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亚妮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相对湿度
  • 3篇气温
  • 2篇订正
  • 2篇降水
  • 1篇地面降水
  • 1篇多尺度
  • 1篇预处理
  • 1篇源数据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暖期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暖
  • 1篇气温序列
  • 1篇气温资料
  • 1篇全球变暖
  • 1篇人工站
  • 1篇自动站
  • 1篇卫星
  • 1篇卫星反演

机构

  • 8篇国家气象信息...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作者

  • 10篇朱亚妮
  • 5篇曹丽娟
  • 3篇唐国利
  • 2篇赵煜飞
  • 2篇张志强
  • 1篇潘旸
  • 1篇谷军霞
  • 1篇王绍武
  • 1篇赵宗慈
  • 1篇远芳
  • 1篇闻新宇
  • 1篇黄建斌
  • 1篇张志森
  • 1篇徐宾
  • 1篇余予
  • 1篇周自江
  • 1篇张瑶
  • 1篇赵平
  • 1篇李珍
  • 1篇罗勇

传媒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地面均一化相对湿度月值格点数据集的建立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1951—2014年2400余个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均一化相对湿度资料,采用薄盘样条法,进行空间内插,得到了中国地面均一化相对湿度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CR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冬季插值误差相对夏季偏高。冬、春、夏、秋季分析值与站点实测值的插值偏差空间区域特征不显著,平均偏差分别为0.002%/月、0.013%/月、0.008%/月和0.007%/月。冬、春、夏、秋季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31%/月、0.439%/月、0.286%/月和0.382%/月。分析值与站点实测值间的平均相关系数达0.89。整体来看,插值后的格点化相对湿度资料能够比较准确、细致地描述我国年平均相对湿度场的东南湿、西北干的主要空间特征。能够较好地展现长江以南地区、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西北地区、天山南北麓、塔里木盆地等大地形的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由于青藏高原台站稀少,格点数据集对该地区空气相对湿度特征的刻画是否合理很难给出定性、定量的判断。通过对CR数据集进行长时间序列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60年来全国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
赵煜飞朱亚妮
关键词:相对湿度空间内插
中国1940年代“偏暖”的资料问题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多套中国近百年气温观测资料和台站历史沿革信息,通过还原和对比分析早期发表的百年气温序列,探讨分析了20世纪40年代“偏暖”记录的资料问题。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台站迁移造成观测序列非均一性问题,导致了早期气温记录相对偏高。因而,基于原始资料构建的中国百年气温序列在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明显的暖峰,而基于均一化资料构建的序列则无此暖峰,由此估算的中国百年气候增暖趋势(1.41℃/100 a)大于早期的大部分估算结果。
朱亚妮赵平曹丽娟余予唐国利
关键词:暖期
黑龙江气温资料均一性订正及长期趋势分析
2023年
采用加拿大环境部研发的RHtests均一化系统,结合台站详细的历史沿革信息,对1951~2019年黑龙江省83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进行了均一性检验和订正,与均一化逐日气温数据集(CHTM)进行了对比研制,重点评估了最近10年观测仪器换型对资料均一性的影响;基于均一化气温日值数据,统计了黑龙江省极端气温指数:持续冷日日数(CSDI)、霜冻日数(FD)、冰冻日数(ID)和气温日较差(DTR)。结果表明:1951~2019年,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存在40个、20个和57个断点,台站迁移、仪器变化和自动观测业务软件升级是造成黑龙江省气温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订正后的气温序列空间一致性更高,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由0.27℃/10 a和0.25℃/10 a上升为0.29℃/10 a和0.27℃/10 a。黑龙江省CSDI、FD和ID等极端气温指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1998年中国平均气温出现历史上第二次最热记录,黑龙江省FD指数的最低值也出现在1998年。黑龙江省平均最高气温升温趋势比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略小,造成DTR呈现下降趋势。
张瑶曹丽娟朱亚妮
关键词:订正均一性
