年
- 武功是武侠小说的关键元素,哪些因素影响了武功习得?经由怎样的过程才能习得高超的武功?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索可谓"武学工夫论"。在金庸小说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武学工夫论",恰与中国传统文论的三种"文学工夫论"同构:郭靖代表的是勤学苦练的"儒学工夫论",乔峰代表的是发挥禀赋的"道家工夫论",令狐冲代表的是妙悟立成的"禅宗工夫论"。有趣的是,经由不同途径而成为高手的不同侠士,也有着各自鲜明的"江湖价值观":郭靖尽孝尽忠、为国为民;乔峰随性而行,但求心安;令狐冲笑傲江湖、隐逸出世。"武学工夫论"和"江湖价值观"之间有如此紧密的有机联系,可见金庸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一致。但若从金庸小说的生成过程来看,这样一种一致形态很可能不是出于作者的有意设计,而只是一位有着深厚博雅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作家不经意间缔造的。
- 陈特
- 关键词:金庸工夫论武学儒学道家禅宗
- 超越历史分期概念:汉语“现代”概念的创出被引量:6
- 2015年
- "现代"这个词在汉语中出现于20世纪初,被普遍使用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晚清到民国初年翻译西方历史、接受三段历史分期观念的过程中,较早使用的词是"近世"或"近代",但相比之下,"现代"更能摆脱单纯的时间远近的规定,体现"modern"内涵中的"新异性",因而后来被更多地使用。到五四运动后,汉语中的"现代"概念逐渐通过自我确认获得正当性,一方面它将自己与"传统"相区别,树立自己的一套规范性表述,另一方面它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尺度,从而摆脱了单纯的时间性。"现代"由此超越了一个简单的历史分期概念,而成为特别的价值观念。
- 章可
- 关键词:近世历史分期概念史
- “鱼”隐语与《西游记》观音形象
- 2015年
- 闻一多先生有篇《说鱼》的文章里说,人们曾用“鱼”比作所思念的异性,其中有情欲的暗示。这种比喻不仅强调了鱼曾被作为“匹偶”或“情侣”的隐语,而且“打鱼”“钓鱼”“烹鱼”“吃鱼”及“吃鱼的鸟兽”等涉及鱼的意象,都可能是合欢、求偶的意思,是个十分普遍的生殖崇拜隐语。
- 王启元
- 关键词:《西游记》隐语生殖崇拜闻一多情欲
- 慈圣皇太后、《九莲经》与万历佛教被引量:7
- 2014年
- 明神宗生母慈圣李太后佞佛,世所习知,其于朱翊钧即位后即大兴佛教寺院、礼遇高僧、自封宗教偶像"九莲菩萨"等作为,非独兴趣使然,兼有其政治意义。慈圣逝世后,神宗为之造伪经《佛说大慈至圣九莲菩萨化身度世尊经》、《太上老君说自在天仙九莲至圣应化度世真经》,也成为其生前菩萨化生的凭证;两经曾在世间有过一定流传。李太后热衷佛教,并礼遇高僧,对日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神宗朝前期,内宫外廷忙于求储、争国本时,佛教僧侣也作为一政治势力参与其中。此时诸高僧为图佛教之中兴,挺身而出,为亲佛之政治势力奔走呐喊;即如开雕大藏之类图书工程,亦与"国本"之争密切相关。本研究欲举慈圣内容现瑞莲、自封九莲菩萨、宫廷所造伪经及僧人参万历朝政治活动诸条,考察晚明政教关系及僧侣的生存状态。
- 王启元
- 关键词:党争
- 经典·经典教育·文化传统
- 2023年
- 《上海文化》:陈老师,首先恭喜由您主编的“中华经典通识”丛书出版,以此为契机,您近来多次向公众分享您对经典通识和经典阅读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想从经验层面开始,在您的观察里,中国传统经典在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 陈引驰
- 关键词:经典教育丛书出版大学人文教育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