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息肉
  • 3篇结直肠
  • 3篇溃疡
  • 3篇反流
  • 2篇电凝
  • 2篇电凝术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直肠腺瘤
  • 2篇三联疗法
  • 2篇食管
  • 2篇食管反流
  • 2篇食管反流病
  • 2篇胃镜
  • 2篇胃溃疡
  • 2篇胃食管
  • 2篇胃食管反流
  • 2篇胃食管反流病
  • 2篇腺瘤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段卓洋
  • 8篇袁志芳
  • 8篇张川
  • 7篇高辉
  • 7篇阎雪燕
  • 4篇高峰
  • 4篇张继舜
  • 2篇张澍田
  • 1篇尚占民
  • 1篇林三仁
  • 1篇段丽萍
  • 1篇王琨
  • 1篇薛艳
  • 1篇周丽雅
  • 1篇高娜
  • 1篇夏志伟
  • 1篇李传凤
  • 1篇郑纪银
  • 1篇闫秀娥
  • 1篇孟灵梅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息肉的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复发息肉的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行肠镜复查,并发现复发息肉的患者103例。统计分析初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肠镜间隔时间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 93%的患者复发息肉大小都在1 cm以内;复发息肉在左半结肠占65%,在右半结肠占12%,在全结肠占22%;初检CRA大小、数目、病理分级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级,经统计分析均无关联,初检发生部位与复发息肉的发生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复发息肉通常是多发、较小、低危的,虽然大部分在第1年已经出现,但在5年之内其镜下特点及病理分型均无统计学意义。初检位于左半结肠的CRA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左半结肠,而初检位于全结肠的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全结肠。
高辉张川阎雪燕袁志芳张继舜段卓洋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结肠电凝术复发结肠镜
圈套器冷切除术与圈套器热切除术治疗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比较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在治疗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消化科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187例患者,共284例息肉,其中145例息肉采用CSP治疗,139例息肉采用HSP治疗。本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息肉的完整切除率,次要评价指标为标本回收率、操作时间、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率、迟发出血率及穿孔率。结果CSP组的完整切除率为90.34%,HSP组为92.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在术中出血方面,CSP组发生7例,HSP组发生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6)。CSP组发生迟发出血1例,HSP组无迟发出血。两组均未发生穿孔。所有息肉切除所获标本均成功收回。CSP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于HSP组(70.6 s vs 75.2 s,P<0.001)。CSP组治疗平均费用低于HSP组(1371.00元vs 2434.90元,P<0.001)。CSP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HSP组(2.9 d vs 3.6 d,P<0.001)。结论CSP与HSP同样为切除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CSP操作更省时,患者花费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季秋南张继舜袁志芳段卓洋尚占民
关键词: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
北京地区25年来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病情况的演变被引量:35
2005年
目的探讨25年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镜检查中发生的改变。方法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于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病例,共计104987例。选择全部DU、胃溃疡、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10~<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80岁及≥80岁8个年龄组。结果DU共13684例,平均检出率为13.03%,1999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胃溃疡共4398例,平均检出率为4.19%,1996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胃癌共1732例,检出率波动于1.02%~2.36%之间,平均为1.68%,无明显变化。检出DU、胃溃疡、胃癌的平均年龄1980年时分别为39.9岁、47.2岁和55.5岁,2004年分别为43.3岁、55.2岁和61.1岁,其平均年龄均呈上升趋势。Hp的平均检出率为43.54%,199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结论DU、胃溃疡、胃癌的检出年龄呈上升趋势;DU、胃溃疡及Hp的检出率近年呈下降趋势,胃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
周丽雅薛艳林三仁孟灵梅李传凤闫秀娥高娜王琨段卓洋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溃疡
抗Hp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阴性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阴性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雷尼替丁、吗丁啉、丽珠得乐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抗H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13.87%),显效55例(31.79%),有效40例(23.12%),无效54例(31.21%),总有效率为68.80%;对照组治愈11例(6.36%),显效42例(24.28%),有效45例(26.01%),无效75例(43.35%),总有效率为56.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即使检查示幽门螺杆菌阴性,在抗胆汁反流药物治疗的同时常规加用抗Hp治疗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继舜张川阎雪燕袁志芳段卓洋高辉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
无痛性内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2009年
目的无痛性内镜在临床检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对2005年4月以来进行无痛内镜诊疗的1 45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痛内镜诊疗成功率100%,少数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满意度达100%。结论无痛性内镜诊疗术是一种临床检查、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
