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室双腔起搏与心室单腔起搏对血脑钠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房室双腔起搏(DDD)与心室单腔起搏(VVI)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0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接受人工永久双腔(n=13)或单腔(n=7)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术前和术后10个月分别取静脉血,通过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结果术后10个月时,接受心室单腔起搏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高于接受房室双腔起搏的患者(81.85±17.21pg/mlvs54.15±18.16pg/ml,P<0.05)。结论DDD起搏后患者血BNP水平较VVI起搏的低。本试验结果进一步支持双腔起搏可较心室单腔起搏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
- 张小勇潘伟光雪峰张戈左明鲜
- 关键词:脑钠素心脏起搏房室传导阻滞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心肌梗死后冠状血管新生及血管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为探讨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心肌梗死后冠状血管新生和血管结构的影响。以碱裂解法大量制备质粒 ;采用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室间支法 ,建立兔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动物分为治疗组 (n =1 9)和对照组 (n =1 8) ,并于心肌内分别注射pcDNA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 0 0 μg和pcDNA31 0 0 μg,饲养至第 2、6和 1 2周末处死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蛋白表达 ;病理切片观察梗死心肌组织学变化、缺血心肌内血管新生和血管管壁及管腔变化情况。结果发现 :(1 )实验中描记的心电图证实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成功。 (2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注射pcDNA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心肌组织在 6周内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 (3)病理切片行图象分析计算血管密度发现 :治疗组毛细血管密度和小动脉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4 )实验第 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动脉平均管壁厚度分别为 1 9.8± 9.9μm比 1 8.9± 9.6 μm (P >0 .0 5 ) ;1 2周分别为 2 8.3± 1 1 .5 μm比 2 4 .1± 1 1 .3μm (P <0 .0 1 ) ;6周比值分别为 0 .31± 0 .1 6比 0 .2 4± 0 .1 2 (P <0 .0 1 ) ;1 2周分别为 0 .34± 0 .1 5比 0 .2 5± 0 .0 9(P <0 .0 1 )。实验结果提示 ,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 谭强李易张小勇光雪峰孙林熊国昌马雁冰张光明
- 关键词:血管新生血管重塑心肌梗死
- 双腔起搏患者心室起搏百分数与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07例接受DDD(R)心脏起搏器治疗的病窦综合征患者,术后随访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通过程控仪获取起搏器的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中位数为60 d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血浆BNP水平较其术前显著增高[(72.17±21.23)ng/Lvs.(52.39±18.22)ng/L,P<0.01],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BNP水平显著正相关(r=0.578,P<0.01)。结论心室起搏可能产生起搏依赖性的心功能损害。
- 张小勇光雪峰谭强
- 关键词:脑钠素心脏起搏
- rhbFGF基因及其蛋白对兔冠状动脉血管结构影响的对比研究
- 2004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基因及其蛋白对免冠状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6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心肌内注射基因组、心肌内注射蛋白组、心肌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及静脉内注射蛋白组。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缺血心肌内分别注射真核表达质粒pcDNA_3-bFGF、rhbFGF蛋白、生理盐水及静脉内注射rhbFGF蛋白,观察免冠状动脉血管结构的变化及血管重塑情况。结果:术后12周,心肌内注射基因组、心肌内注射蛋白组、心肌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及静脉内注射蛋白组平均管壁厚度分别为:(39.21±10.46)μm、(29.87±12.96)μm、(18.13±11.33)μm、(20.25±9.56)μm;管壁/管腔比值分别为0.35±0.12、0.33±0.14、0.24±0.09、0.25±0.09。结论:缺血心肌内注射rhbFGF基因及其蛋白均能引起免冠状动脉血管重塑,而基因的作用更显著,静脉内注射蛋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血管重塑。
- 孙林李易马雁冰光雪峰谭强张小勇江宏映张光明徐章
- 关键词:蛋白冠状动脉血管结构血管重塑
- 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兔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b FGF基因 )治疗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效果。方法 碱裂解法大量制备质粒 ;采用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 AD)法 ,建立兔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动物分为治疗组 (n=19)和对照组 (n=18) ,并于心肌内分别注射 pc DNA3- b FGF10 0 μg和 pc DNA310 0 μg,饲养至 2 ,6 ,12周处死 ;免疫组化观察蛋白表达 ;行病理切片观察心肌梗死组织学变化和缺血心肌内血管新生的情况。结果 (1)术前术后描记的心电图证实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成功 ;(2 )免疫组化观察注射 pc DNA 3- b FGF处心肌组织在 6周内有 b FGF蛋白的表达 ;(3)病理切片行图像分析计算血管密度发现 ,治疗组毛细血管密度和小动脉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肌内注射 b FGF基因能促进缺血心肌内血管新生 。
- 谭强张小勇李易光雪峰马雁冰张光明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血管新生
-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病人炎症介质的改变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病人白介素6的改变。方法双腔起搏器安置术后123例,按起搏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部组(n=66)和右心室流出道组(n=57),比较两组病人血浆白介素6的水平。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65 d,发现右心室流出道组病人白介素6水平较右心室心尖起搏组低,为(5.0±1.2)ng/L比(5.7±4.8)ng/L。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病人较右室心尖部起搏病人白介素6释放少。提示抗炎、抗栓治疗可能会优化起搏。
- 潘伟方长庚张小勇光雪峰杨溶海涂军荣
- 关键词:起搏生理性起搏右心室流出道炎症介质白介素
- 静脉应用bFGF对兔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兔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开胸结扎兔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动物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为bFGF组 ,连续2周静脉内给予bFGF(100ug/kg) ;一为对照组 ,连续2周静脉内给予生理盐水2ml。12周时 ,处死动物 ,通过组织学观察两组兔子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情况。结果bFGF组缺血心肌处的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静脉内连续2周给予bFGF(100ug/kg)无明显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 张小勇谭强李易光雪峰马雁冰陆映珠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心肌缺血血管新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与其近期预后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潘伟张小勇光雪峰孙小军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功能心肌梗死预后
-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入院后予阿托伐他汀10mg QN,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清NO及NOS含量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谭强李广平张小勇光雪峰张承宗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阿托伐他汀
-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心房功能与其近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4例,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超声心动图下左心房功能各指标。结果预后不良患者左心房功能明显较预后良好者差。(P<0.05)。结论左心房功能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较好的指标。
- 潘伟张小勇光雪峰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功能心肌梗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