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飞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较钆塞酸二钠和钆喷酸葡胺增强MRI检查对乙肝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扫描对乙肝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34个肝癌病灶,均行两种MR成像[模式1:T2WI、DWI、T1WI同反相位、Gd-DTPA动态增强(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模式2:T2WI、DWI、T1WI同反相位、Gd-EOB-DTPA动态增强(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由2名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分析图像,记录病灶的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阅片者的信心评分。比较两种成像模式下阅片者诊断肝癌信心评分、一致性、ROC曲线下的面积、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1)模式2下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信心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名阅片者在模式2下诊断肝癌的一致性均增加。(2)2名阅片者在模式2下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模式1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名阅片者在模式2下诊断肝癌的敏感性较模式1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EOB-DTPA MR扫描有助于提高阅片者对乙肝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信心从而提高诊断能力。
- 张涛陆健张学琴缪小芬梁宏伟丁丁姜吉锋杨雪飞
- 关键词:肝疾病GD-DTPAGD-EOB-DTPA
- 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检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6
- 2013年
-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1个小肝癌病灶,分为小肝癌(1~3 cm)和微小肝癌(≤1 cm)两组,其中小肝癌63个,微小肝癌28个,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与MR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梯度回波反相(OUT-PHASE)、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两种检查。比较CT与MRI对两者的检出率。结果 (1)63个小肝癌,检出率最高的序列是LAVA动脉期和CT动脉期,检出率最低的序列是CT平扫,CT和MRI共12个期相和序列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28个微小肝癌,检出率最高的是LAVA动脉期,最低的是LAVA平衡期,12个期相和序列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2)CT各期(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MRI IN-PHASE、LAVA平扫、LAVA平衡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04、0.002、0.004和0.028、0.006、0.000),而MR-T2WI、DWI、OUT-PHASE、LAVA动脉期及LAVA门静脉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49、0.303、0.107、0.251、0.168)。(3)CT和MRI对小肝癌、CT和MRI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125)。(4)CT与MRI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微小肝癌,CT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RI对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结论 MRI-LAVA动脉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最高;MRI相对于CT更有利于微小肝癌病灶的检出。
- 张学琴陆健王霄英缪小芬张涛梁宏伟黄爱娜丁丁姜吉锋方艳杨雪飞
- 关键词:肝疾病肝肿瘤
- Gd-BOPTA延迟增强扫描MRI表现与原发性肝癌PCNA、PTEN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重功能对比剂钆钡葡胺(Gd-BOPTA)在HCC增强MRI延迟相上的表现与HCC异质性抗原PC-NA、PTEN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行MR增强和延迟60min扫描图像,病理诊断按Edmondson病理分级标准,免疫组化定量分析PCNA指数和PTEN表达。结果:PCNA指数高的HCC灶轻度或无增强占13/16,PCNA指数低的HCC灶明显增强占10/19,HCC延迟增强程度与PCNA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TEN阴性的HCC灶轻度或无增强占15/17,PTEN阳性的HCC灶明显增强占11/18,HCC延迟增强程度与PTEN表达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HCC Gd-BOPTA延迟相可用于在体初步评价肿瘤生物学特征,其增强程度与PCNA、PTEN表达的相关性可为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 陆健张涛曹卫菊程斌丁丁姜吉峰顾春燕杨雪飞
-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
- 钆塞酸二钠MR肝胆期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评估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肝胆期对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43例肝硬化患者共45枚肝癌病灶,均行T2WI、DWI、T,WI同反相位、GD-EOB-DTPA动态增强及肝胆期扫描。由2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肝胆期图像两种成像方法独立阅片。比较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信心评分、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增加肝胆期图像:(1)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信心评分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一致性提高;(2)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MR肝胆期可提高阅片者对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信心及敏感性。
- 张涛陆健张学琴梁宏伟缪小芬姜吉锋丁丁杨雪飞