1909~2021年长春市极端气温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气候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1909~2021年长春市均一化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评估了百年来长春市气温增暖特征并量化了城市化影响的贡献率,揭示了关键极端气温指数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并探讨不同尺度上极端气温指数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的关系。结果表明:1909~2021年长春市年平均气温增暖速率为2.93℃/100 a,1909~2015年间城市化影响的贡献率为56.22%。暖指数(夏日日数SU25、暖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暖日持续日数WSDI)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而冷指数(霜冻日数FD0、冷日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冷日持续日数CSDI)则呈显著减少趋势。准3年为主的年际震荡、35年为主的年代际震荡和105年为主的多年代际震荡在多个气温指数演变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多数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由反映年际变化的前两个固有模态函数和反映长期趋势的残余分量所决定。在年际和多年代际尺度上,暖指数的变化多与同期AMO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同相位变化特征显著,但与PDO指数呈负相关;冷指数则与之相反。
余清波曹丽娟李珍王程程张一博朱亚妮王丽丽
关键词:极端气温
自动站与人工站相对湿度观测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自2000年以来,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逐渐被自动观测所取代,为了了解两者具体的偏差情况,文章选取全国8个长期保留人工观测的国家基准站2007-2014年的相对湿度平行观测资料对其多年平均偏差、偏差标准差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详细分析对比差值在不同气温、湿度及风速条件下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大多数站点的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比,两者有一定的"系统偏差",相对湿度的自动观测存在偏干的现象,年平均在4%以内,但两者的稳定性较好.低温条件下,两种观测的对比差值最大,高温次之,中等温度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差值较小.相对湿度小于80%时,两者的差均为正,自动观测相对湿度偏干,整体差异不大,最大在7%左右.相对湿度35%时差异达到最大,之后该较大差值一直持续到90%左右,差异变化不明显,相对湿度达到95%以后差异明显减小甚至为负;风速对两种观测对比差值的影响比气温、相对湿度的影响小,随着风速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异减小,整体差异基本以正值为主,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值更大一些.
赵美艳余君朱亚妮曹丽娟
关键词:相对湿度
一种静止卫星反演分钟降水QPE数据处理及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止卫星反演分钟降水QPE数据处理及效果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数据下载:下载分钟降水QPE数据文件;步骤(2)、制作匹配表:根据分钟降水QPE产品的经纬度信息和降水融合产品的经纬度信息制作位置...
李庆雷张志强潘旸朱亚妮徐宾谷军霞师春香姜筱玮朱智王蕙莹远芳王正孙帅张志森
中国地面均一化相对湿度格点数据集的建立
我国共建设2400余个国家级气象观测台站,基于对2400余个国家级地面站基础气象资料的质量检测、控制和更正,形成了一套长序列、高质量的数据产品——《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基于此高质量的...
赵煜飞朱亚妮
文献传递
一种多源数据协同的逐10分钟降水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源数据协同的逐10分钟降水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分钟降水数据资料、分钟天气现象数据资料和雷达降水数据资料;步骤(2)、分钟降水数据资料和分钟天气现象数据资料进行预处理,以获取逐10分...
朱亚妮张志强杨溯
气候变暖在继续被引量:26
2012年
基于全球和中国的观测资料指出,无论全球还是中国,2001—2010年都是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虽然这10年内的温度上升趋势很弱,但并不意味着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分季节来看,近10年(2001—2010年)冬季中国东北及新疆的气温低于前10年(1991—2000年)。然而,这种区域性和季节性的温度下降并没有影响全国、全年保持变暖的趋势。
唐国利罗勇黄建斌闻新宇朱亚妮赵宗慈王绍武
关键词:全球变暖气候变化
中国地面相对湿度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被引量:19
2015年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Tred和PMFT方法,选取均一的邻近站为参考站,使用相关系数权重平均构建参考序列,结合元数据信息,对1951—2014年中国2400多个国家级地面站月平均相对湿度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与订正,并分析了造成相对湿度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地面相对湿度资料存在较严重的非均一问题,68%的台站存在断点,人工观测转自动观测、迁站和时次变化是造成序列非均一的主要原因。整套资料负订正量所占比例较高,订正范围主要集中在-5%~0之间,这种负订正量与人工转自动观测后相对湿度观测值偏低有密切关系。这也使得订正后中国平均相对湿度趋势与订正前存在明显差异,订正前中国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订正后相对湿度没有趋势性变化。
朱亚妮曹丽娟唐国利周自江
关键词:相对湿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