高峰张川阎雪燕袁志芳段卓洋高辉
关键词:内镜检查
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及发病机制的差异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不同亚型食管酸暴露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 115例具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①115例中26例(22.6%)为RE,89例(77.4%)为NERD,RE中pH监测阳性率高于NERD92.3%(24/26)vs 74.2%(66/89)(P<0.05),包括DeMeester积分[64.55(128.28)vs 26.60(59.11)]在内的全部pH监测指标均高于NERD(P<0.05或<0.01)。②RE pH监测阳性组(RE+)与NERD pH监测阳性组(NERD+)的24小时pH<4时间百分比[17.6%(38.8%)vs 9.0%(20.3%)],卧位pH<4时间百分比[18.3%(49.3%)vs6.5%(18.4%)],pH<4长于5分钟的次数[15.00(19.00)次vs 5.00(8.25)次]及DeMeester积分[69.70(120.47)分vs 35.58(64.97)分],(P<0.05或<0.01)。③中重度RE包括DeMeester积分[151.70(124.24)分vs 49.93(57.92)分]在内的多项pH监测指标均高于轻度RE(P<0.05或<0.01)。轻度RE多项pH值监测指标的中位数比NERD+高。④NERD pH监测阴性组(NERD-)症状的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无关。结论病理性酸反流是导致RE黏膜损害的主要因素,食管酸暴露程度越重,食管炎症越重。NERD+症状发生与病理性酸反流相关。NERD+和RE可能为同一疾病谱中程度递增的病变。在NERD-组中,内脏高敏感是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SI)阳性组症状发生的主要机制,而SI阴性组症状的发生与酸无关。
段卓洋张川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
无痛胃镜诊疗中吸入性肺炎4例报道
2009年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临床检查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4月以来行无痛胃镜诊疗的943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吸入性肺炎4例。结果无痛胃镜诊疗中吸入性肺炎有其共同的临床特点,其发生与无痛胃镜时患者的选择及麻醉、内镜医师的操作有关。结论无痛胃镜时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用药,同时内镜医生熟练操作可提高无痛苦胃镜的安全性。
高峰张川郑纪银关玉盘阎雪燕袁志芳段卓洋高辉
关键词:麻醉胃镜吸入性肺炎
治疗的依从性、年龄、性别对胃溃疡患者使用三联7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胃溃疡患者使用三联7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评估患者依从性、年龄、性别对于此类人群根除H.pylori治疗的影响。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新发胃溃疡,并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有H.py-lori感染的1 075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三联(洛赛克或耐信20 mg/次、2次/天,联合克拉霉素500 mg/次、2次/天,与阿莫西林1 000 mg/次、2次/天)7天疗法行根除H.pylori治疗,之后予以耐信或洛赛克20 mg/次、1次/天、治疗49天。所有入选患者系统治疗完成后6-8周复查胃镜。结果40-59岁与60岁以上人群的胃溃疡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而40岁以下人群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P〈0.05)。〈40岁、40-59岁和≥60岁胃溃疡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1.0%、72.7%和81.9%。〈40岁与40-59岁和≥60岁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胃溃疡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三联7天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的H.pylori感染,H.pylori的根除率较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年龄是影响胃溃疡患者H.pylori根除率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对此无影响。
张川袁志芳张澍田高峰阎雪燕高辉段卓洋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胃溃疡
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息肉复发及内镜监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息肉复发的情况,以确定合理的内镜监测间隔时间。方法收录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再次人院行肠镜复查的患者共143例,男89例,女54例。统计分析复发息肉的累计复发率,确定影响复发息肉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中位复发时间。结果息肉总体复发率为72%,患者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目、息肉发生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中,仅CRA的大小和病理类型对复发有重要影响。初检CRA直径〉1cm的患者较CRA直径≤1cm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2)。CRA病理中含有绒毛成分的患者较仅为管状腺瘤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8)。结论建议含绒毛成分或直径〉1em的CRA患者术后6~12个月复查肠镜,而直径≤1cm的管状腺瘤患者可在术后2年左右复查肠镜。
高辉张川阎雪燕袁志芳张继舜段卓洋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结肠电凝术复发结肠镜
三联疗法根除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Hp感染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5
2009年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使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评估患者依从性、年龄、性别对于此类人群根除Hp治疗的影响。方法新发十二指肠溃疡并明确有Hp感染的1038例患者均接受三联(洛赛克或耐信联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7d疗法行根除Hp治疗,之后予以耐信或洛赛克治疗35d。系统治疗完成后6—8周复查胃镜。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Hp根除率为77.0%。40岁以下人群的治疗依从性较差,40岁以下与40岁以上患者的Hp根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联7d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Hp的根除率较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年龄是影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根除率的重要因素。
袁志芳张川张澍田高峰阎雪燕高辉段卓洋
关键词:三联疗法十二指肠溃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