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 作品数:48 被引量:340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长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王长丰作品欣赏
- 2013年
- 王长丰
- 文献所见大禹事迹与考古发现如何对应问题的若干思考
- 2017年
- 一禹作为第一个王朝国家夏的创立者,在古代文献《尚书》《论语》《左传》《管子》《楚辞》《庄子》《韩非子》《国语》《孟子》《墨子》《竹书纪年》《路史》《吕氏春秋》《史记》《淮南子》《汉书》《帝王世纪》等书中多有记载。综观这些记载,禹的主要事迹有五件:一是帝舜时期接替其父鲧继续治水,大获成功。《史记·夏本纪》载'当帝尧之时。
- 李伯谦
- 关键词:考古发现断代工程二里头文化
- 殷周金文“亞且”之“亞”内涵研究
- 本文认为殷周金文中"亞且(祖)"之"亞"是殷周时期五世而迁,另立新宗后,对新祖的称谓。
- 王长丰
- 文献传递
- 中国考古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重读苏秉琦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札记(提纲)被引量:19
- 2010年
- 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从酝酿提出到现在,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和研究已有整整三十个年头。回顾30年来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无不与其密切相关,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 李伯谦
-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区重读
- 新见族铜器兼及相关盟姻族徽的再认识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新见铜器族徽铭文,阐释了盟姻族徽在形式上是由基本族徽通过累加或缀联等形式形成的族徽类型。利用盟姻族徽本质上就是由国族姓氏之间以"同轨"、"同盟"、"同位"、"外姻"等途径形成的"结盟"或"外姻"等关系的血亲组织特点,解决了一系列相关青铜器铭文的释读与历史认知难题。
- 王长丰
- 军都山古代人群运动模式及生活方式的时序性变化被引量:9
- 2016年
- 古代畜牧生计人群的生活方式、对畜牧业依赖程度及与相邻定居人群的关系表现多样。军都山墓地是东周时期以畜牧业为重要生计方式的玉皇庙文化代表性遗址,在其延续的近三百年时间里文化遗存发生了一些明确变化,暗示其生活模式的可能改变。本文通过该遗址出土人骨体质状况的表现对军都山古人群运动和生活方式的时序性变化进行探讨。106根股骨骨干中部断面生物力学参数被用来分析其下肢功能状况及流动性,2487枚牙齿的龋病发生情况用于了解其植物性食物摄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放牧生活密切相关的流动性在男性随时代明显减弱,但一直显著高于同性别农业定居人群;女性的流动性则变化不大,与定居农业人群相当。龋齿发病在男性随时代显著增高,女性则变化不明显且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表明男性饮食中粮食类占比随时代有增加的趋势。结合文化遗存的发展变化推断,虽然畜牧业一直是军都山古代人类最重要的生计模式,但其流动性和龋病的变化表明畜牧业在其生业模式重要性随时代有所下降;伴随其的是农业在其经济生活中的比重开始增加,可能是受周边定居农业文化影响的结果。
- 何嘉宁
- 关键词:军都山流动性龋病生物力学
- 关于岭南地区何时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再讨论被引量:4
- 2008年
- 地处中国大陆南端的岭南地区.在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铸造青铜器,是否经历过青铜时代的发展阶段,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检视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早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另一种观点认为岭南地区直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春秋时期才开始铸造青铜器。自1974年在广东饶平浮滨顶大埔山发现被称为浮滨文化墓葬并采集到1件商式青铜戈以来,
- 李伯谦
- 关键词:青铜器
- 古代文明
- 2009年
- 无无
- 红山文化为神权古国的再次证明——从辽宁朝阳半拉山遗址考古发掘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古国'是苏秉琦先生于1985年在辽宁兴城考古座谈会上作的以《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为题的讲话中首先提出的,1986年刊发于《辽海文物学刊》创刊号上[1]。苏先生说:'古文化是指原始文化。
- 李伯谦
- 关键词:红山文化考古发掘
- 蔡庆良说玉 玉器鉴赏之一 玉器简史
- 2010年
- 当与人们的生活愈贴近时,玉器的真实面貌有时反而更加模糊。本系列文章希望能以简单的文句,轻松的语调,站在不同时代人们的角度,重新看待各时代的玉器,期待能因此发掘出早已被大众遗忘的玉器原貌、剖析杰出艺术家的创作巧思,以及不同时期伟大的工艺成就。
- 蔡庆良
- 关键词:玉器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