- 关键词:肝疾病钆DTPA
- 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CT与MRI强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SHCC)CT与MRI的强化特征。方法 87例乙肝肝硬化SHCC患者共计91个病灶均行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和MRI信号强度值,计算增强后CT与MRI各期相对强化率和病灶-肝脏对比率,绘制时间-密度/信号强度曲线并分型,观察记录病灶CT与MRI动脉期强化方式及假包膜的显示情况,分析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 CT与MRI的强化特征。结果 MRI动脉期及平衡期SHCC相对强化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门静脉期SHCC相对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SHCC病灶-肝脏对比率均较CT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 SHCC时间-密度/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速升速降型及速升缓降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慢上升型及基本无强化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 SHCC动脉期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SHCC假包膜显示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动态增强都能很好地反映SHCC相对肝实质的"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MRI对显示SHCC动脉期快速强化的特征及假包膜较CT有优势,而CT更有利于观察SHCC强化"退出"的特点。
- 黎美玲陆健徐晓莉张学琴缪小芬王霄英张涛梁宏伟黄爱娜姜吉锋丁丁杨雪飞
-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成像肝硬化
- T_2WI、DWI及梯度回波同、反相位成像检测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定量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定量评估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同相位(IP)及反相位(OP)成像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SHCC)的检测能力。方法 4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46个经病理证实的SHCC病灶,均行T2WI、DWI、IP及OP扫描。分析病灶在4个序列上的信号特征,测量SHCC及肝实质背景在4个序列上的SI及SD噪声,比较T2WI、DWI、IP及OP对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的检出率并定量分析上述4个序列检测SHCC的信号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T2WI、DWI、IP及OP对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R:DWI>IP>OP>T2WI,各组间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NR:DWI>T2WI、IP、OP,DWI分别与T2WI、IP、O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IP、OP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测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的SNR和CNR最高,显著优于T2WI、IP和OP,但是4个序列对SHCC的检出率并无显著差异。
- 张学琴陆健王霄英缪小芬张涛梁宏伟黄爱娜丁丁姜吉锋方艳杨雪飞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肝硬化
- MRI顺磁性造影剂增强及护理
- 2004年
- 杨雪飞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护理
- Gd-EOB-DTPA对Gd-DTPA延迟期等高信号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对Gd-DTPA延迟期呈等或高信号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硬化小肝癌患者(41例病灶)在Gd-DTPA及Gd-EOB-DTPA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各期的表现,重点观察病灶在Gd-EOB-DTPA肝胆期的表现。结果:41个小肝癌病灶中7个于Gd-DTPA延迟期呈等或高信号,其中6个在Gd-EOB-DTPA增强扫描肝胆期表现为低信号,1个表现为稍高信号;其余34个小肝癌病灶在Gd-DTPA和Gd-EOBDTPA增强扫描中均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强化方式。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联合肝胆期扫描能够为在Gd-DTPA延迟期呈等或高信号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提高不典型小肝癌的检出率。
- 张涛陆健梁宏伟张学琴缪小芬姜吉锋丁丁杨雪飞
- 关键词:肝肿瘤
- Gd-BOPTA增强MR表现与HCC病理分化及PCNA、PTEN表达相关性研究
- 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 MultiHance)是一种新型的以钆为基础的MR对比剂,其有效对比成分Gd-BOPTA结合了传统细胞外液对比剂和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的双重属性,且安全、有效。它在注...
- 陆健张涛曹卫菊姜吉峰顾春燕丁丁程斌杨雪飞江丽琴
- 关键词:病理分化PTEN基因
- 文献传递
-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395例临床调查
- 2018年
- 目的:总结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监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汇总。结果:监测的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77例,感染率为3.10%;感染395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25%。前3位感染部位为腹腔(31.39%)、上呼吸道(18.73%)、下呼吸道(12.40%)。前3位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32.77%)、肺炎克雷伯菌(22.69%)、白假丝酵母菌(15.97%)。结论:提高对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的认识,建立有效的监控制度,早期预防、诊断和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 徐林芳包蕾杨雪飞王芳
- 关键词:肝病医院感染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