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作品数:71 被引量:85 H指数:5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稳定下调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表达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索稳定下调VE-cadherin蛋白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设计靶向人VE-cadherin的特异性干扰序列,连同IRES-GFP及NEO基因片段,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筛选稳定下调VE-cadherin的K562细胞。应用CCK8法测定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药物敏感性的变化,AnnexinⅤ/7-AAD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细胞CD133、ALDH1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VE-cadherin、BCR-ABL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LB-sh VEC-NEO-IRES-GFP,并包装慢病毒,筛选出稳定下调VE-cadherin蛋白的K562细胞株。稳定下调K562细胞VE-cadherin表达后,在相同药物浓度处理下白血病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CD133及ALDH1转录水平降低,BCR-ABL融合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总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细胞核β-catenin蛋白水平亦下降。结论:稳定下调K562细胞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可使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增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β-catenin蛋白的稳定性、减少β-catenin蛋白的核转位有关的。 洪菲 张焕新 陈翀 闫志凌 吴庆运 曾令宇 李振宇 徐开林关键词:K562细胞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Β-CATENIN 白血病干细胞 循证医学理念指导的恶性血液病临床实习带教分析 2023年 在现代医学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循证医学理念在内科系统疾病实习带教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循证医学的实践注重将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它强调医疗决策应当基于目前最明确的科学研究证据,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传统经验、个人意见或者专家意见。循证医学的实践旨在为病人提供最有利的诊疗和护理方式,医疗决策的制定基于可靠的研究证据,以达到给病人带来最为有益的治疗结局的目的。本文从循证医学理念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传统带教与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带教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探究恶性血液病实习带教的特点以及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恶性血液病临床实习带教。 潘彬关键词:循证医学 恶性血液病 带教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白蛋白与肾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血清白蛋白与肾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26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横断面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诊AL患者按血清白蛋白四分位分组,血肌酐水平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第1-4四分位组肌酐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2.0、65.2、62.8和58.6μmol/L)。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每升高1 g/L,血肌酐下降0.89μmol/L。将血清白蛋白以四分位分组进入模型,以第1四分位组为参考组,随着Alb增高,β值呈阶梯下降(第2-第4四分位组β值分别为-12.7,-14.81,-15.98),趋势线检验P<0.05。结论: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白蛋白与肌酐水平呈负相关,其升高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付瑞雪 赵恺 潘彬 王军杰 杨璞 徐开林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血清白蛋白 血肌酐 肾功能 幽门螺杆菌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桑威 闫冬梅 何徐彭 王莹 孙财 张哲 李振宇 徐开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制备条件优化及其体内外杀伤作用研究 任春晓 陈娴娴 赵莉 田宇 赵恺 徐开林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CacyBP/SIP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balances of cells proliferation with apoptosis 付春玲 万艳 龚艳青 徐开林异基因移植后复发的白血病患者选择CART治疗 复发是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挽救方法包括: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化疗、二次移植、靶向药物等.但是不同的疾病类型、复发的时间和状态,复发患者最终的结局差异很大,且各种挽救性手段已经... 闫志凌 张焕新 李护君关键词:白血病 免疫疗法 一种改良的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快速建立方法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改良建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模型的方法,为Ph^+ALL提供更加便捷的研究工具。方法:使用Mig190逆转录病毒转染BABL/c小鼠前体B细胞,输注同系小鼠,建立Ph^+ALL模型;应用外周血涂片,流式细胞术鉴定免疫表型,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BCR-ABL转录和蛋白表达,并分离发病小鼠的白血病细胞进行再次输注。结果:Mig190逆转录病毒转染后小鼠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血涂片观察到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示白血病细胞CD19+;RT-PCR和Western blot均检测到BCR-ABL,符合Ph^+ALL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再次输注未经照射的同系小鼠能迅速发生B-ALL。结论:改良建立的Ph^+ALL小鼠模型,能够为研究Ph^+ALL提供更简便而有效的工具。 祁娜 王雪 吴庆运 闫志凌 王林 陈翀 徐开林关键词:小鼠模型 逆转录病毒载体 过表达Cxcr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亚致死性照射损伤 陈伟 徐开林 李振宇 程海 桑威 曹江 孔庆玲 臧宇 朱峰GPRC5D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单臂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6 2023年 G蛋白偶联受体,C类5组成员D(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 5 member D,GPRC5D)被认为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免疫治疗的潜在靶标。2021年9月1日—2022年3月23日,本Ⅱ期单臂临床试验共纳入33例复发/难治(relapsed or refractory,R/R)MM患者(18~70岁),在接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后输注2×106/kg抗GPRC5D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随后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在中位随访5.2(3.2~8.9)个月时,患者总体反应率为91%(95%CI 76%~98%,30/33例),包括11例(33%)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10例(30%)完全缓解,4例(12%)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和5例(15%)部分缓解。9例既往接受过抗B细胞成熟抗原(B-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疗效均达部分缓解或以上,其中包括2例接受过2次或以上抗BCMA CAR-T细胞输注的患者。3级或更高的血液学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3例(100%)]、贫血[17例(52%)]和血小板减少症[15例(45%)]。33例患者中25例(76%)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均为1级或2级),3例患者发生神经毒性(1例2级和1例3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1例3级头痛)。综上所述,抗GPRC5D CAR-T细胞疗法在R/R MM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对于抗BCMA CAR-T细胞治疗后进展或无效的MM患者,抗GPRC5D CAR-T细胞治疗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替代选择。 夏洁云 徐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