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新辅助化疗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11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析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病灶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筛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1—2010年间胃癌新辅助化疗原发病灶pCR的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11例病人治疗前均为局部进展期胃癌,10例应用FOLFOX类方案、1例应用SOX化疗方案。1例病人术后病理提示有淋巴结转移;FOLFOX类方案的pCR率不足5%,现临床评效手段CT及超声胃镜(EUS)对于pCR病人的评估准确率低(2/11);所有病人至今均无病生存,提示预后好。结论从pCR角度判断,目前应用的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及临床评效手段有待改良。
- 李子禹袁鹏唐磊吴齐步召德武爱文张连海吴晓江宗祥龙李双喜陕飞季鑫季加孚
-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
- 内镜超声引导下经空肠胆管穿刺引流术用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患者一例被引量:3
- 2021年
-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常因解剖结构改变而使标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难度显著增大甚至无法完成。治疗性内镜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外科术后患者提供了微创胆管引流的新选择。本文报道1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病例,因内镜无法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导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失败,在内镜超声引导下行经空肠胆管穿刺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引流效果。
- 刘春涛袁鹏吴齐李鹏
- 关键词:胆管引流
- 术前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化疗用于免疫治疗敏感型局部进展期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术前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SOX(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免疫治疗敏感型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8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治疗前经内镜活检证实为免疫治疗敏感的LAGC或AEG患者,包括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5、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Epstein-Barr病毒编码RNA(EBER)阳性3种类型患者,术前均给予PD-1抑制剂联合CapeOx或SOX作为新辅助或转化治疗策略。排除免疫系统疾病、发生远处转移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患者。主要观察指标为病理完全缓解、临床完全缓解、主要病理缓解、R 0切除率、手术转化率以及治疗安全性[包括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和手术并发症情况]。 结果:共纳入39例患者,男28例,女11例;中位年龄62(44~79)岁。全组患者中,14例最初被认为不可切除者经治疗后均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手术转化率:14/14);其余25例患者中23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另外2例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并接受“去手术策略”,选择等待观察。全组37例(94.9%)患者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R 0切除率为100%(37/37),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8.6%(18/37),主要病理缓解率为62.2%(23/37)。24例CPS≥5(非MSI-H/dMMR和非EBER阳性)患者中,有1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1例CPS=95的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8例MSI-H/dMMR患者中,6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1例临床完全缓解。7例EBER阳性患者中,有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13例患者术前活检标本与术后手术标本(不包括主要病理缓解患者)C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69±5.570)比(15.538±16.870), t=2.287, P=0.041]。全组39例患者术前免疫治疗耐受良好,9例(23.1%)出现Ⅰ~Ⅱ级irAE,未发生Ⅲ~Ⅳ级irAE
- 李英杰袁鹏翟建宁姚云峰谭禄馨李忠武张晓燕武爱文
- 原发消化道淋巴瘤外科治疗指征及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近20年来原发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诊断、分期和治疗等有了较大的进展。现今PGIL的治疗模式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一般不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通常用于相关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梗阻等的治疗。临床医师须熟识PGIL治疗中外科治疗的指征和作用,避免给与病人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李子禹袁鹏季加孚
- 关键词:手术切除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EA mRNA表达的情况及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表达情况,以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4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阳性率为32.6%。对照组中CEA mRNA表达均为阴性。CEA 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腋淋巴结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 mRNA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 郭朝猛袁鹏聂梦良
- 关键词:乳腺癌微转移CEAMRNA表达
- 原发消化道淋巴瘤外科治疗指征及评价
- 2011年
-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近20年来原发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诊断、分期和治疗等有了较大的进展。现今PGIL的治疗模式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一般不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通常用于相关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梗阻等的治疗。临床医师须熟识PGIL治疗中外科治疗的指征和作用,避免给与病人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李子禹李子禹袁鹏
- 关键词:手术切除
- 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 研究目的本研究根据Clavien-Dindo分级对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并研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间施行胃癌D2根治术的238例患者的临...
- 袁鹏高天李子禹步召德武爱文张连海吴晓江宗祥龙季加孚
- 关键词:胃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评价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在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镜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70例患者,分析其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结果: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5%(95% CI:62.2%~81.4%)及91.1%(95% CI:82.6%~96.4%)。其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病变部位无关(P〉0.05)。低分化癌患者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高分化者(P=0.028),进展期患者的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早期患者(P=0.002)。无论早期或进展期结直肠癌,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及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P〈0.05)。Septin9基因甲基化在结肠腺瘤中的阳性率较低(4.3%)。 结论: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CRC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患者依从性好,有可能提高CRC的早期诊断率。
- 李士杰刘艳刚王警曹长琦闫炎袁鹏吴齐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甲基化
- 普通和放大及超声内镜对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UD-EGC)采用普通内镜(CE)、放大内镜窄带成像(ME-NBI)及超声内镜(EUS)评估临床适应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01-2022-01-01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诊断UD-EGC的82例患者CE、ME-NBI和EUS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活检联合ME-NBI对分化类型判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采用CE、ME-NBI及EUS对肿瘤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活检联合ME-NBI判断分化程度准确率(70.73%,58/82)高于单纯活检(62.20%,51/82),P=0.016。对于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CE联合ME-NBI总体准确率为59.76%(49/82),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其一致性程度较差,Kappa=0.206,P=0.053。EUS总体准确率为71.95%(59/82),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其一致性程度中等,Kappa=0.441,P<0.001。在EUS评估浸润深度准确率的多因素分析中,肿瘤直径>2 cm(OR=4.56,95%CI为1.42~14.59,P=0.011)和低分化腺癌类型(OR=5.76,95%CI为1.12~29.54,P=0.036)是其准确性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UD-EGC的临床诊断,术前活检联合ME-NBI可以提升病理类型判断的准确性,而EUS对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
- 李伟峰王警李士杰袁鹏闫炎曹长琦吴齐
- 关键词:放大内镜超声内镜
- 全覆膜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在不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中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道全覆膜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WallFlex)置入和40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通畅时间、堵塞率、再干预次数、总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ERCP操作成功率两组均为100.0%(92/92),金属支架组和塑料支架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2%(49/52)和75.0%(30/40)(χ^2=6.89,P<0.01)。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个月比7.2个月,χ^2=0.25,P>0.05)。金属支架组中位通畅时间较塑料支架组明显延长(182.0 d比84.0 d,P<0.01)。两组胰腺炎(χ^2=0.2,P>0.05)及胆管炎发生率(χ^2=0.2,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属支架组发生堵塞的概率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7.8%(4/51)比25.0%(10/40),χ^2=5.25,P<0.05],在再次干预次数方面,金属支架组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0.06次比0.38次,t=2.91,P<0.01)。塑料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在总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56.1元比44851.5元,t=1.84,P=0.07)。结论: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对于不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在通畅时间及再次干预次数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塑料支架。
- 袁鹏李士杰周宗慧张军吴齐
-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胆道肿瘤塑料支架