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哲学
  • 4篇谭嗣同
  • 3篇宗教
  • 2篇视界
  • 2篇近代哲学
  • 2篇教学
  • 1篇断想
  • 1篇学术谱系
  • 1篇以太
  • 1篇用意
  • 1篇渊源
  • 1篇哲学性
  • 1篇哲学性质
  • 1篇释义
  • 1篇仁学
  • 1篇中西
  • 1篇宗教观
  • 1篇孟学
  • 1篇教育
  • 1篇近代政治

机构

  • 9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4篇魏义霞
  • 1篇樊志辉

传媒

  • 2篇求是学刊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康有为对教之释义与用意被引量:1
2018年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教育概念是随着西学的大量东渐和西方的学科分类系统而在中国出现的,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宗教、教育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在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中,与宗教、教育近似的概念除了教化,便是更笼统的教。康有为将教与宗相剥离,使教既包括宗教,又包括教育。事实上,他对教之概念的界定淡化乃至混淆了教与学之间的界限,导致教学相混。康有为对教的界定既展示了对宗教的理解和态度,又体现了对教育的厘定和理解。他对教之释义,带来的相应后果便是教之概念的泛化,其用意则是排斥西方的耶教而力挺中国的孔教,即通过对教之释义匡定教的内涵,借助教为孔教正名。
魏义霞
关键词:教化宗教教育孔教
康有为、谭嗣同经典观的同与异
2019年
与其他近代哲学家相比,康有为、谭嗣同对国学经典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那就是侧重六经、四书代表的儒家经典,对《春秋》(《春秋公羊传》)《周易》更是奉若神明。在这个前提下尚须看到,康有为的第一经典是《春秋》,谭嗣同的第一经典则非《易》莫属。康有为、谭嗣同对《春秋》与《易》的不同偏袒既展示了不同的经典观,又直接影响了两人的国学观。如果说前一点决定了康有为、谭嗣同对孔子以及孔学的推崇的话,那么,后一点则决定了两人对孔学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儒学的不同态度。
魏义霞
关键词:谭嗣同近代哲学
教与宗教:康有为对教之概念的热衷与对宗教之概念的拒斥
2016年
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宗教(religion)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现代意义上的宗教(religion)一词是随着西学东渐和西方的学科分类系统一起在中国出现的。在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中,与宗教近似的概念除了教化,便是更笼统的教。就康有为所使用的概念来说,相对于宗教或教化等概念,他显然更热衷于教之概念。康有为这样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思想上的新旧交替在概念上的反映之外,主要出于以源自中国本土的教排斥日本之宗教概念的目的。康有为所讲的教既包括宗教,又包括教育。这一做法在使教泛化的同时,淡化乃至模糊了教与学之间的界限,导致教学相混。
魏义霞
关键词:宗教
从以太与仁的关系看谭嗣同哲学的性质被引量:3
2017年
谭嗣同对仁推崇备至,同时对以太乐此不疲。有学者提出谭嗣同奉以太为世界本原,并根据以太说判断谭嗣同哲学的性质。事实上,不论是谭嗣同在《仁学》中论证仁学时强调"第一当认明以太之体与用",还是在《以太说》中阐发以太时强调以太"精而言之"亦可以称为仁,都使以太与仁的关系变得既密不可分又复杂微妙。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以太与仁在谭嗣同哲学中的关系,通过还原谭嗣同的以太说,厘清谭嗣同哲学的性质和归属。
魏义霞
关键词:谭嗣同以太仁学哲学性质
孟子在康有为视界中的身份归属、传承谱系与近代命运
2011年
立孔教为国教的康有为在推崇孔子的同时,将孟子视为孔教的正统传人;在追溯孟子学术谱系的同时,抬高孟子的地位。这是康有为推崇孔教的需要,也奠定了孟子在近代的命运。康有为以今文经学发挥微言大义的方式对孟子思想的诠释和转换影响了近代思想家。
魏义霞
关键词:学术谱系
康有为哲学的孟学渊源
2012年
对于大声疾呼立孔教为国教的康有为来说,其思想来源于孔子自不待言。历来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康有为对孟子十分推崇,他的哲学深受孟子的影响。梁启超归纳康有为哲学有四个方面,笔者由此入手,揭示康有为哲学的孟学渊源:康有为的博爱哲学推崇仁和不忍之心,接续了孟子以不忍人之心释仁的传统;孟子所讲的不忍人之心被康有为加以阐发,成为主乐哲学的人性根基,孟子提倡的与民同乐则成为主乐哲学的一部分;孟子对《春秋》的关注成为康有为发挥《春秋》微言大义,力主社会历史按照公羊三世演变的进化哲学;孟子基于自由、平等的大同理想成为康有为社会主义哲学的基本来源。
魏义霞
问题意识与超越中西——关于中国现当代哲学与中国论述的断想被引量:4
2012年
在现当代中国,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一直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当前中国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的历史实践中,哲学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如何融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问题,也即打通中、西、马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源问题的深入探索。只有在哲学基源问题的层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才能从根本上超越民族主义的狭隘意识,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论述,提高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樊志辉
谭嗣同论教与宗教——基于近代政治与学术语境的分析
2017年
在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中,教以及教化之概念源远流长。谭嗣同对教津津乐道,这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嗣同亦酷好谈教"。就概念的选择而言,谭嗣同使用最多的还是中国本土的教之概念。他所谈的教包括教化、教育和宗教等内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由于断言"教能包政、学",谭嗣同将政治和学术都归到教之麾下。探讨谭嗣同对教的界定及其宗教观,有助于全面把握他对宗教、教育、文化和政治等诸多问题及其学科关系的界定。与此同时,透过谭嗣同对佛教、孔教、耶教(基督教)和道教的不同态度,可以窥见他的宗教观、教化观、学术观和政治观。
魏义霞
关键词:谭嗣同宗教观近代哲学
谭嗣同视界中的教学关系
2018年
中国近代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宗教热,包括谭嗣同在内的近代哲学家都对宗教问题热切关注、津津乐道。无论宗教概念的歧义丛生还是救亡图存、思想启蒙的现实需要都促使他们关注宗教与政治、学术之间关系。有别于康有为的教学相混和严复的教学殊途,谭嗣同断言"教能包政、学",并在这个前提下厘定教学关系。
魏义霞
关键词:谭嗣同教学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