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
- 作品数:40 被引量:203H指数:8
- 相关作者:朱彪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大数据构建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8年
- 综述了基于大数据构建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大数据预测模型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为未来探索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好的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 蔡诗凝张玉侠陈潇
- 关键词:危重症大数据病情变化
- SICU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2011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升高,由52.94%上升至90.00%(P<0.01),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由2.12上升至2.88;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显著相关(R=0.773,P=0.005)。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增加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相关。
- 周晴胡必杰黄声雷诸杜明钟鸣
- 关键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率
- 新型抗凝药磺达肝癸钠人血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2012年
-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磺达肝癸钠浓度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肝素试剂盒拟合标准曲线,测定其检测限、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并检测开胸术后使用磺达肝癸钠进行预防血栓治疗的患者血样156份。结果磺达肝癸钠质量浓度在0.1~1.5 mg·L^(-1)时线性良好(r^2=0.996),方法回收率99.5%~102%,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4.2%~8.44%和2.73%~9.51%。结论肝素试剂盒用于检测磺达肝癸钠的血浆浓度简便、快捷,可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
- 陈璋璋顾建琴谷舒怡宣丽真吕迁洲
- 关键词:磺达肝癸钠血浆浓度
-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与宿主以及重症治疗被引量:2
- 2021年
-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不明原因的传染病席卷全球,患者从最初的上呼吸道症状迅速进展为重症肺炎,虽然现在已经明白其致病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但是时至今日,全世界仍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通常认为一般病毒感染不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进展到病毒性肺炎的比例不高,所以重症科的医生们对病毒性肺炎关注甚少。然而,随着近数十年来各种高毒力变异病毒的出现以及重症医学专业的逐步发展成熟,重症监护室(ICU)开始接手越来越多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一次又一次认识病毒、认识疾病的过程,积累病毒性肺炎的诊治经验。
- 陈元杰诸杜明
-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毒力变异上呼吸道症状重症医学致病病原体
- 分级色块管理方案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并评价该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将2018年8月1—31日入住的11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1月1—30日入住的1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转运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观察比较2组危重症患者术后院内转运所用时间、转运物品准备时间和转运相关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和转运物品准备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相关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5.21%降至实施后的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并实施分级色块管理方案,可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效率,为转运同质化管理提供依据。
- 吴溢涛王晓容潘文彦李菁菁钱晨
- 关键词:院内转运
- 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预防及发病机制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2006年
- 目的评价综合性干预措施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价值,初步探讨VAP 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年龄>60岁、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者分为综合干预组(半卧位+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促胃动力药——莫沙必利,A 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B 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 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 发生率、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及相对危险度、VAP 致病菌与不同部位菌群一致率、2组口咽和下呼吸道美蓝发现情况。结果入组86例,A 组41例,B 组45例。B 组患者住院时间、ICU 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天数均长于 A 组,A 组与 B 组 VAP 发生率(34.1%比66.7%)、早发性 VAP 发生率(4.9%比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 VAP 总发生率 RR 为0.259,95%CI为0.106~0.634,P<0.05。VAP 致病菌与消化道存在一致菌群,以晚发性 VAP 为主(P<0.05)。A组美蓝发现率和发现时间迟于 B 组。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 VAP 发生率;胃→下呼吸道感染途径是 VAP 发病机制之一。
- 刘庆华何礼贤胡必杰李华茵陈雪华高晓东诸杜明朱惠莉
- 关键词:肺炎发病机制
- ICU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分析ICU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外科ICU符合条件的PICC置管患者164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输注药物以及皮肤情况等对PICC的CRBSI的影响。
结果CRBSI患者16例,非CRBSI患者148例,CRBSI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ICU内PICC置管时间分别为(22.25 ± 4.95)分、(99.44 ± 57.34)d、(67.44 ± 48.30)d,非CRBSI患者分别为(14.64 ± 6.86)分、21.00(22.00)d、12.00(14.00)d,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39.00、299.00、383.00,均P〈0.01);CRBSI患者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和皮肤水肿的发生情况分别占8/16、10/16,非CRBSI患者分别占25.00%(37/148)、31.08%(46/1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34,均P〈0.05)。APACHEⅡ评分是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P〈0.01)。结论ICU内环境复杂,患者病情多变,评估CRBSI的影响因素为ICU内PICC的护理提供指导,尽可能降低CRBSI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唐颖嘉潘文彦蔡诗凝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 我国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能力培训现状的文献分析
-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能力培训的现状。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4)、万方数据库(199001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014)中有关灾害护理能力培训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7篇文...
- 张琦
- 重症监护病人眼睛护理循证标准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 郑文燕
- 早期气管切开对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评价早期气管切开能否降低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了过去39个月气管切开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诊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死亡率,以及镇痛、镇静药物用量,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上海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预期机械通气时间>7 d者,在经口气管插管72 h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ET);历史对照组为2006年3月-2007年12月连续的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该组患者均为经口气管插管>7 d实施气管切开。结果两组患者基础情况相似,ET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4±24.76)d与(36.57±26.23)d,(P=0.023)(、31.05±26.71)d与(43.45±30.81)d,(P=0.047);VAP发生率ET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组芬太尼、咪达唑仑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47±1.77)mg与(3.44±2.23)mg,(P=0.026)、(228.77±160.35)mg与(413.52±260.12)mg,(P<0.001),丙泊酚用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缩短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但不降低死亡率。
- 钟鸣诸杜明朱彪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危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